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把压力之“苦”转换成发展之“甜”?

抗打压能力是指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承受与调节能力,干部的抗打压能力表现为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受力和战胜力。领导干部在推进各方面工作中,风险挑战在所难免,具备一定的抗打压能力,方能从容应对,不为压力与情绪所左右。(3月20日 学习时报)

俗话说:“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无路可退,滴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它坚持到底”。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从事任何工作,前进路上遇到困难问题和风险挑战都是在所难免的,是“压力”还是“动力”,主要与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向、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关。时不我待,势不等人。作为党员干部,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职责,理应争做担当者、实干者、奋斗者,善化工作“压力”为前行“动力”,努力在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中践行好党的初心和使命。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挫折是一块磨刀石,能够磨练人的毅力与意志,压力是一个助推器,能够推动人不断向希望迈进。如果一遇到难题就捉襟见肘、束手无策,“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办事一团糟”,必然承担不起党和人民群众交付的“千钧重担”,又哪能不“压力山大”?党员干部要理智、乐观看待挫折与压力,要明白唯有多经历考验与锻炼,才能够获得进步与成长。只有锤炼干事硬本领,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轻松驾驭工作,不惧压力来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善化“压力”为“动力”,成在敢为人先、创新有为。人们经常说“压力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逃避压力,逃避对手,只会固步自封,使自己满足于现有的水平和能力,失去锻炼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干工作有压力,干事才会更有动力,落实才会更加给力。党员干部要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要能够见微知著,做好准备,不放过任何发展机遇。要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不断提升抗压能力,坚定信念,咬紧牙关,学会在逆境中找到光亮。只有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和斗志,勇敢的去对抗,分解压力,挑战压力,甚至自加压力,自己给自己定目标下指标,在自我严格要求中不断进步和提高,才能不放松不懈怠、永葆进取之心。

压力之“苦”转换成发展之“甜”。压力无处不在,但压力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责任。要变压力为发展动力,就要敢于打破陈规、跳出固有套路模式,勇敢闯新路,争当创新发展的践行者。拿出创新的魄力与思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吃透中央和上级政策精神,大胆干、创新干,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能,尽快打开各项工作新局面;砥砺创新的办法与能力,坚持干中学、学中干,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系列新的伟大实践,多出实用、管用的创新方法与成果,并善用这些创新办法与成果解决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文/王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