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分量,重若千钧。为了人民,甘之如饴。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为民步伐,用行动将人民刻进骨里、烙在心底,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们务必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在这个新的时代,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好党史传承经验,就是要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人民立场、厚植人民底气、汲取人民智慧,校准“人民坐标”,站稳“人民立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群众观点是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人民至上”是生动的、是具体的,是在党员干部责任担当中有力彰显、有力表达。“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此为行动准则,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就都是办法。”我们要多深入基层、融入到群众中,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根据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精准施策办实事、对症下药解难题。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心贴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坚持和不断丰富这一个观点和这一条路线的内涵。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辛集市检察院 孟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