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武汉科技大学、募格课堂此前报道

编辑 | 学术君

他发表SCI论文39篇,可供培养博士生的科研经费49.2万元,他是年轻的“90后博士生导师,武科大机械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李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帮助李梓响从迷茫混沌中闯出。 刚开始读研时,李梓响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曾对未来的生活有着迷茫。在不断的探索中,他逐渐发现自己在科研方面有些天分。人机协同双边装配的能力规划与作业调度,可重构人机协作双边装配生产与维护协同作业的智能调度优化研究,动态不确定环境下人机协同装配的知识型智能优化研究......他一直在科研路上前行。

“ 科研与教学可以并行 。 ” 李梓响说。作为青年教师,李梓响认为,导师的职责更多的是 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分享给学生 。

新一代的硕博士,在学术圈崭露头角:

博士生发表16篇SCI,研究填补领域空白!

陆帅华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与人工智能的交

叉算法开发研究。目前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5篇,一作总影响因子达114,总被引500多次。

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针对杂化光伏材料和低维磁性半导体的机器学习材料设计软件和材料数据库,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南大学是陆帅华高中时期的理想学校,在成功获得保研资格之后,陆帅华便坚定选择在东大继续深造,并加入王金兰教授的课题组,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算法开发研究材料筛选方面的研究。

研二时,他选择了硕转博,开始了“每天都在河边对着自己的倒影练剑”的博士科研生活。他深知做科研不能一直踩着前人的脚印,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做出自己的东西。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开始跨学科研究,博士期间,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针对杂化光伏材料和低维磁性半导体的机器学习材料设计软件和材料数据库,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突出的科研成绩,陆帅华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双方导师的资助,在产生了40余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师从世界顶级物理学家、德国科学院院士Matthias Scheffler教授。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他说:“希望可以在国外继续进行科研训练,学成归来后进入高校,成立自己的课题组,将所学回报给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