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在北京的德胜门外,有个战犯管理所,这里曾经关押着数百战犯,其中不乏很多蒋介石手下的高级将领,他们很多人即使放在今天,也是被大家所耳熟能详的。不过在很多人的口中,这里被称为“功德林”

战争结束后,有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被送到这里参与改造,改造的过程总归是枯燥的,闲暇之余大家难免会聚在一起,于是吹牛皮成了很多人聚在一起的活动。

毕竟大家在当“同学”之前很多都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谁没有点领兵打仗的经历来当谈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黄维,他一直都很不服气,他不认为自己被俘是我们厉害只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所以他总会说让我们各退二十里,再打一次,我绝不会输

他总会拿他充足的军事理论出来说事,每次都说的头头是道,但也经常会被“同学”嘲讽。

文强也总爱说“我是红一师师长兼政委,毛主席是我表哥,林彪是我部下,周总理是我的老师和入党介绍人,刘少奇与我是知己好友。

你们让我写悔过书,应该先让这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先想想为何没有把我教好。”他的这段经典语录也是被很多人所熟知的。

这时某人默默的一句“我曾经还是秋收起义的副总指挥呢”让所有人都回头侧目,最后闭上了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秋收起义在我党的历史中是很重要的一次起义,这是我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打出了自己的旗帜,也是毛主席第一次在全国打出名气。

秋收起义中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了我党未来中国工农红军的骨干。要知道,新中国的20多位开国将帅,都是从秋收起义中走出来的。

这还不算授衔前一年离世的杨立三和有资格参加评级最后却没有参加的何长工。

在这些开国将帅之中,有很多当年参加秋收起义时,地位其实并不高,可能仅仅是一个跟随的角色而已,但是最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例如,开国大将谭政,当年参加秋收起义时,职务仅仅是文书;开国上将陈士榘,参加秋收起义时只是一名普通战士而已。

因此一句“我曾经还是秋收起义的副总指挥”能让所有人都闭了嘴,那么喊出这句话的是很许人也呢,那就是在莱芜战役中被俘的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韩浚

按理来说这样一位参加过秋收起义还担任副总指挥这么重要位置的人,怎么也应该也会有更高的成就,但最后怎么会仅仅以一位中将的身份被送进功德林来改造呢,其中又有哪些离奇曲折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副总指挥吧!

家道中落,艰难的求学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3年4月15日在黄冈县傅家河的下林湾(今团风县傅家河水库旁)的一处农户家中我们的主人公韩浚诞生了。

韩家本也算当地的名门望族,韩浚的祖父系清代科举拔贡身份(京城会试贡生中的前三名),做过县级教谕官,任过编纂。

本应仕途一路平坦,可惜韩浚的父亲韩越是一老学究,一心醉于书文,不理家业,因此祖父去世后,便家道中落,到韩浚出生时,家里已是家境贫寒

韩浚6岁时,母亲砸锅卖铁送他去私塾,由于记性好,韩浚学的非常快,但由于家里贫寒只读了几年便早早辍学在家帮工,14岁那年韩浚再次萌生外出求学的想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一腔热血的年轻韩浚瞒着父母独自一人前去武汉当兵。

然而次年,韩浚就离开部队,机缘巧合下在祖父曾经的学生张凤曹的建议下到省立第三师范读书,1916年毕业后留在省立第三师范当教员。

1919年,得知大姐夫王孟荪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韩浚,带着攒下的积蓄来到北京求学,经过刻苦的学习考入北京铁道管理学院,由于学制的更改,无力承担多余学费的韩浚只能放弃学业四处谋生

南下投靠孙中山

当时,正值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孙中山先生对当时很多年轻人来说就像是灯塔一样,因此无数青年才俊南下到广州去投奔中山先生,韩浚也不例外。

当时韩浚囊中羞涩,所幸得友人相助,于1922年经人介绍,到广东省财政厅工作。

此后阴差阳错之下,韩浚通过朋友的介绍,又转入李济深的门下做事

然而到达广东后一路安稳的日子让韩浚对自己的未来前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茫,甚至于一度想要离开,但是由于李济深等人对他十分照顾,他慢慢就打消了这一想法就在此时一个新的机会悄然而至。

