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脑卒中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跌倒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脑卒中后急性期,14%~65%的患者经历过跌倒,在出院后的6个月内该比例上升至73%。脑卒中后跌倒会导致老年人恐惧行走、骨折、住院时间延长、残疾、死亡等,严重影响老年人脑卒中后的生活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干预?本文我们结合2022年《脑卒中后跌倒风险评估及综合干预专家共识》来进一步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脑卒中后跌倒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后跌倒的危险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后患者跌倒通常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脑卒中后肌肉无力或痉挛、感觉缺失、忽视、视野缺损、平衡功能障碍、注意力下降、视空间障碍均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脑卒中后合并症:合并情绪异常如抑郁症状、跌倒恐惧等的脑卒中后患者更容易跌倒,而跌倒本身也会触发情绪反应。

相关药物的使用:因老年人生理储备功能下降,肝肾的药物代谢功能减弱,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尤其容易受到药物不良反应、多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直接影响,以及多种合并症的间接影响。

其他因素:老年人发生脑卒中和发生跌倒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脑卒中后患者研究中发现,跌倒组的患者年龄高于无跌倒组。

脑卒中后跌倒的综合干预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预防脑卒中再发及预防肢体功能障碍加重,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的基础措施。二级预防包括:规范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或)抗凝药物的使用,血压、血糖、血脂的调控,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在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础上,还需合理药物使用、运动训练、认知训练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

1. 合理药物使用

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有药物可直接改善脑卒中后步态,但可通过合理用药改善患者的后遗症、合并症,减少脑卒中后不利于步态平衡的因素,这是预防脑卒中后跌倒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

根据脑卒中的不同部位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锥体束受累可引起肌力下降,后期肌张力升高,在积极康复锻炼同时,必要时可加用巴氯芬等缓解肌张力的药物。另如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由于锥体外系受累,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姿势平衡异常,可加用左旋多巴等抗帕金森类药物。脑卒中合并癫痫患者应予以合理癫痫药物治疗,监测药物浓度,减少发作时摔倒摔伤风险。

2.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肌力训练、平衡与步态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其中,脑卒中后的肌力、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是预防跌倒的基石。

  • 肌力训练:常见的肌力训练包括有:氧耐力训练、等速肌力、等长收缩训练和抗阻力训练。

  • 平衡与步态训练:平衡训练主要训练重心维持和重心转移等。研究显示,对称站立训练、坐-起训练有助于合理分布双下肢承重,维持平衡。Meta分析结果表明,太极训练可显著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次数。步态训练时需注意纠正异常步态,可借助三维步态解析系统评估步态并给予指导。

  •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行走时同时执行2项及以上任务,如边走边接电话、走路时传递物品等;在不同路面,如台阶、斜坡、楼底、草地等进行平衡训练等。

3. 认知训练及心理干预

认知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视空间功能、交流和社会认知、执行功能、理解能力训练等。有研究发现,组合多种类型认知任务,进行双任务步行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脑卒中后合并认知障碍及情绪障碍常见,甚至在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中,仍有半数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3患者在脑卒中后2年~3年内会出现抑郁。认知障碍和抑郁会间接影响行走功能的恢复。来自专业医师、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1] 脑卒中后跌倒风险评估及综合干预共识专家组. 脑卒中后跌倒风险评估及综合干预专家共识[J]. 临床内科杂志, 2022, 39(1): 63-68.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