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精细治理,让城市焕新颜。北京将用三年时间按照精品、优美、达标街巷标准,完成5393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让街巷好看,让庭院更美,让城市更加宜居。

从“面”向“里”,精细治理延伸到居民院落。北京已经连续开展了两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今年起,为期三年的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再启动,《深入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三年(2023-2025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三年行动将以打造高品质的现代生活空间为目标,与城市更新紧密衔接,将治理向居民院落和小区延伸,打造一批“美丽庭院”。背街小巷将成为首都城市治理的亮点、文脉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

精细治理,打造“精品街巷”。新三年行动方案中,首次提出打造“精品街巷”,要做到“历史文化有传承、绿化美化有品质、生活休闲有空间、便民服务有配套”。“四有”标准是对精品街巷的“定义”,也是必须达到的要求。精品街巷,必须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街巷,也一定必须是经得起市民检验的街巷,因为街巷最终要为市民服务,要成为市民生活的载体。对于街巷来说,要成为“精品”,既要保持北京建筑传统风貌,又要营造清新、雅致、怡人的小环境;既要有市民生活休闲空间,又要有配套便民服务。

众人拾柴火焰高。精细治理本身就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众人参与治理人居环境才会变得越来越好。北京推出“我家街巷最好看”活动,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为扮美家园出力。在继续推选十大“最美街巷”的基础上,将首次进行“最美庭院”评选,展示精细化治理延伸进院的改造成果。不管是评选活动,还是环境整治,城市精细治理需要大家行动起来,建设最美街巷,打造最美庭院,让最美成为日常,让最美成为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