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1日,在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仪式结束不久后,中共中央军委内部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上,邓小平语出惊人:“裁军一事迫在眉睫,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我就把这事办了,不把矛盾留给其他人了。”

邓小平执行力极高,会议结束后,便开始执行裁军一事。1985年6月,“裁军”一事正式落下帷幕,由于此次裁军人员高达百万人,得名“百万大裁军。”

虽然百万大裁军数据惊人,但由于早就打下铺垫,真正落实之后,众人也没那么难以接受。当然,有人坦然,也有人如坐针毡,例如说:当时的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胆怯:背后故事

黎笋,出生于1907年4月7日。黎笋自懂事后便以投身革命为荣,当他如愿投身共产主义后,更是积极表现,成了印度支那共产党首批党员。

之后的日子里,黎笋为革命尽心尽力,并先后担任了委员、书记、常务委员等职位。

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黎笋也曾多次落入敌人之手,备受折磨。也许是遭受的苦难太多,黎笋的初心慢慢发生了改变,并在胡志明主席去世后,拿下了越南的掌管大权。

为了抓住手中的权力,黎笋开始排除一切隐患,甚至为了利益开始往苏联一方倾倒。

黎笋这样的举动无疑是有点忘恩负义,毕竟当时苏联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微妙,而中国曾不止一次地帮助越南

黎笋之举拉远了中越之间的关系,可是,中国秉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一直在不断忍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忍让换来的却是黎笋更加忘恩负义的行为,当黎笋见到中国没有行动后,更加肆意妄为,甚至还在中国边境制造流血事件。

黎笋已经触碰了我国的底线,于是乎,中国也不再隐忍,于1979年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战中,黎笋一方十分势弱,他们精心构筑的防线更显得毫无用处。当失败成了近在咫尺的事情,黎笋开始慌张了。又过了一段时间,黎笋集团已然没有了退路。不过,为了“照顾”越南,我军在关键之际选择了后退,没把事情闹得如此难堪。

让人意外的是,有了台阶,黎笋非但不下,还得寸进尺,继续发动战争。

这样做的结果无疑就是让他们失败得更难看,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黎笋一意孤行之后,越南对他的不满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黎笋不甘心就这样认输,为了扳回一局,黎笋找到了苏联,请求苏联为自己提供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苏联也是以国家利益为先,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又怎么可能去做,所以,苏联拒绝了黎笋的请求。求助无果后,黎笋开始害怕了。

“邓小平能完成裁军大计,证明中国已经脱困,没有后顾之忧,然,己方实力却因苏联抽身离开更加衰弱,若继续僵持下去,恐结果更加不尽如人意。”

确定好其中利弊后,黎笋打算认输。只是,他虽有心,却不想拂了的面子,在这一推动下,才有了1985年越南总理捎信事件。

二、第一次捎信事件

1985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受邀来到了黎笋的领地之内。

甘地抵达后,黎笋为其举办了一场非常拉风的接风宴,当然,黎笋的付出也是有目的的,他希望让印度总理甘地当一回“中间人”,说出“认输”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于印度总理这一中间人,黎笋也没有说得很直白,只是委婉道:“印度在地区性重大问题上给予了越南十分多的帮助,但是,为了亚洲和平稳定着想,中越两国关系应该回归正常化。”

甘地好歹是国家领导人,怎么能听不懂黎笋话中之意,左右抉择之后,他还是同意了当中间人,向邓公诉说黎笋打算认输的想法。

然而,当邓公听说此事之后,并没有立马同意,而是直接表明态度:“在中越关系问题上,中方一直保持原来的意见,只有中越两国边境停止熄火,战区百姓们得到妥善安置,各地恢复和平后,两国关系才能正常化。”

黎笋得到回应后,没有同意这一事情,至此,黎笋让印度总理当中间人认输的这一事情落下尾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笋保住了面子、权力,却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界,因为国内对他不满意的声音越来越多,黎笋集团内部更是纷争不断。

三、第二次捎信

1986年,当苏联在国际上表明态度,不再过问越南问题后,黎笋明白翻身再无希望,同年7月,黎笋郁郁而终,生命画上尾声。

黎笋离开了,越南的事情并没有画上终止符。

1986年12月,越共总书记一职由亲华一派的阮文灵接任。阮文灵清楚地知道当前的局势,也不可能继续将越南推进火坑。

于是乎,阮文灵开始改变外交政策,想尽办法与各国做朋友,其中也包括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阮文灵的设想,越南很快就能摆脱困境,但是,在与中国外交关系一事上,黎笋的下属始终在想办法阻拦,而阮文灵也因此陷入两难之际。

为此,阮文灵一直在找寻合适的时机,经由他的不断努力,他还真等到了机会。

1989年,老挝的掌权人凯山·丰威汉决定访问中国,阮文灵得到消息后,当即请求凯山捎信给邓公,越南希望两国关系能回归到正常化,恢复往来。

越方此次态度诚恳,邓公也没有多做为难,让凯山帮忙捎话给阮文灵:“中越关系正常化是我一直期待的事情,不过,越南部队必须从柬埔寨撤走。”

阮文灵早就关注了中越两国之间的事情,也知道了这是底线,因而,在得到确切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从柬埔寨撤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事件结束后,中越两国关系渐渐地恢复了正常化。

对比这两次捎话,结果之所以不同,全因目的不一样。当然,中越关系的变化也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作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远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