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年一个大雪之夜,锦衣卫的最高指挥官纪纲请一名被关押的囚犯吃饭,大家都觉得奇怪,然而到了饭点,纪纲却没有出现。

桌上一大壶酒,囚犯一杯接一杯地喝,直到他喝醉后被狱卒拖到雪地里,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这名囚犯是明朝才子《永乐大典》的总编,明成祖朱棣的宠臣解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69年,解缙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江西人。

从小解缙饱读诗书,1388年解缙考中进士,得到了朱元璋的亲自接见,在所有人的眼里,解缙俨然成为新晋的政治明星。

那时明朝的朝局不稳,胡惟庸一案,让朱元璋对满朝文武官员失去了信任,而满朝文武与心惊胆战,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而解缙初生牛犊不怕虎,满怀政治抱负和思想,上书朱元璋《太平十策》,阐述自己的治国方针和政治见解,并对当时的政治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批评,文武百官像看傻子一样地看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朱元璋并没有怪罪他,并接受了解缙的意见,这让文武百官很疑惑。

得到朱元璋的肯定,解缙却满怀信心,接下来他又做了一件让满朝官员震惊的事。

1390年,朱元璋杀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李善长,解缙为其辩护,这让朱元璋很恼火;但是朱元璋当时没有发火,这让解缙误以为,自己在朱元璋那里有话语权。

谁知,1391年的一天,解缙被朱元璋当庭罢免,并下命十年之内不得再用。

在返乡的路上,解缙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缙接受不了从云端跌落谷底,他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太年轻,想法太过耿直,解缙的思想在一点点改变。

1398年,朱元璋去世,解缙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积极地上书建文帝,求取官位。

建文帝明知解缙很有才华,但是他没有重用,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官的职位,这让解缙觉得很不满;解缙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很失望。

于是解缙把眼光投向了朱棣,此时的朱棣正在努力把建文帝赶下台,已经胜利在望,而后来果真如此,朱棣取得了帝位。

解缙选对了路,投奔了朱棣,也因此受到了重用。

1403年,朱棣下决心要撰写一本大明帝国的巨著,解缙成了首当其冲的人选,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没有领悟朱棣意思的解缙,经过一年的撰写,把初稿交给了朱棣,结果被朱棣臭骂一顿。

朱棣重申了自己对这部巨著的要求,让解缙重新编写,给他加派了翰林院学士、学识渊博的文人以及字写得特别好的民间文人,大概1000余人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当这支庞大的队伍呈现在解缙的面前时,他才领悟到了朱棣的真正的意思,才知道了这部巨著的重要。

解缙重新审视这部著作,他拿出了十二分热情,在编写方面,运筹帷幄,指挥得当,1407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永乐大典》。

这部巨著一共11095册,22877卷,3亿7000万字,如此巨大的工程全部由手工抄写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巨著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知识财富,它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宝典。

而解缙用他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个完美的指挥官和设计师。这部书是解缙的辉煌成就,也是他一生的荣耀,朱棣给予了高度的赞许。

在《永乐大典》完成之时,解缙却没了踪影,他去了哪里?解缙再次从云端跌落谷底,而且这次是致命的谷底。

解缙本就是个文人,可是他从做学问里尝到了权力的欲望,他误以为自己已成为一个成熟的政客;于是他投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解缙参与了太子和世子的继位之争,并站在了太子一边;朱棣讨厌解缙干涉他的家政,而解缙却还不自知,从而受到了朱棣的冷落;后来又在朝堂上有几次反对朱棣的意见。

于是,这位曾经的宠臣,《永乐大典》的总指挥在朱棣的心里越来越被讨厌。

就这样,朱棣把解缙捧到巅峰之上后被朱棣毫不犹豫地抛弃了。

1407年解缙被贬到了偏远贫瘠的广西为官,这对于解缙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但是他不敢抗旨。

38岁的解缙只得走马上任,他一直寻找机会翻身,终于在4年后等到了。

1411年,解缙有了一个回京城汇报工作的机会,此时朱棣正带兵征讨,没在京城。解缙以为这是他翻身的机会。

解缙直接去接了太子,然后没等朱棣的接见就回了广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解决曾经帮助太子,打压世子的事情,世子一直怀恨在心,于是等朱棣回京后,世子马上报告给了朱棣行径。

朱棣大怒,立刻下旨,以解缙勾结太子作乱这个罪名,直接把解缙送进了监狱。

伴君如伴虎,解缙高估了自己作为政客的能力,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某一日,朱棣在翻奏折,无意间看到了解缙的名字,问:“解缙还在吗?”

深知朱棣心思的锦衣卫统帅纪纲立刻明白了朱棣的心思。

于是出现了本文的开头,一代才子就此陨落。

任何时候都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素材来源于《明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