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是“我是学生,免费送我”等中文网络梗的发源地,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可谓卧虎藏龙。卖家和买家之间的讲价环节有时充满火药味,最为极端的例子中,双方一言不合就要开启线下真人PK。
有买家发现,不知是卖家外语不够好,还是出于对外国友人的包容,假扮外国买家可以让还价成功率提高,沟通体验也上了一个台阶。但这么做的中国买家越来越多,卖家也逐渐识破了这种套路,甚至在各平台发“技术分析贴”请人帮忙鉴定买家国籍。
虎扑上,有老哥晒出交易截图,假装越南人、希望卖家降价、声称在云南的朋友可以帮忙付款的买家在他看来是假扮的,交易被一口回绝。帖子下面的回复则不这么认为,虽然对方的英语不够好,但明显不是Chinglish(中式英语),屏幕背后的确可能是一位越南买家在讲价。
在二手交易平台,操着一口蹩脚机器翻译味中文/英文的用户还真可能是外国买家。他们有些在中国生活,有些则是到闲鱼海淘的海外年轻人。
在闲鱼海淘的消费者大军中,有不少来自与我国接壤的越南。那么问题来了,闲鱼的水那么深,语言不通的他们为何要来“蹚浑水”?事实却是,这届越南消费者正在闲鱼、淘宝、京东等中国互联网平台疯狂淘宝。
代购淘宝,历史悠久
海淘中国货在越南当地是一个不小的产业,商品种类齐全的淘宝成了热门目的地。而由于语言不通、支付困难等问题,请人代购淘宝商品更为便利。
在过去,代购者频繁往返中越边境,通关到云南把中国货“人肉”拉到越南境内。生意实在火爆,为了提高运货效率,有人甚至将两轮自行车改造为拉货板车,让它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量。
“会中文的下单代购、不会中文的帮忙拉货”是当时越南淘宝代购的典型写照。加多宝凉茶、手机钢化膜、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