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韩国发布了“劳工问题”的“解决方法”,此举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强烈反对,而在这反对声中韩总统时隔12年首次访问日本,用行动回应了韩国民众。

环球网消息,2023年3月16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启程前往日本,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这是韩国总统时隔12年首次专程造访日本,同时这也是两国领导人在历史遗留问题,以及领土争端问题上长期对抗后的一次重要接触。尹锡悦此行被视为“破冰之旅”,旨在改善两国紧张的关系,并加强两国在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其实,尹锡悦的访问并没有得到韩国国内的普遍支持和认可。以李在明为首的反对党和民间团体纷纷批评尹锡悦政府在“韩国劳工”问题上向日方妥协退让,因为这牺牲了受害者的利益和尊严,是“屈辱外交”。他们还指责尹锡悦忽视了福岛核污水排放、竹岛(韩称独岛)主权等敏感问题,只为迎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和促进与日本的经贸合作。

那么,尹锡悦此次访问能否真正实现韩日关系的“破冰”呢?对于中方来说,如何看待这一地区局势的变化呢?

首先,在原被征劳工诉讼问题上,虽然韩方提出了由财团替代支付赔偿金的解决方案,并获得了部分受害者和企业的同意,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因为该方案并没有得到所有受害者和家属的认可,甚至涉案的日企和日本政府对此也“颇有微词”。

因为日方认为,“韩国劳工”问题在之前就已经“解决了”。因此,如果此次访问没有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解”,该问题仍有可能再次成为日韩关系“肉中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在其他历史和领土争端上,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不信任。例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两国对于如何应对朝核威胁、是否恢复与朝方对话等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立场;而在竹岛(韩称独岛)主权问题上,两国均坚持自己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福岛核污水排放问题上,两国也存在着严重分歧。

这些问题也都需要双方通过坦诚沟通、相互理解、妥善处理来寻求有效解决。

最后,在中美角力加剧下的背景下,两国面临着更复杂且微妙的地缘政治环境。日韩两国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地区和平与稳定,不但如此,还要避免被美国的印太战略所利用,损害自身的发展空间。

而对于尹锡悦此行中方也有自己的看法。据环球网消息,3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中方注意到近期日韩之间的互动和日韩关系出现的变化。他说:“作为两国共同近邻,我们一贯要求日本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在此基础上同亚洲邻国发展正常国家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文斌还说:“中方反对个别国家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希望日韩关系能够朝着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方向发展。”他强调,“中方愿意同包括中日韩在内的地区各国一道,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沟通协作,在相互信任基础上深化务实合作,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妥善处理分歧。”

可以看出,尹锡悦此次访问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并不能完全消除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隔阂和敌意。只有当两国真正尊重彼此、理解历史、面向未来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