1924年,黄埔军校一期开始招收学员闻听此言的韩浚便想辞职报名,但李济深以目前事情多为由拒绝了他的辞职

恰好此时李济深接到任命,让他到黄埔军校当校务委员和副校长,于是他前脚刚走,韩浚立刻就跑去广州报了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考黄埔军校的人非常的多,光一个广东省就有三千余人报名,但是录取名额只有500人,韩浚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考上黄埔军校,索性凭借过硬的实力韩浚被成功录取

1924年5月对于韩浚来说是个极其特殊的存在,韩浚在校期间经常与进步人士交流,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同班的陈赓是一个性格开朗,生性幽默的人,韩浚通过与陈赓的交往慢慢的认识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并且韩浚还到过他们家中做客

陈赓与韩浚不仅是同学还是舍友,由于志趣相投二人交流十分密切,陈赓也经常向韩浚推荐《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籍和刊物,后经陈赓的介绍,韩浚秘密加入党,并在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进行了庄重的入党宣言。

1926年9月,韩浚作为我党重点培养人才同陈赓一起被派往苏联学习,二人先是到达上海,带上顾顺章一同前往苏联海参崴,他们的目的本是先学会俄语而后考上苏联红军学校学习,但仅过了半年的学习,他们就接到上级电报:“北伐在即,国内需要人,速回”。

他们既激动又遗憾,激动的是能够参加北伐战争,遗憾的是原定的考上苏联红军学校学习的目标泡汤了。

临走前,陈赓、韩浚等向苏方提出参观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方带着他们参观了一个刚建成的新式炮围,这个炮围很先进,平时在平地上是看不见炮台的,要按动电钮才升起来,装退炮弹是自动的,射击为九十度,这个新鲜玩意让二人羡慕不已同时也坚定了二人要为祖国发奋图强的信心

回国后,经党中央决议,韩浚被派往上海开展地下工作,与刘少奇、王若飞、陈赓一起商讨如何领导工人。一个月后,韩浚又被中央派去武汉,在中央的同意下,韩浚留在张治中属下任连长

张治中知道韩浚的身份,但依旧对他的工作给予支持,甚至有时军中的大小事务也交给他处理,这既体现了张治中这名国民党高级将领对我党人士的充分信任,也体现了韩浚的能力出众。

北伐战争时,经周恩来推荐,叶挺将韩浚安排在4军军长兼11军军长张发奎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随营学校教导营任中校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任参谋长,负责为北伐战场培训后备干部。

1927年,夏斗寅、杨森举兵进行谋反,韩浚根据叶挺指令,率领军校的教导营参与战斗,在敌我双方兵力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巧妙用兵,击退敌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而自己却无一伤亡,吓得杨森一个军的兵力不敢妄动

贺龙高度评价韩浚带兵有方,用兵有策,布阵有谋,带一个学员教导营成功地击退了杨森一个军

如果历史继续按照这样的发展,以他的能力跟着党的领导一定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紧接着的被捕使他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外被俘,陷入人生的转折点

同年5月,贺龙准备率部参与南昌起义。

张发奎也有此意,于是找上韩浚问他愿不愿意来当上校参谋,经党组织同意,韩浚被张发奎派往警卫团辅佐卢德铭

南昌起义爆发后,张发奎假意参加起义,知道真相的韩浚准备带领所在警备团脱离与起义部队会合

但由于此时起义部队已经南下广州。于是韩浚与同为党员的卢德铭团长、指导员辛焕文一起返回武汉,他们找到党在武汉的主要负责人向警予。

向警予向他们传递了秘密召开的“八七”会议精神以及发动秋收起义的指示

也就在这时,韩浚被任命为秋收起义副总指挥。

然而在韩浚等人遵从指示拿着省委给的3000元工作经费返回江西的途中,意外发生了,他们遭遇警备团巡查辛焕文为掩护同志不幸牺牲,卢德铭冲出包围圈,而韩浚不幸负伤被捕,从此韩浚开启了他的人生转折

