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张俞曾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写这首《蚕妇》的时候,他也没想到距今700多年后,有了梦想照进现实的一语成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央视拍摄的励志视频叫《靠力气赚钱才踏实,是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信仰》,发布在B站 。记录了一位从业三十多年的“棒棒”(挑夫或者说搬运工),山城重庆闵光辉师傅的生活片段。

本来是想用这碗“鸡汤”激励当代年轻人努力奋斗,踏实肯干,最终干出一番事业的。没想到翻车却来得猝不及防。

随后,河南日报发布的一条“河南春天麦田有多治愈,大地上满是绿色的诗句”的视频,同样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纷纷回复如今广为吐槽的一个成语“春池嫣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现在的网友不好糊弄了?媒体费力费时熬制的浓鸡汤怎么就变成了网友眼中的“毒鸡汤”了?为什么再灌不下去了?

有一位网友评论:有人俯视这人间,只看到了光鲜亮丽,却看不到这人世间的疾苦。

一语中的。

暂不说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割裂有多巨大,单单那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说教就让当代的年轻人觉得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两者之间的共情根本没有可以链接的基本点,难怪那些鸡汤总是被打翻弃之如履。

如果苦难值得歌颂努力可以致富,那骆驼祥子就不会为了一辆黄包车而求而不得,至老也不明白为什么付出了一辈子的努力,依然无法过上最普通的日子?

我们不是否定努力,也不是不想努力,只是当年轻人默默努力的时候,需要前辈的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

生活的苦,总有人要吃,但只是希望不要把苦难当成磨难,苦难就是苦难,赞美苦难是一种罪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说,何不食肉糜的专家太多,现在看来,能够治愈自己的只有摒弃精神内耗,躺平而不平躺了。

很多情况下,树立榜样是一种政治安排,往往附带意识形态的宣传任务。人为树立的榜样借助各种媒介的传播,可以达到使公众“知道”的水平,但其教育效果的获得却不一定能如其所愿。

这大概才是他们翻车的根本原因。

正如越炒越严重的“35岁危机”,真正的问题是在于被媒体、社会的过度聚焦、放大。这容易导致一种“光晕效应”——即把某种观点(或人物、事物)与一个美好的词联系起来,使人未经验证而接受、赞许某人观点、某人、某事物。

俗称“美化”。可是现实的残酷却在于——

文章尽写美好事,不愿低头看众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