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那么书接前文,现在超哥就和大家一起继续分享阅读这本《逆向投资策略——证券市场成功心理学》后的一些读书笔记及感悟,希望大家对投资有更多的了解和启发:

一、小数法则就是用小样本代替大样本得出统计结果,不少散户就是被基金销售所展示的某个基金过去一年的收益所打动,而购买了热门基金,结果去当了接盘侠。判断一个基金经理的好坏,不能通过某一段时间跑赢市场来看,而是要拉长时间线去看其跨越牛熊市场的成绩,才能准确的判断其功力的高低。投资要回归常识,即知道市场总会回归均值,拉长时间线来看,扣除通胀收益率为6.8%,不扣通胀则为10%,市场年化收益高于或低于该均值,则意味着未来大概率会下跌或上涨来使均值回归,收益与均值之差越大,则未来反弹的动力越大,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而不再用赚工资的心态去投资股市,也就不会认为市场看好了就立马涨,提示风险就会立马跌,就会对股市多一份耐心,看到其背后的数学期望,会在投资时做到春种秋收,理解股市就是一个长期概率的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作者认为市场有效假说和技术分析都是没有用的,且技术分析更加错误,且是在降低胜率,增加手续费的摩擦成本,长期来看更加无法跑赢市场。而对于市场有效假说无效,首先提出基金的平均回报比指数更低,只要你买入并一直持有指数,你就将战胜8成以上的基金经理,其次,市场假说之所以看起来有效,是因为大多数韭菜们都不相信市场有效,从而经常做波段和技术分析企图战胜市场,从而给市场收割的机会。市场有效理论最大的bug在于忽略了市场中参与者的情绪作用,市场有效假说的数学公式都是建立在投资者都是在随时保持理性的这一前提下,所以在87年股灾的那天,市场完全被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所控制,市场瞬间丧失了流动性,市场中的稳定器——投资组合保险都被打崩溃,被迫变成空头,此时市场有效假说完全被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有效理论认为,资产的风险来自于其波动性,波动性高的资产意味着风险越大,比方股票、期货等,波动性小的资产意味着风险较小,比方房子和债券。但是当波动性小的资产加入杠杆后,就会变成波动性大的投资,比如次级债和长期资本的投资模型,一旦市场遭遇流动性枯竭的黑天鹅事件时,就会瞬间崩溃,将市场有效理论啪啪打脸。

巴菲特、邓普顿等投资大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投资者基本都无法战胜市场,所以你只能通过少操作和长期持有的方法跟随市场。而当情绪处于极度恐慌和乐观时,市场理论就会失效,这时就需要有逆向思维的勇气来买入卖出,等待市场回归有效来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测市场是无效的行为,因为市场的涨跌都是受到N+1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无法确定影响因素到底有多少个,其次无法确定每个影响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权重有多高,而分析师们为了得出自己的结论,可能会选择对其分析结果有利的因素进行评述,而对其他的因素采用暂时性失明的策略,这也就是我们在看预测后市的股评节目时,持相反观点的分析师都说得很有道理,你却仍然不知道后市如何,此时的你完全不必理会,而当分析师们形成一致性预期时,反倒是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关注股市的时候。

二、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自己预测的概率总是高估和乐观的,即使是觉得有99%概率的正确率的预测,实际上也只有80%的正确率;且专家会认为自己获得的信息越多,认知越多,自己的研究就越有效。但实际上越简单的问题,越要找专家,而越复杂的问题,谁来预测都是一样的概率。

因为复杂体系,比如价格,实际是无法预测的,所以也就告诉我们在做投资时,我们所赚的钱不是预测的钱,而是常识的钱,是自己能力圈范围内常识的钱。再比如,对自己仓位的管理就要基于常识,在熊市时,股票下跌的空间有限,而上涨的空间是更大的,所以你虽然预测明天也可能会跌,也需逐步定投建仓慢慢提高自己的股票仓位。而在牛市时,股票的上涨空间有限,胜率明显下降了,即使你预测明天可能是上涨的,你此时不能再激进,而是需要逐步降低股票的仓位。所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预测归预测,策略归策略,策略是基于常识背后的胜率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下:1.了解小数法则让我们避开基金销售和投资中的陷坑;2.市场有效假说和技术分析都是没有用的,且技术分析更加错误,且是在降低胜率,增加手续费的摩擦成本,长期来看更加无法跑赢市场;3.从长期来看预测市场是无效的行为所以让预测的归于预测,让策略的归于策略这才是投资常胜之法。

先写到这里,下篇继续和大家分享《逆向投资策略——证券市场成功心理学》,阅读中思路有些跳脱和零散,望大家包涵理解:)

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您小小的关注,带来大大的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