韩浚被捕后被关押在通城监狱,监狱生活十分煎熬,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关押,1928年2月间,经友人搭救获释,后返回武汉,久经寻找未能找到党组织,最后与党彻底失去联系。

与党失去联系身上也身无分无的韩浚十分苦闷,于1928年3月,前往上海。

在上海韩浚依旧未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随后去广东投奔陈铭枢,在北海盐务处任秘书兼总务科长

干了一段时间后,陈铭枢告知韩浚,蒋介石要来抓他,给了他一些路费,让他去香港暂避风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香港后韩浚立刻写信联系在上海的黄埔一期同学俞墉并于1929年三四月间秘密回到上海。

他一方面继续想办法联系党组织,另一方面邀约原黄埔同学徐会之、陈烈、黄雍等人,组织“黄埔革命同学会”反蒋

他们的反蒋活动一直持续到1931年。

彼时,正逢内忧外患,蒋介石也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对外宣传将反对过自己的黄埔学生和旧部一律召回重用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召见了韩浚等人,一见面每人就发了600元的费用生活。

韩浚早早就已结婚生子,他要养妻女,所以600块对他而言可真的是救命稻草,最后在糖衣炮弹下,韩浚放弃了信仰投靠了蒋介石。

随后韩浚便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国军生涯,直到解放战争期间被俘。

不过有一点值得提的是,做了蒋介石部下的韩浚坚持抗战,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抗战期间,韩浚率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和雪峰山会战等五次著名的战役。他率部有方、作战勇敢、表现出色,即使处处受到蒋介石的打压与排挤,也还是从少将提拔到中将。

莱芜战役被俘,改造后开启新的人生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公然发动内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蒋从全国调集部分队伍在北面作为主攻力量,王耀武手下的的七十三军和新编第四十六师归李仙洲指挥以策应主攻部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企图消灭我山东解放区的全部解放军。

没成想自此拉开了七十三军和整编第四十六师就歼莱芜战场的前奏。

由于指挥失误,各路人马之间存在矛盾,再加上当时整编第四十六师的韩练成将军投诚。

所以蒋介石的国军不仅没有歼灭我党反而进入了由陈赓粟裕领导的山东解放军口袋阵中最终被全歼在了山东战场

韩浚也成了我军俘虏。

被俘后,韩浚被送入潍坊解放军军官训练团学习。

期间华东军区首长根据党中央指示,代表组织向其谈话,但由于其顾虑在敌占区的家人以及国民党对我军散布各种不实谣言的影响,迟迟未向我军公开发表投诚,导致错过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

随后韩浚被关押辗转多地最后进了北京功德林直到1961年才被特赦出狱。

1962年2月8日被释放的韩浚乘坐火车回到武汉,在车站上韩浚看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人们在热烈欢迎着他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组织考虑到他是老革命并在抗战期间,立下不小功劳,所以对他也是极其照顾。

时任湖南省长的张体学得知韩浚发妻在他出狱前不久过世了,马上派人帮其介绍对象,同时还为其解决住房,工作等等让其深受感动。

于是自此以后韩浚经常呼吁在台湾的老同学们回来,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着贡献。

韩浚之后一直在湖南省政协文史研究室工作,主要负责政协文史资料的编纂工作,他的工作态度极其认真,有些无法确认的地方还会去到现场,寻找当事人去一一确认为我们保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真实历史资料

由于其一生特殊而又曲折的经历,他花费大量时间撰写与自己有关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对我们了解党的历史起了很大的作用

1982年4月15日,在韩浚90岁(虚岁)生日之际湖北省委统战部还专门为其准备了九十大寿庆祝活动,韩浚的晚年过的十分幸福美满,儿孙满堂,直到1989年9月7日在武昌逝世,享年96岁。

纵观韩浚的一生,早年间是进步青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干得如鱼得水,凭借他的聪明才干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与党失联后,几次的寻找让他身心疲惫,最后带着几分怨言和对窘迫生活的无奈加入了蒋介石麾下,人生就是由每一个选择组成的,一步错步步错。

第一次抉择韩浚选择了蒋介石,再一次他选择了沉默导致了后来长达数十年的牢狱之灾

如果韩浚对信念能再多坚持一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