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上过学的吴幽,在校庆110周年之际,认捐了1100万元,但由于资金上遇到难题,未能履行捐赠,被学校基金会起诉,并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员,限制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中国矿业大学的吃相真难看,前期有多吹捧,后面起诉至法院,就有多么缺德。该大学很缺钱吗?遭到未能履行捐赠协议,损失很严重吗?是耽误治病救人,还是其他?

学校起诉的理由是:由于吴幽在履行过程中不积极,多次沟通采取回避态度,学校无法就合同履行行为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交代。

就比如男子A要买大彩电,男子B承诺资助一笔钱,但男子B说暂时没钱了,男子A需要给谁交代?是给等着看大电视的家里人交代吗?最多一句话,男子B的资助没到位,电视机不买了,或者买个价格便宜一点的。

学校是因为这笔捐赠没到位,就不能正常运转了吗?学校基金会接收到的捐款,到底谁受益?应该是谁受益,给谁交代吧?学校基金会只是捐赠资金的代管,学校无法向上级主管部门交代,让人百思不解。

学校认为,吴幽的捐赠行为获得了学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对捐赠事迹进行了宣传,吴幽获得了“中国矿业大学特别校务参事”的《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学校仅仅是对捐赠行为进行了宣传,以及发了聘书,并不是为此付出特别巨大的代价。既然只是宣传,给予的荣誉,大可在吴幽未能履行捐款时候,写一篇两百字的《通告》,说明一下情况,然后收回《聘书》即可。

舆论是把双刃剑,可以为捐赠者带来荣誉,也可以在捐赠者未能履行承诺时毁其荣誉。如果吴幽言而无信,学校公开说明情况,既给上级交代,也给社会交代;如果吴幽真的因为资金出现问题,学校在公开说明情况时表示理解,还能彰显宽容大爱。

如果学校认为捐赠不到位,对曾经的宣传是一种讽刺打脸,那说明学校在宣传捐赠行为的同时,也是在标榜自己。学校培养了一名挣了大钱的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又回过头来感恩母校,念叨母校的好,并给母校捐赠巨资,这对学校来说,又是多大的赞扬和标榜?

学校为何不是公开说明情况,而是背地里起诉?被起诉的吴幽,没钱履行捐赠,被起诉至法院了,也不愿公开说明情况,又是为何?如果不是《失信被执行人员限制消费令》的公开发酵,谁能想到1100万元的捐款是乌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起诉,但不公开;吴幽应诉,也不公开。说明吴幽需要学校给的荣誉,学校也需要“感恩母校”这样的标榜,当捐赠没有履行时,中国矿业大学跟吴幽如果都不愿意张扬,大可内部消化。

如果预先知道《失信被执行人员限制消费令》会公开发酵,学校还愿意起诉吗?学校的做法,无疑不是名誉不损,1100万还要一分不少。既当婊子,又立牌坊,毕竟1100万实在太诱人,110周年庆典的浮夸形象也已经渲染到位。

学校论金钱为成功,把那些靠投机倒把挣大钱的老板叫上主席台,发《聘书》,让其夸夸其谈作报告的行为,本身就是对知识的讽刺。难道这些大学,就没有培养几个真正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成功人士?这类成功人士往往没钱,是不是不捐巨资就不能成为母校的自豪?

中国矿业大学还真敢宣传,说吴幽20岁创业做电子商务,23岁开始做投资,24岁成立镜湖资本。

实际上,吴幽高考时,没能上二本,靠学相声加分进入矿业大学,在大学校园也不是安心学习,而是发传单、卖产品,赚尽了同学的钱,而且还是大二没上完,就辍学赚钱。

报道还显示,吴幽在大学第一学期,可谓是“超级挂科生”:7门课程中除了体育课,其他全部挂科了,而高数竟然只得了4分。

就是这样的吴幽,赚到钱了,学校就认为他是成功人士了,目的呢?承诺捐钱了,又是发《聘书》,又是喊去作报告什么的,让台下发奋读书的万千学子情何以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好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中国矿业大学培养了一名成功人士,不仅能挣大钱,还能承诺捐赠巨资,关键是还能做到承诺不履行,无人能及。

吴幽本来就是搞投资的,投资的钱收不回来也是正常。吴幽声称遇到资金困难,暂时捐不出来,待以后有钱了再捐,有理有据。

相反,中国矿业大学的做法就太缺德了,用舆论宣传捐赠,用公权力强逼兑现。

想问那些母校,学生成功了就喊其捐款,学生遇到困难了,是不是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捐赠出于自愿,不应该是现金方式吗?一句捐款承诺也敢上台举牌?钱没到账就宣传,想钱想疯了吧?

中国矿业大学在捐款没到位之前,就大肆宣传,又何尝不是通过舆论绑架,倒逼1100万到位?法院也真敢判,1100万,鉴于学校做了宣传,捐赠人资金遇到困难,让其履行100万不可以吗?总不能让捐赠者倾家荡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