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春老胡同-通化路南胡同

李春昌

通化路始建于伪满初期,东起永吉胡同,西至人民大街。通化路位于吉林大路(今解放大路)以南,北有至善路,南有东光路(今曙光路)。东北沦陷之前这里属于长春城西南的五虎屯以南朱家大屯西南部,多为菜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新京”市街图,通化胡同】

通化路南胡同在在伪满时期为通化胡同,通化路南胡同以北有通化小胡同,以南为东光路(即今曙光路)。

实地查看通化路南胡同,路牌门牌均标注为“通化路南胡同”, 胡同内均为住宅楼,胡同两侧大树林立,楼房整齐,偶有商业门市。胡同西头与长春市中医院相对,胡同东头与名门花园相对。长春市中医院位置,在东北沦陷时期,是天主教堂吉林主教区设立的高级神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伪满时期的神学院,长春市中医院使用建筑,图源1 ↑】

通化路南胡同西侧临近平阳街位置,有一座较为著名的建筑,即平阳街46号楼是中国母亲和日本遗孤留给历史的纪念—长春中日友好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化路南胡同中日友好楼,2017年10月拍摄 ↑】

有资料显示,1945年日本战败后,大批日本归国侨民都集中在长春。那时的长春的火车站、交通要道,难民营外,以及垃圾站等处,到处都有被日本人抛弃的生病的、饥饿的以及奄奄一息的日本人,多数是妇女儿童,据曹保明著作《中国母亲》一书介绍,日本人把13岁以上的女人称为残留妇人,13岁以下的称为残留孤儿。据统计日方约有3500余名战争孤儿被日本人无情地抛弃在中国土地上,而长春最多,最普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保明著作《中国母亲》书影,记录了中国母亲收养日本孤儿的故事 ↑】

长春有许多这样的母亲,当时她们在那样的日子里走上街头,在壕沟里,在垃圾堆里,在水坑中,在破筐和包袱里抱回一个个日本孤儿,她们把自己的奶头伸进这些小生命的嘴里,去救她们。在长春,一场救助因战争,因战败而遭受磨难甚至生命危险的这些幼小生命的运动,无声地展开并持续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曙光街道办事处图,通化路南胡同,图源2 ↑】

面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十四年的侵略奴役所遭受的深重灾难,中国母亲展现出了博大胸怀与慈爱之心,一大批中国母亲收养了日本孤儿,她们省出牙缝里的粮食,费尽心血抚养侵略者的孤儿,在抚养几十年后,又强忍离别之苦,把他们送回国,这就是中国母亲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友好楼局部 ↑】

一位名叫笠贯尚章的日本老人得知了中国养父母的故事,被他们的情怀深深感动,笠贯尚章回国募捐了8000万日元,长春市政府负责土地、拆迁、煤气等配套工作,1990年9月,落成后的三层小楼被命名为“中日友好楼”。29户住房困难的中国养父母,带着他们的家属搬了进来。

每次路过这里,都会想起这些往事,默默地向那些无私的中国母亲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网络地图,通化路南胡同与中日友好楼 ↑】

图源1:宽城子微信公号;图源2:《长春市南关区地名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