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太平洋战争中的重大战役——爪哇战役落下帷幕,日军凭借此前偷袭珍珠港获得的开局优势,一举击败了草草拼凑的美英荷澳联合舰队。在战败后,盟军只能尽可能将更多的战舰撤回澳大利亚,为后期作战保存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要想从日军舰队的包围圈里逃出生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这次撤离行动中,有一艘扫雷舰却达到了战舰隐蔽的最高境界——他们直接把自己伪装成了一座岛,在躲过日军搜查后成功逃出包围圈。

那么,这艘扫雷舰是如何达成完美隐蔽的呢?

面临日军围剿

在爪哇战役中,日军出动陆军第16集团军、海军第3舰队、第11航空舰队等部队进行参战,不仅拥有10万余人的精锐兵力,而且还拥有80余艘战舰以及540余架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临时拼凑起来的盟军舰队,无论在地面部队还是海空力量方面都要逊色于日军,再加上盟军内部指挥沟通不够通畅,最终日军俘获盟军8万余人,此外还击沉了12艘战舰,并缴获177架飞机。

由于盟军已经在爪哇战役中失败,日军成功登陆印度尼西亚,并控制了整个东南亚的制空、制海权。为了尽可能保留实力,盟军方面只能下达最后的命令:

要求剩余战舰尽可能搭载更多的人员装备,撤离东南亚战场。然而,由于日本舰队已经获得制海权,因此盟军的舰队编制早已在战败后被打散,只能各自分头突围。荷兰皇家海军的最后一艘扫雷舰“亚伯拉罕·克里恩森号”也同样踏上了突围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作为一艘扫雷舰,“克里恩森号”的海战能力是相当羸弱的,它的满载排水量仅有500余吨,舰上对海武器仅有1门75毫米口径舰炮以及2门20毫米速射机炮,以这样的火力水平对付日军的驱逐舰、巡洋舰无异于以卵击石。

更要命的是,“克里恩森号”的最高航速仅有15节,可谓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完美的隐蔽

对于“克里恩森号”在性能方面的巨大劣势,船员们是心知肚明的,如果在逃亡路上不采取有效的隐蔽措施,那么任何日军战舰都能对他们构成灭顶之灾。

不过,荷兰毕竟是一个有数百年航海经验的海权国家,经过这些船员们的紧张讨论,一个大胆的逃亡隐蔽方案逐渐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船员们认为,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有“千岛之国”称号的国家,岛屿密度惊人,单是在爪哇海域就分布了超过18000个岛屿,因此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这些岛屿进行伪装。

不过要想达成这点,就必须让他们的扫雷舰与岛屿外表融为一体。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克里恩森号”上搭载的40余名船员马不停蹄地行动了起来。

他们先是将扫雷舰停泊在一个小岛附近,随后安排好班次,轮流在舰上值班。至于剩余的船员,则需要到小岛上砍伐绿色植被,并将植被覆盖于扫雷舰表面,从甲板、炮塔再到桅杆,基本一个不落地进入了伪装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这一奇招相当有效,当覆盖绿色植被的“克里恩森号”保持停泊静止状态时,从远处看它已经与背景的海岛完美融为一体。

而且船员们采取白天停泊休整、晚上低速航行的航海策略,有时为了不让军舰的发动机噪声暴露自己,甚至干脆关闭发动机顺着洋流漂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出生天

不过,在“克里恩森号”突围过程中,也有比较惊险的时刻。在行驶到第三天的时候,这艘扫雷舰遭遇了日军一个航空大队的空中侦察,数十架日军飞机一度从距离扫雷舰不到3公里的空中飞过。

然而即使是视力优秀的日军飞行员,也完全没有发现下方覆盖茂密植被的“克里恩森号”扫雷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即将驶离爪哇海域时,“克里恩森号”遇到了最大的危险——与1艘日本联合舰队的驱逐舰擦肩而过。

当时舰上的所有荷兰船员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两艘战舰之间的距离仅有数公里。不过当时这艘日本驱逐舰可能是在急于赶路,因此并未发现与自己近在咫尺的羸弱扫雷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长达9天的惊险航行后,“克里恩森号”终于驶离爪哇海域,进入了安全海域,他们最终成功抵达澳大利亚西部的弗里曼特尔港。在抵达港口后,死里逃生的40余名荷兰船员喜极而泣,与其他盟军官兵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当盟军司令部得知“克里恩森号”的经历后,所有人都直呼不可思议。他们为这艘扫雷舰的全部船员颁发了勋章,并对这艘宝贵的幸存战舰进行设备改装升级,以便让它继续投入太平洋战争,为自己此前被击沉的同伴复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克里恩森号”不仅继续参与了太平洋战争的一系列后续战役,而且还坚持到了日军战败投降的那一天。直到1955年,这艘有着传奇经历的战舰才从荷兰皇家海军序列中光荣退役,它随后被荷兰改造为海军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