在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手下拥有许多著名将领,他曾将手下的四名将领称呼为“四獒”,其中神箭手哲别为四獒之首。而两次参加西征的速不台,也是成吉思汗手下的四獒之一,并且也是蒙古西征欧洲时的最大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速不台的早年经历

公元1176年,速不台出生于鄂嫩河上游的西部,父亲是一位铁匠,属于蒙古的兀良哈部。不过这个部落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不太一样,他们当时多生活在森林之中,被称呼为“林中百姓”。

根据《蒙古秘史》的说法,速不台的祖先曾是成吉思汗祖先的仆人。在速不台年少的时候,曾离开自己的部落前去投奔成吉思汗,他的哥哥哲勒蔑是成吉思汗的手下爱将,因此速不台也深受成吉思汗的器重。

长大之后的速不台,参加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并且曾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当1206年成吉思汗分封部下的时候,速不台成为了千户长。

△速不台的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次参加西征

到了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发动了西征花剌子模的战争。作为成吉思汗手下的大将,速不台也加入了这场战争,并且在西征时表现十分出色。

早在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西征之前,速不台就已经率先领兵西进,并且在1217年击败了生活在中亚草原的钦察人。

当成吉思汗的主力军队进入赶到后,速不台又参加了灭亡花剌子模的战争。花剌子模王国被灭后,成吉思汗命令速不台和哲别一起继续向西进军,一直打到了东欧。

在这次远征中,速不台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指挥水平。他利用蒙古骑兵的快速机动性,对东欧诸国展开“闪击战”,征服了一座又一座城市,让当时的欧洲人第一次感受到蒙古骑兵的厉害。

△哲别和速不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西征

公元1224年的春天,速不台结束了对东欧的战争,随后便跟随成吉思汗回到了东方。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速不台开始为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效力,在那段时间窝阔台参加了蒙古人在中原的战争。

到了公元1235年,窝阔台下令西征欧洲诸国,并且让术赤之子拔都指挥官。而当时已经六十岁的速不台,则成为这次战争的关键人物。因为当时哲别已经去世,和欧洲人有作战经验的蒙古将领只剩下速不台一人。

由于早年在征战时曾多次负伤,因此当时的速不台身体状况并不好,他的一只眼睛因为受伤而失明,并且因为痛风而无法走路。

△第一次蒙古西征时的速不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身体状况并不好,但是速不台仍然坚持加入这场战争。因为速不台明白,以拔都为首的各路宗王,并没有太多和欧洲人作战的经验,而他曾和欧洲人较量过,对当地的地形和文化都比较熟悉,他的加入会给此次西征带来重要贡献。

随后,窝阔台便任命速不台为此次西征的先锋大将,并且让他成为拔都的副手。速不台为此次西征制定了详细的策略和战术,虽然拔都是名义上的主帅,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速不台则是西征军最大的功臣。

在这次西征中,几乎所有的重要战役都有速不台的参与。他继续使用了早年西征时的闪击战术,并且通过不同的战场情况来转换战术。

△西征时的蒙古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身为拔都的副帅,在西征过程中,速不台和拔都也难免发生口角。比如在1241年的赛约河之战中,拔都率军夺取渡河的大桥时遭到匈牙利军队的打击,而当时的速不台正带人在浅水处建造简易木筏渡河。

受到重创的拔都十分生气,因此他便开始责备速不台不该花费这么长时间造木筏渡河。而速不台则坚持让拔都继续攻桥,以此来吸引敌军的主力。面对作战经验丰富的速不台,拔都最终妥协了,继续攻打桥上的守军。

而速不台的军队最后则渡河穿过赛约河,并且奇袭匈牙利军队的后方,使蒙古人大获全胜。还有一次,拔都在攻打一座堡垒时受挫,几个星期都未能成功,速不台得知此事后便亲自攻打这座堡垒,仅仅三天之后就攻破这座堡垒,这也让拔都对他十分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人对速不台战术的研究

在早期蒙古帝国的征战中,没有一位将军能比速不台的指挥能力更强,作为成吉思汗的和窝阔台的下属,速不台在每一个阶段都表现的十分出色。——法国著名作家保罗·布尔

公元1242年的春天,蒙古人结束了对欧洲的战争。而速不台也回到了东方,并且一直活到了73岁。而速不台去世几百年后,一些欧洲军事家开始对速不台惯用的战术进行研究,速不台利用机动性、分散性和迂回包抄的战术,直到二战时对欧洲人仍有影响。

到了近代,仍然有许多军事家在研究速不台的战术。比如英国的著名军事家李德哈特,曾在他的著作中细致研究了速不台惯用的战术。除此之外,二战时期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据说也是蒙古战术的狂热研究者。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