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频频冲上热搜,甚至引发了一个“孔乙己的长衫”之争,不少大学毕业生狂吐苦水,诉说着自己毕业以来的种种艰难和辛苦,内心也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处理一下,帮助大学生完成就业难题。

但是由于毕业生们言辞过激,说得也确实头头是道,而相关部门又确实解决不了,导致官方都不敢正面回应,只能含糊其辞的表示,希望大学生们不要有太大压力,要先择业再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当下的工作确实不理想,但只要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前进,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总有一天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虽然话是这样说,可实际上这些话一点作用也没有。

该找不到工作的还是找不到,该有的压力还是在默默承受,当下的就业市场虽然很广阔,但是适合大学生的岗位却供不应求,其实这就是因为资源不平衡,所以才出现了就业不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到底如何解决就业难题?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地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就算相关部门给出解决办法,并下令实施,也不能保证每个毕业生都满意,也不能保证每个人的问题都被解决。

不少学生都选择去考公,其实也是不得已,如果能有高薪资,如果能有稳定的工作,谁又愿意去和几千人去争一个岗位呢?不少家长可能还不了解当下的就业环境,还不知道有多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是学生的问题吗?清华某专业仅二十多人就业,学生叫苦不迭

就拿清华大学的某个专业来说,一共有150多位研究生毕业,但是只有20多个人领了“三方协议”,也就是说,只有这20多个人找到了工作,至于是不是对口的,是不是适合自己的,也不得而知。

虽说这个专业确实是“天坑”,但至少也是清华大学难道清华大学也得面对就业难题吗?另外,剩下的一百多人都去哪了呢?个人猜测,要么是工作不好找,他们选择继续升学读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么就是不想面对国内的就业压力,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出国找工作,毕竟是清华大学研究生也是首屈一指的,也许在别的地方能找到工作,最后就是考公了,看来清华大学呀难逃考公的命运。

看来“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句话一点没错,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比如选调生,但选调生得先去基层锻炼,待遇和福利就难说了,再比如人才引进,但“天坑”专业也不好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清华大学也在面临这样的情况,说明真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整个大环境确实有点难,毕业生不仅挑不到对口的岗位,甚至就连稍微适合自己的都没有,一时间也无法适应毕业后的环境,更做不到降低自己的标准和底线,所以才一步步捱到现在。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就业问题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