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4年,一天晚上钟南山在6点钟左右,突然接到中央打来的紧急电话:“立刻赶往北京。”

此时身处北京的一众专家对叶剑英元帅的病情一筹莫展,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专家组商量后决定请钟南山火速赶往北京,参与救治方案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元帅当时究竟被怎样的病痛折磨?而专家组又为何选择钟南山来到北京参与救治?这一切都能从当时危机的情况中得到答案。

钟南山临时受命,挽救叶剑英的生命

1984年7月的一天傍晚6点钟,钟南山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处理着工作。突然接到了中央的紧急来电:“立刻前往北京。”

钟南山在电话中了解到,是叶剑英元帅的病情到了危及的时刻,希望他可以前往参与治疗方案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南山顿时感到责任重大,不能辜负中央的期望,更要把人民爱戴的元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于是钟南山当即收拾行李赶往北京,在路途中他了解到了叶剑英的具体情况。原来在7月上旬,叶剑英的病情恶化,出现了持续的高烧,呼吸道的痰咳不出,导致呼吸困难。

经过中央同意,专家给叶剑英元帅做了支气管切开的手术,术后需要使用呼吸机。在这种情况下,专家组经过商讨,决定请钟南山前来会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病人的身份特殊,也是出于对钟南山的高度信任,才会发生这历史性的一幕。

钟南山院士的坎坷学医之路

之所以在全国这么多的医生中唯独选中了钟南山,是因为他在肺炎疾病的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但他的学医之路并不是一番风顺的。

1979年,49岁的钟南山已经步入中年,但为了填补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缺,也为了自身在医学上可以得到深造,他选择了出国深造。

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第一批出国留学生,钟南山在爱登堡和伦敦大学进修。为了弥补自己英语上的弱点,他坚持用英文给父亲写家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父亲寄回来的信都是厚厚一沓,里面既有回信,也有钟南山寄回家的信件。

在钟南山的信上,父亲逐句进行了错误批改和标注。正是这样的坚持,钟南山最终突破了英语的障碍,可以说的一口流利的英文。

当时在英国的人的眼中,是瞧不起中国人的,觉得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钟南山的导师也对他说“你待八个月就可以了。”但是钟南山不可能就此认输,他每天在实验室待到很晚去做实验。有一次他竟然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最终证明出来导师的研究结论,还发现了其中的不完整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了钟南山的天赋和努力之后,他的导师表示他想在英国待多久都可以。但是钟南山知道祖国培养留学生的不易,说祖国还需要他。学成后他毅然决定的回到祖国,为国内的医学领域开创新的技术。

后来钟南山第一次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是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当时他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研究病毒、研制对症药,最终保障了大家的安全,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这个伟大的人又一次逆人流而上,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钟南山在医术上的成就不容置疑,更是成为了疫情期间大家心中的“定海神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我们有目共睹钟南山院士在国家面临重大灾难面前所做出的贡献,而在这两次灾难之前,钟南山就已经是肺炎方面的专家,不然当时中央也不会急召他来为叶剑英元帅治病。

但叶剑英元帅又是怎么染上肺炎的呢?

叶帅一生为国奉献

身为广东省梅县人的叶剑英年少时收到辛亥革命的影响,励志报效祖国。1917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

之后他更是把一生的时光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伟大事业之中,叶剑英元帅在建国之前参加了我党大大小小的数百场战役,每次冲在战场的第一线,为建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长征途中,当时身为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及时发现了张国焘的罪恶阴谋。不顾自身危险的情况,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中央驻地的毛主席。

正是因为叶剑英的明智之举,中央才可以脱离了险境,开辟了革命的新篇章。后来毛主席对大家说:“叶剑英同志在这个时候立了大功,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现在。他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

和病魔斗争的叶帅,依旧心态乐观

之后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年迈的叶剑英元帅依旧放不下工作,坚持在中央继续发挥余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82岁的叶剑英,身体渐渐出现了不适。走路时步态不稳,有时甚至几近摔倒,步伐也是越迈越小。

身边的工作人员对叶剑英的身体状况十分的担心,他们都劝说叶剑英尽早去医院做个检查,别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可是当时叶剑英主持军委的日常事务,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处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专门去医院检查身体。

但健康问题万万不可以轻视,工作人员便找来专家在叶剑英工作的间隙,给叶剑英做了身体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时间太过紧张,没法做全面的检查,一时间也无法诊断叶剑英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更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件事引起了中央军委主要领导人小平同志的关注。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中央健康委员会随后成立了一个以解放军总医院为主的医疗保健组。

为了尽快查清叶剑英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身体不适,专家组每天都对叶剑英进行观察和诊断。

为了配合叶剑英的工作,专家组只能利用每天中午的碎片时间。为了判断叶剑英元帅得了什么病,专家组要观察他的步态,这需要他来回不断的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也非常配合专家组的治疗,虽然行动很不方便,还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来回走。多次的走动导致叶剑英满头细汗,但还是会走到医生满意为止。一连几周,专家组和叶剑英都是这么度过的。

本着对叶剑英负责,对中央有交代的态度,医生们谨慎的判断病情,但病情过于复杂,短时间无法做出最终的判断。

此时医务人员开始着急起来了,如果无法判断病因,就意味着无法及时的开展治疗,这对叶剑英的健康就是更大的风险。

叶剑英看着医护人员每天都愁眉不展,知道自己的病让大家都很头疼。一天午饭后,和专家组们开启了玩笑“我可能是患上了什么疑难杂症,你们每天这么下功夫的观察、记录,还是不好起名字。那我来给他取个名,就叫难治之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但治疗方案的研究一点都没有放缓。最终,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在最短时间内弄清了病因,原来叶剑英患的是“帕金森氏病”。

