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分期分批完成城区12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内外环境、硬件设施和经营管理全面升级,不仅更清洁、更美观、更安全,而且更注重提升智慧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市民买得舒心、吃得安心。

3月13日,记者和文明观察员一起走访城区多个农贸市场,感受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

提升硬件设施  “菜篮子”拎出幸福味

早上6点,晨光熹微。温泉中心市场已经人头攒动。白菜摞成小山,茄子油亮饱满,辣椒挤挤挨挨,新鲜味道扑面而来。

“以前市场的地板潮湿且坑坑洼洼,来买菜时要把裤脚卷得高高的,生怕裤子被弄脏。”家住大楚城的高亦兰乐呵呵地说,昔日杂乱不堪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洁净平整的采购通道,分布有序的摊位,清新无异味的通风和排水系统、全天候在线的市场保洁……全新的温泉中心市场,满溢着烟火气,依旧是咸宁人民心中熟悉的味道,但样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2018年,我市启动了农贸市场三年升级改造行动计划,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筹措资金1.5亿元,分期分批对城区12个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目前均已完成。

农贸市场在改造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建立健全抽查检测、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等工作制度,构建集智能支付、交易溯源、计量管理、价格监测为一体的智慧监测服务模式。

“市场设置了自产自销区,干净整洁不说,还不收我们的租金,配套设施完善,我们都很满意。”三号桥菜市场的蔬菜摊主张宝生告诉记者,升级改造后,市场新增一个地下停车场,今年2月,还新增了垃圾分类房,每天都有专人负责餐余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清运。

增强文明意识  便民服务掀起文明风

记者在三号桥市场入口处看到,这里的“学雷锋志愿岗”格外引人注目,文明引导员陈帆指着入口处墙上的公益宣传栏介绍,宣传栏信息量很大,市场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诚信经营等相关知识一目了然,平时吸引不少市民驻足。

“今天我的手指被割伤了,服务站的志愿者看到后立刻上前帮我免费包扎伤口,真让我感动。”正在买菜的郭卫华给服务站点赞。信息咨询、文明引导、志愿清扫、应急救援、便民服务……给人满满的安全感、亲切感和温馨感。

白茶市场、宁虹市场、东门市场……一抹抹流动志愿红,绽放在城区的各个农贸市场。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方威介绍,“学雷锋志愿岗”已成为城区10家农贸市场的标配,可以为市民提供免费复秤、便民药箱、寻人启事、失物招领、听视觉障碍志愿服务等。同时,各市场还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放置了AED除颤仪等。

“市场内除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岗,还设置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组建了6人的志愿服务队,墙上公示了人员、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电话等信息。”城发温泉中心市场运营部负责人李洋介绍。

“逛市场时,需要什么帮助,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找到人。”市民朱星说,父母年纪较大,爱逛菜市场,有了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就不用担心需要帮助时找不到人。

激活文明细胞  市场里开出文明花

“我们每年都会对所有商户进行考评,开展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李洋告诉记者,2020年接手管理以来,对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并通过综合评比对优秀商户予以公示表彰,监督商户对乱丢的菜叶及时清理,做好门前“三包”,自觉进行计量器具的校对检测,让诚信经营户成为农贸市场经营户心中的风向标和定星盘。

如今,市场里逐渐掀起了一场崇尚诚信经营、争当诚信经营户的文明风潮。

城发三号桥市场负责人程伟也表示,市场通过制定服务投诉、食品安全检测、诚信商户等一系列制度,约束经营行为,引导诚信文明经营。

“改造后的市场与以前相比,智慧型购物是一大特色。”商户陈安胜在温泉中心市场经营牛羊肉近10年。他告诉记者,市场统一采用了智能溯源电子秤,电子秤配有两屏,一面向商家,一面向顾客,屏上可以看到商家的健康证、经营许可资质等。

智能支付、交易溯源、农残检测、计量管理、价格监测……方威告诉记者,目前城区的农贸市场基本都实现了智慧化管理,不仅方便市民买菜,也方便菜场实时掌握“买菜大数据”,实现智能化、科学化的运营管理。

一个个焕新升级的农贸市场里,各种科技手段的加持,为市民带来舒心又便捷的买菜新体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农贸市场服务持续提升,让百姓‘菜篮子’拎出满满的幸福感。”方威表示。

观察员手记:

经历一场标准化改造之后,昔日老旧、脏污的市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亮整洁的台面、干净卫生的地面,还添上了智能电子秤、商户屏等现代化服务设施。菜价公示、农药残留检测、亮证经营、无障碍设施、垃圾分类处理、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新建停车场等等,各类软硬件改造升级,令人耳目一新。

一处处农贸市场蝶变新生,告别“脏乱差”“腥臭湿”,升级“高颜值”“烟火气”,智慧和便利将不断提升咸宁这座宜居之城的幸福指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苒宇 文明观察员 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