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在3月18日举办的2023《财经智库》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发表了主题为“硅谷银行的破产,美联储加息和金融市场的逻辑变化”的演讲。

3月8日以来,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以及瑞士信贷银行等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安。朱民表示,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中,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加息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周期变化和逻辑变化。

“上帝的晚宴,该来的都不会缺席。”根据多年的银行业从业经验,朱民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处理这类事情应该是有明确的方案和可以迅速实施的措施。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时候也经常讨论,例如流动性出现问题,有怎么样的方案能够迅速实施。“我觉得这又是提醒全世界的金融行业者和金融监管者,这个事情说说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还会发生爆仓吗?还会,至少在区域银行,原因就是美联储这次的升息太快。”朱民说。

1994年以来,美联储的升息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欧央行也迅速从负利率加息到3.5%。在朱民看来,利率是金融根本的命脉,利率一动,所有的金融资产全部动,这是一个巨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

他谈到,美国还有上千家中小银行,这些中小银行业务很简单,没有太多的产品可以做,能买的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房地产债券、ABS等,并且用低息存款买这些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各自不同的错配结构、期限,在利率的影响下发生流动性危机,这是一个很容易发生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对于美国的中小银行来说,(危机)也没结束,但是现在说一定会形成一个大的全球的金融危机为时过早。

朱民表示,我们现在更多要关注市场的基本条件变了,金融市场的逻辑变了,而且这个逻辑会影响至少三到五年左右的时间。

市场现在发生什么变化?朱民分析,全球通胀,是世界经济的变化,也是金融基础的一个根本的变化。通胀变化两个根本的原因:一是疫情以来,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和大规模的货币政策,总需求加大,总供给不足,通胀上升。二是俄乌战争,它对食品和能源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在加息的背景下,市场有观点认为通货膨胀会下跌,从而美联储的加息之势会缓和。但朱民认为,通胀很难下去,随着俄乌战争继续进行,大家都在建平行的能源系统,能源价格、石油价格下不去;由于全球产业链的问题,工业品的价格下不去;劳动生产率是下降的,整个资金走向房地产业;劳动力供应下降,工资也开始上升等等,这一系列(因素)推动通货膨胀上升。

因此,朱民认为,多项因素如美联储加息、总需求收缩、经济增长下降、俄乌战争、地缘政治造成不确定性等叠加,这个影响会继续延长到2026年,会在今后的三五年冲击整个经济增长的潜在的增长能力。

朱民表示,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时候观察到一个很基本的现象,并进行了分析,即每当有经济危机的时候,原有的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危机以后的增长的速度都低于危机前的速度。因此他预计,在未来的五到八年里,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会进一步下调,2.5%到2.7%左右(平均),经济会进入一个低增长的阶段,这是全世界的周期。

与此同时,市场关心的是利率水平会下降吗?朱民认为,流动性如此之高,债务如此之高,增长的速度放慢,利率有下降的可能,但是它继续下调风险很大。

“我们通常用一个比较常规的指标,两年国债减十年国债的利差,如果是负的,负的(幅度)比较大,通常会预示着金融危机。原因很简单,十年期的利率水平低,两年期的利率水平反而很高,表明当今的融资成本很高,对未来非常不乐观,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估计来投资、经营、生产,经济一定会衰退。2008年(这个利差)是负值,今天又开始进入很大的负值,短期资本成本太高,长期资本的回报不确定、在低位,代表了世界金融界对实体经济疲软和不确定的一个反映。”朱民称。

本次美债长短期收益率曲线倒挂始于2022年7月。2022年7月6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与2年期美债收益率开始倒挂,体现出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2023年3月14日,美国CPI数据公布后,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扩大至75.3个基点。

“从今天这个情况来说,如果是区域银行,应该还是可以管得住。”朱民最后强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金融周期和金融市场的逻辑在发生变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推行强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我们是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和高债务的环境,这个周期现在彻底结束了。2020年进一步刺激和宽松,这个事情走到极端,通胀开始爆发,因为总需求扩大,总供给不够,加上俄乌战争,通胀爆发以后,通胀如此之猛,所以在一个大的宽松后面,美联储被逼着迅速加息,全球进入一个新的高利率、高通胀、高债务和低增长的新的循环、新的周期。在这个周期下,宏观政策从宽松走向紧缩,没有再宽松的空间,这是最根本的金融市场的周期变化和逻辑变化,这个意义上,金融市场的调整和波动不可避免。所有的资产负债表都必须根据这个新的结构和新的逻辑进行调整,不然的话,结果就是硅谷银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艳明经济观察报记者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