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刚开年就有不少公司在披露裁员的相关信息,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汽车行业、制造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员现象,裁员比例从30%—60%。一些“大厂”在裁员的同时也针对一些中高管出台了降薪措施,进一步降本增效。

各行各业新年发布招聘信息也锐减,求职需求是巨大的,各大人才市场、招聘会人满为患,现在的求职可谓是相当“内卷”,部分企业招聘要求堪比公务员招聘。突然之间,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成为了“自由职业者”。

2023年开工一周的人才活跃度甚至还高于2022年同期,在职看机会的人才处于增长态势,不断加大的工作量和不增反降的薪酬让更多面临尴尬的选择。

曾经房地产行业充斥着造富传说

“上亿年终奖”、“200万挖不到一个副总裁”、“老板承诺高层收入过亿”……

地产行业风云变幻了近20年,高周转的好时代也有近10年,只要是经历这个周期的地产人,对薪酬应该是最为敏感的

在那个只要拿地就不愁销售的年代,产品定位不存在,产品研发不存在,只要拿地就可以销售,一个项目的利润高峰时期都可以超过一个传统上市公司整年的利润。

所以很自然,地产行业的平均薪酬是远远高于其他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就算是大型高科技行业的平均待遇都无法跟地产高峰时期比较,可以说地产人的待遇其实是行业属性的附加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十年前接触的地产人+其他行业的高管,很明显就是同等的工作经验,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地产中层管理人员薪酬就高达50万,另外一个都是知名外企研发岗位的薪酬只有20-30万左右。

地产利好在手收入却日渐减少

近期的地产圈其实好消息不少,整体行业不管是融资端口还是销售端口都有一定的政策调整,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整体环境会有所好转。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也有不少房企同比有了一些增长。这说明在疫情的政策调整+央行的重磅金融支持下,市场的声音也都是正面的

而从最新的销售榜单看,基本上都是符合常规的数据,多个房企突然消失显得过于唐突。今年的朋友圈过于冷清,往日销售榜单的繁荣已经是过眼云烟。

昔日地产行业频出的“超级黑马”、“明星经理人”等说法伴随着去年行业开始凋落,这两个词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

2021年开始,各大房企降薪潮陆续开始,底薪夭折,奖金取消,绩效减半,取消休假等,这个行业的薪酬竞争力已经很低,整体水平回归至普通行业。

所以如今在地产圈求职市场来看,之前200万的年薪的,很有可能也就值100万,一些职能很有可能还要打个八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铁时代求职稳定第一

地产造富神话破灭,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6万亿,那一年也是从业者的收入巅峰期

根据当年的TOP50上市房企年报,其中36家上市房企高管薪酬总额上涨、13家下滑、一家持平。碧桂园、融创、恒大、华夏幸福和龙湖高管薪酬总额过亿,其中恒大以2433.5万元的高管平均薪酬位列行业第一位。

高管薪酬总额最高的是碧桂园,达到了3.39亿元,同比增长23.5%,其次为融创中国的2.54亿元,涨幅达41.8%。

如今到2022年,融创+恒大+华夏幸福相继暴雷,裁员比例非常大,能拿到赔偿金的人都已经非常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侃侃

碧桂园降薪已经持续很久很久,高层待遇减半比较正常,龙湖虽然整体保障薪酬变化不大,但是补助也明显减少。

所以,整体来看未来地产行业的薪酬逻辑基本就是维持平稳的状态。回归合理预期,坚持稳定性是目前求职地产人必须关注的重点

未来需求填坑耐操能外派

就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就有万科,旭辉,新城等知名房企再次调整组织构架。调整构架的核心目的其实就是业务下沉,减少平台人员,让人才效益在项目层面产出。

目前人才市场上的职位,就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突破本来业务,新增业务需要比如需要商业运营人才,资产管理人才,产品线研发升级人才等。

第二:就是岗位替换,这种比例较大。一种是之前的人才绩效偏低,业务能力达不到考核要。一种是整体公司组织调整需要外派其他区域,内部人才满足不了目前业务需求等

一句话形容:未来地产圈需要的人才素质模型“填坑耐操能外派”,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就算在这个岗位有胜任力,后期也很难持续有发展空间。

当年有位地产大佬说过一句话,“别把行情当能力”,这句话用在地产人身上非常准确,走过地产黄金时代,进入黑铁时代的今天,个人的作用和存在感都将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