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孔乙己文学最近成了热点。

所谓孔乙己文学,就是借孔乙己这个角色,表达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一方面是读书人,思想上穿着长衫,预期的职业应该是相对光鲜的,另一方面,大学生供应饱和、就业形势变化,光鲜职业越来越难找,于是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一言以蔽之: “ 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慢慢我发现它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

央视网那个文章总体讲得还不错,作为这种身份的媒体,其实这个文章算是很接地气、说人话的了。但其中一段话还是引来了巨大争议:

“ 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

这话错吗?要看谁来说。如果是父母朋友说这个话,那非常对,非常应该听。但央视网说这个话就不应该。为什么呢?

我们在分析一件坏事时,会诉诸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个人方面的,一个是大环境方面的。

如果是父母给我们出谋划策,那么很显然,大环境只是一个难以改变的既成事实,此时父母以及我们自己需要关心的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怎么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一些。因此,对于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生来说,“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确实是一个合理的劝告。

但央视网作为公共媒体,是应该关心乃至引导大环境的。 大环境出了什么问题呢?

大学扩招和就业市场不匹配,某种意义上是给了大家错误的期待,最后却期待破灭。 也就是说,你一开始收这么多大学生的时候,其实是在许诺,以后社会是需要这么多大学生的。 所谓需要这么多大学生,就是说,确实会有那么多确实得由大学生才能干的工作。 但最终,很多大学生却都被辜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作为公共媒体,不去追问大环境的问题,却责怪个人“放不下架子”,是不是有点不体面?

确实,个人并非全无选择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这样逼仄的空间就是合理的了。个人只能在这个逼仄空间内为自己找一点立足之地,这个时候,有能力、有责任的主体这个时候应该多反思自己的问题,想想怎么改善大环境,让大家真的能有好的选择,而不是在糟糕的和更糟糕的之间进行选择。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反过来说:又不是一点办法没有,你放低点身段还能活嘛。

是的,还能活,但凭什么不能活得体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