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清明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候温和,正是外出扫墓的好时节。

清明节的由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忠臣介之推。后来,晋文公回国登基后,想要赏赐介之推,却发现自己背着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绵山上。晋文公对此深感悲痛,下令将介之推逝世之日定为寒食节,禁止人们做饭。寒食节后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气,成为祭祖扫墓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祭祖扫墓,清明还有踏青、插柳、放风筝等众多风俗活动。这些风俗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敬和欣赏。清明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如唐代杜牧《清明》、宋代王玉成《清明》、黄庭坚《清明》等名篇。

还有一个农民领袖黄巢率领起义军反抗唐朝统治,攻占长安(今西安)的故事。他规定“清明之时,以戴柳为名”,让所有参加起义的人在头上插上一根柳条作为象征。后来起义失败,戴柳的习俗逐渐被淘汰,盛行的只有种柳树。种柳树也是为了纪念农耕始祖神农氏,因为他教百姓种桑养蚕,耕五谷,尝百草,以药治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反映了杜牧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焦虑和责任感。

不过,今年的清明节有点特别。由于今年农历有闰二月,故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清明节。就这样,一个罕见的现象出现了:闰月清明。

那么闰月清明的特殊性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地方说“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闰月

我们都知道阴历和阳历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公历有365天多一点(365.2422天),而阴历只有354天左右(354.3671天)。这导致两者之间的年差刚刚超过11天(10.8751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弥补这个缺口,让农历与季节一致,古人采用了“置闰”的方法,每19年多加7个月(7.4889),即有些年份会有再重复一个月。这个重复的月份被称为“闰月”。

根据台湾公布的数据,2020年到2040年有8个闰年:2020年、2023年、2026年、2029年、2032年、2035年、2038年和2040年。最常见的是闰四月和闰五月,出现20年各3次;其次是闰六月,20年出现2次;最不常见的就是本文提到的“稀有”事物——“LeapTwo”,20年才出现一次。

为什么说“闰月清明不上坟”

知道闰月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有些地方说“闰月清明不上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常见,很多地方都没有听说过这种习俗。但在湖北、湖南等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二十四孝子孙孙要牢记在心:三九寒风不能扫墓祭祖;三伏热浪不能扫墓祭祖”。祭祀祖先;阴阳交织就是‘滋润’的意思。”

据网友分享,在湖北、武汉等地区,“跑”字就是“重阴”的意思。“润”字与“寅”字同音,所以古人认为闰月是阴重的月份,不宜举行结婚、盖房、开业等大事。企业等。更不宜上坟祭祖,因为会触怒先人的灵魂,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种说法是闰月犯“重”。古人认为一年有十二个月,对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没有对应的地支,所以被认为是“无月”。而“不”字又与“死”字谐音,所以闰月也被认为是“死月”。在这样不吉利的月份上坟祭祖,相当于给祖先办了一场葬礼,即“重葬”。这样做不仅是对祖先的不敬,还会给自己带来厄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是因为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事件

朱由谅是明朝思宗崇祯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打败后,他被立为皇帝。但此时,清军已经入关,南明残部继续追杀。朱友郎在广西被清军围攻后,在忠臣张湟彦等人的保护下成功突围,退守西南。

他急于复辟明朝,重振中华民族的荣光(这是矛盾)。但他面临着无数艰难险阻:清军追击、内讧、民间反抗、外来干涉等等。他不断调整策略,联合盟友,安抚百姓,不肯投降。

1646年,在四川大败后,他只身来到缅甸投靠东吁王朝的国王芒达尔纳迪那。他来到缅甸后,虽然被芒达收留,但也受到限制和监视。他不能随意出入朝堂,也不能与外界联系。他只能依靠少数忠臣和亲信来坚持自己的皇帝地位和反清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59年,清军派吴三桂率军攻打缅甸,要求芒达交出朱友郎。莽达不从,与吴三桂激战。朱友郎也参加了战斗,表现出勇敢和智慧。

1661年,经过两年多的拉锯战,清军终于被迫撤退。朱友郎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深得莽达的尊重和信任。他获准回国继续抗清,并得到缅甸的援助。

