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汽车数据“连创新高。

西安超越上海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之后,有相关部门统计称截至2022年末,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80万辆,预计2023年或将突破500万辆。

这则信息被简略处理了,我们想关注一下“刺激内需场景下,这个信号对西安意味着什么?”

01

“百万”指标:从4.5年到1年

首先让我们区分两个概念:机动车保有量和汽车保有量。

所谓机动车保有量,是指自带动力装置的轮式交通工具在某地区的总量,它不仅包括汽车,还包括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等。

我们梳理得出的第一个观点是:过去10年西安大爆发。如下图所示,西安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大关(119万辆),其后每个百万关口所用时间都在缩短。如2014年7月突破200万辆,历时4.5年;2018年5月突破300万辆,历时3年多;2020年3月突破400万辆,历时不足3年;预计2023年4月,西安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历时1年有余。

这种“百关指标”的加速,从起点上看有2009年第一轮“汽车下乡”的作用,但长期加速,却是西安消费力的显著提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对比完全国,我们需要看看成都。因为成都的保有量一直在西安之上,且西安公众均较为关注对方。

如下图所示,虽然从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等各项经济数据来看,西安都略显逊色,但近10年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率则远超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至2022年间,西安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率基本维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11.7%,最高接近15%,疫情三年也高居不下;反观成都,增长率呈现下滑趋势,平均增长率8.1%,尤其是近四年,基本在5%上下波动。要知道,历年成都市的常住人口接近西安市的两倍。

当然,大家更关注“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城市保有量中,北京、成都、重庆、上海位于“第一梯队”,保有量均超过500万辆;苏州、郑州、西安、武汉位于“第二梯队”, 保有量均超过400万辆。西安排名第7,基本上是北方第3,汽车保有量421.9万辆,平均3个人拥有一辆车。

02

消费指标:偏好异常突出

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前,西安“汽车成绩”并不亮眼。

追溯早期传统燃油车发展历程,五大汽车城“广州、上海、长春、柳州、重庆”起步更早,武汉、北京紧追其后,这七座城市是中国目前主流的汽车生产基地。

汽车生产基地对当地消费偏好是否存在影响?这是金融棒棒糖想深究的点。通过统计2022年五大汽车生产基地销量前十的车型,我们发现了有意思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结论:本地化车系产量与该车系本地销量呈正相关。

如图所示,广州、上海、长春、柳州,销量排名前十的车系中由当地生产的数量占比均超过50%。其中长春占比85%,关联度最高,销量前十的汽车品牌中有7款车型产地均为长春,主要包括一汽大众、一汽奥迪、红旗等。

以“2022年汽车产量第一”的广州为例,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汽车生产厂址均在广州市,销量排名最高的六款车型均来自上述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汽车行业因新能源“加速洗牌”之际,西安深度绑定比亚迪同样出现了“消费偏好”,从产能上看,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5万辆,其中西安比亚迪工厂生产99.5万辆,占比98%。而在西安十大热销车型中,新能源车型占1/2,排名前五仅一款燃油车,比亚迪以年销23122辆位列第一,其中三款为比亚迪家族,“王朝”与“海洋”系列双双霸榜。当然我们也提醒读者留意:排名第三的是生产基地位于西安的吉利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比亚迪基地创造本地消费的场景,我们仍持乐观预期。因为比亚迪仍有拿地扩产。3月9日,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最新公告显示,比亚迪以5.6亿竞得高新区庞光街办2宗工业公用,净用地面积约2000亩。

03

车价收入比:未来会否如葱?

作为本地财经观察者,我们最关切第三个指标:大家买车的消费能力到底怎么样?为此我们特意制作了下图,核心是“车价收入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色曲线为全国数据,从2001年的29.3年已经演进到2022年的3.3年。我们普遍记得“桑塔纳”当年售价接近20万元,然而2001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100元,这个比值就是30年左右。变化是今天的桑塔纳,指导价仅10万上下,按最新可支配收入计算,不到3年就能拥有一台桑塔纳。

橙色曲线是西安数据:2022年,西安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14元,较上年名义增长3.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21元,相比十年前,西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翻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之际,汽车价格却大幅下降,此间因素包括造车成本降低、车企竞争加剧等。因此,西安在2022年的“车价收入比”已行到2.3年,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好。

但我们与欧美的差距是巨大的。仍如上图所示,近8年以来,美国的车价收入比一直在0.7-0.8左右徘徊,意味着他们不到1年就可以领薪水买一辆车!

在欧美所有人的先发优势中,更早的将汽车视为“支柱产业”及实现“充分竞争”或许是关键原因。

例如1933年,德国政府提出“国民轿车”概念,要求每个德国家庭都拥有1辆汽车,最初设想是最高时速100公里,每百公里耗油6.37升,可以承载2名成人和3名儿童,尤其是指向了“售价不超过1000马克”。

受益于此,1937年德国大众成立,1938年推出“甲壳虫”,售价990马克。这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德国工人月薪70马克,相当于14个月就能购置一台甲壳虫!

美国的故事则有些例外:

1927年,老福特为了保证工人们都能买得起福特汽车,成功缔造“内循环”,开启了大手笔的降价与涨薪。

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1916年降至350美元,1925年降至240美元,而工人日薪则从2美元提高至5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平均工资的3倍。相当于工人只需要工作52天,就能购买一台福特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故事”有强烈的政府意志,“美国故事”则有强烈的市场意志,这二者在中国已成“共同意志”。

从官方层面看,国家部委将汽车工业视为四大工业之首,也成为“西安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第二轮汽车下乡已经启动。从市场层面看,新势力的搅局以及近期的补贴卖车都是充分竞争的迹象,尤其要注意特斯拉计划“成本再降50%”。此二者继续合力,我们的预期就变得非常明显:

在刺激内需的背景下,汽车工业已被寄以厚望,作为现代生活的重要象征,“车价如葱”或许会在未来20年扑面而来。而这种消费力的释放,将会强烈反作用于西安这座“新能源汽车城”。因为在2022年高速增长(56%)的基础上,西安计划到2025年,汽车工业产值规模达到4200亿元,3年内实现倍增!

在大家都需要信心的今天,这种预期或许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