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对内地人到底有没有偏见?在香港生活这么多年,公平点儿说,我认为有。内地自由行的家长让孩子当街便溺,香港人无法忍受,但对部分外国游客,香港人有时却能够尽显包容。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一幕,有一次,在下班的高峰时间,在金钟地铁站里,挤满了人。香港人按照习惯,规规矩矩地在车厢门外排队等候。这时突然有两名外国游客,直接从队尾走到了车厢门前,门一开,他们就直接上了车,排在后面队伍的人,互相之间看了看,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指责这两名外国游客。试想,如果相同的情况发生在内地游客的身上,香港人会如此包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我想特别说说内地人到香港时的心态。在香港这么多年,我接待过不少到香港旅游的同学和朋友。其实,他们到香港后,真的是新鲜感和紧张感并存。他们知道在观念和行为习惯上,自己和香港人有着太多的不同,所以来到香港,已经是处处小心,但正像我前面提到的,某些观念和行为差异是固有的,是根深蒂固的,可能内地人真的不在意的动作或者言语,但在香港人看来就是不文明。所以这时需要的,也就只有香港人的包容和理解了。

有香港的媒体早前报道,在内地幼童当街便溺的争议发生后,一位化名许知行的香港网民花了半天的时间,制作《香港寻厕手册》,并上载到微博,引起内地网民的疯传。许知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少年时代随父母从内地移居香港生活,他说,香港人和内地民众的成长背景有差异,在香港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内地人眼中却可能不明所以,需要详细解释。他呼吁两地民众放下怨气,释出善意,而不是用以怨报怨的方式,制造更多的纷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到内地与香港的两地矛盾,这里我不得不讲一下我的同行们,香港的媒体。

去年年底,我回港大看望教授。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坐在那里摇头叹气。教授说,刚刚有香港媒体的记者过来采访她,问港大的世界排名降低,是不是因为收了太多的内地学生。“又是一个会挑起两地矛盾的问题。”教授说着,摊开双手,耸了耸肩。

在当今社会,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已经不需要再进行辩证。虽然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到香港旅游、购物、上学、就业,但对于香港的普通百姓来说,了解内地人的窗口仍然是媒体。其实,在两地居民的接触中,也有过不少感人的温暖举动,但这几年,部分香港的媒体只着重报道两地矛盾的个别案例,让外界误以为两地的矛盾才是主流,而有时,这些报道还会进行夸张的渲染,并挑起对立,煽动香港市民的民粹感情。

“两地矛盾的根源就是香港人的国家认同感还不够,如果他们认同自己和内地人本于同源,本质上都是中国人,自然就会理解和包容了。”在一个网站的论坛上,一名内地的网友做出了这样的总结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香港回归后,国民教育陆续展开。每天晚上的晚间新闻开始前,电视上都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的一位香港同事说,她的小侄女儿每次看新闻前,听到国歌时都会马上站起来,小姑娘说,这是老师的要求,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听到国歌就要起立。

当然,增强香港人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还任重道远。比如有一次,我从香港回北京,在北京机场的入境柜台前,有中国公民通道,还有几条外国公民通道,和我同一飞机的几个香港人,拿着回乡证,一直在我后面讨论他们该走哪条通道。几个月前,我和同事到国外出差,由于是要参加一场大型的公开活动,会有很多重要人物出席,所以进场前要进行信息登记。在填写表格时,在 nationality 一栏,我毫不犹豫地填写了China,但我们的同事一定要找到 Hongkong,结果对方工作人员说,没有 Hongkong 这个选项,同事才犹犹豫豫地填写了Chin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回归25年了,25年的时间听上去很长,但毕竟,香港与内地有着太多的不同,用25年的时间就想让两地互相适应还有一定的距离。也许只有耐心点儿,给两地更多的时间,才能让双方民众都能秉持着同胞之情彼此理解、相互包容、坦诚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