洪秀全出生于广东滑县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就有读书做官的梦想,但多次科举落榜。他对清朝的腐败和黑暗感到极大的不满和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0年,他在梦中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得知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被派来拯救百姓。他开始传播自己的信仰,并组织了一群名为“拜神者”的信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49年,在清朝的镇压下,拜神会在广西桂林发动武装起义,攻占桂林城。洪秀全正式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他提出“土地权利平等”、“男女平等”等口号,试图建立一个以基督教原则为基础的新政权。

1853年,太平军南征北战,攻占南京城。南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并改名为“天津”。此时,太平天国已经控制了长江流域和华南大部。

1856年,由于内部分裂和外部压力,太平天国开始走向衰落。清朝联合英、法等西方列强围剿太平军。经过几年的艰苦抵抗,南京城于1864年被攻破,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传教士案是指1870年发生在天津的一起针对西方传教士和教会活动的暴力事件。事件的起因是当地民众对西方传教士和天主教会存在很多误解和反感。

当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享有一种特权,称为“治外法权”。这意味着他们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而只受到自己国家的保护。他们可以自由地传播他们的信仰,收养或绑架一些中国儿童作为孤儿院或学校的学生(这是障碍)。

1870年6月21日,一位名叫王玉全的清朝官员在天津市场发现了一些死去的孩子,他们的心脏和眼睛都被割掉了。他怀疑这些孩子是被西方传教士杀害,用来做药或祭祀的。他将此事报告给清政府,要求彻查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3日,王玉全率领一伙武装人员包围天主教堂和传教士住所,要求交出所有被收养或绑架的儿童。但西方传教士拒绝,转而向本国驻华使馆求助。与此同时,一些人闻讯赶来,加入了攻击天主教会和传教士的行列。

6月25日,经过两天多的围攻和冲突,天主教堂和传教士住所被攻破,共有20多名外国人和数百名中国信徒遇难。这一事件震惊了中外社会,并引发了中外关系紧张和外交危机(这是一个转折点)。

7月初,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赔偿损失,允许外国军队进入天津,以保护教会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清明节怎么玩

既然有些地方有闰月清明不上坟的习俗和说法,那么今年清明节怎么玩呢?你放弃祭祖扫墓的传统了吗?

真的没必要这样。我们虽然尊重老一辈的观念和习俗,但也不能完全迷信。清明节祭祖扫墓,是中华文化中体现孝道、缅怀祖先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应该传承的美德。只要真诚地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形式。

如果你真的很在意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担心会得罪家里的长辈或者村里的风水师等等,请选择以下方法:

提前或推迟上坟时间。虽然今年的清明节适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公历4月5日),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在这一天上坟。按照民间习俗,清明节前后十天可以进行扫墓活动。所以可以选择3月22日(惊蛰)或4月20日(谷雨)之间的任何一天上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化或改变上坟方式。如果你觉得早晚上坟太麻烦或太晚,请简化或改变你上坟时所做的事情。比如参加追悼会可以少带一些东西。请只带一些简单但有意义的东西,如水果(橙子和苹果)、鲜花(菊花和百合)、钱币等;请少做一些事,只求上香烧纸,在心里默默的和祖先说说话;请节省一些时间,尽快完成清明活动,然后离开。

在家远程追悼会。如因故不能亲自到墓地祭奠,请在家中远程祭奠。这样既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又可以避免违反闰月清明不上坟的习俗。远程追思有以下几种方式:

网络追思。请通过一些专业的网络祭奠平台,如“追思馆”、“思念馆”,为逝者创建一个网络祭祀场所,上传逝者的照片、生平、音视频资料,选择一些虚拟的祭祀和仪式,比如如献花、点烛、上香、供果等,并留下您的寄语和感慨。还可以邀请亲友参加网上祭奠,共同缅怀先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客扫地。请委托专业代客服务机构或个人帮助您前往墓地进行现场扫墓,请他们根据您的要求安排鲜花、食物、纸币等物品,并拍摄视频或照片反馈给您.请他们代表你向祖先致敬并说话。

家庭回忆。请在家里准备一些简单而有意义的物品,如死者最喜欢的食物、饮料、书籍等,请放在干净整洁的桌子上,并请放置死者的照片或肖像,请点蜡烛或熏香,请静静坐在桌前,请回忆逝者的详细情况,请向逝者表达你对他/她的爱和感激,请告诉他/她现在怎么样,请许愿或承诺给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