这个病常出现在老年人群体中,具体病症有震颤、行动迟缓。并且极其容易引起并发症,如感冒、肺部感染等等。

可是重病在身的叶剑英也病没有放下工作,国家军队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叶剑英更是希望把一分钟当做两分钟来用。

同年7月,叶剑英到烟台视察工作,因为当时的气候多变,难以适应。很快,叶剑英肺部被感染,先是感冒,整个人无精打采,过了两天更是严重到肺部发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当地的医疗设施和条件都无法满足治疗的要求,同去的医疗组劝叶剑英赶紧赶回北京治疗。叶剑英依旧放心不下工作:“不要紧,很快会好起来的。”医生知道叶剑英不可能轻易被说服,只能另寻他法。

于是医生和当地的的专家们商量之后,决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一方面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是叶剑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最终叶剑英病情得以缓解,肺部的炎症也好转,调查工作这才顺利完成。

到了1982年,已经85岁高龄的叶剑英更是深受病魔的纠缠。一到春天,状况就更加糟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季节性的降雨,叶剑英肺部总是感染,常常是几天就会发作一次。为了快速达到治疗效果,需要经常进行静脉注射。

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对于85岁的叶剑英来说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又脆又细,加上多次的穿刺,操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护士们每次给叶剑英输液的时候都非常谨慎,这点细小的变化也没有逃过叶剑英敏锐的观察。

第二天输液的时候,笑着对护士说:“这不怪你们,责任在我的身上,我的血管有困难嘛!”护士听了这样的安慰,更加愧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私下里说起叶剑英都是充满敬意,加上叶老又是这么平易近人,大家都在心中默默祝福叶剑英可以早日拜托病魔。

叶剑英在病床山依旧心系中央,备受人民爱戴

由于常年被疾病困扰,没法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组中。1982年9月1日,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叶剑英十分真诚的和与会人员说了自己的心声。

叶剑英表示由于年龄的增加,对中央的工作逐渐力不从心,但是在中央没有正式批准他的请辞之前,他都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话一说,全场都对叶剑英十分崇敬,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但会议结束后叶剑英依旧当选了重要职位,他知道这每一个选票都承载着太多,是全国人民对他的信任和爱戴,因此他在职位上一天,都会全力以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叶剑英想要退位让贤的愿望并没有因此改变,1985年9月,叶剑英又一次和其他老同志一起致函,请求不在担任中央委员。

他希望有一批年轻有能力的人可以进入中央,为祖国的事业做贡献。因为只有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中国才能充满希望的发展下去。

这一次,叶剑英的心愿得以实现,十二届四中全会还写信对他表示了祝贺。

叶剑英退位后本应该过上悠闲的晚年生活,可在1983年11月19日,晚上6点钟左右,叶剑英饭还没有吃完,便感觉自己不对劲:胸闷、身体不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专家的诊断,叶剑英这次患的是“急性高侧壁小灶性心肌梗塞”,医生给出的意见是卧床休息,叶剑英也很配合治疗。

卧床3天后,叶剑英突然在21日凌晨突发肺炎,在了解到病情之后,专家们对症下药,制定了适合的救治方案,最终病情得到了稳定。

1984年元旦,叶剑英的病情十分稳定,秘书们都前来探望祝贺。在一番叙旧后,叶剑英要求听秘书汇报工作。

护士们考虑到叶剑英长期生病,身体还很虚弱,不知道是否该同意叶剑英这个要求。但他态度十分强硬,护士们最终只好请来了邓家栋教授,叶剑英对于邓家栋教授十分的尊敬,他让叶剑英好好休息,暂时还不要办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邓家栋教授的劝说后,果然奏效,叶剑英放弃了办公的念头。但还是经常询问中央的工作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也在不断的恶化,叶剑英的病情最终还是到了危及性命的时刻。这一天也就是钟南山接到命令来到北京的那天。

1984年7月11日晚,接到中央命令的钟南山3个小时后就抵达了北京,并迅速假如医疗小组,开始高度紧张的手术治疗方案的讨论并积极展开治疗。手术室门口聚集了很多关心叶剑英的人,都替这场手术捏了一把汗,大家都希望叶剑英可以挺过这一关。

此时中央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通知各国使馆,今年的建军节不在准备例行的建军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大会堂也接到了通知,近期不在举办大型的活动,准备布置追悼会,购买花圈。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收到了医院传来的好消息。

叶剑英元帅在接受了钟南山的手术后顺利恢复,克服了这一难关。听到消息的人们都放下了悬着已久的心,由衷的表示开心。

这场手术后来被大家为医学界的“淮海战役”。这场战役虽然过程惊心动魄,但最后还是以胜利告终。

一个是建国时期的元帅,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手拿着枪拼杀在战场,保护了无数的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是贡献巨大的院士,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不顾自身的安危,在危险的第一线奋斗。

正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拼尽全力,才能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也正是他们的努力,国家越来越繁荣,在国际的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

他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了命运的交织,是第一人对另一代人的传承。

我们应该永远对国家的英雄,充满热爱,心怀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