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过去三年已经是最困难的时期了,进入2023年一切都是美好的开始,经济出现明显好转势头。老百姓对未来的期望值逐渐提高,楼市也开始出现回暖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3月21日,《中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51个月来全国100个城市库存规模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其中,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新房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3.2、17.9和21.5个月。

楼市库存终于有所降低,这对房地产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个人认为不能高兴的太早,因为另外两组数据给我们透露了不好的信号。

1、开发商不愿意拿地了,开发和销售规模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

众所周知,开发商要想不断的扩大规模,让公司未来有事情可做,就必须不断的拿地。毕竟作为盖房子的企业,没有土地就等于是没有厨师没有原材料,那么任何好吃的菜肴都做不出来。

数据告诉我们,开发商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在存活和未来面前他们只能选择前者。根据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627亿元,同比下降29%,继续大跳水。

有内行人士分析,今年1-2月份的土地市场比去年全年的情况还要差,2022年全年卖地收入降幅是23.2%。

至于开发商不愿意拿地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归结两个字就是“没钱”!购房者的买房意愿上不去,开发商没有资金回笼,自然也就没有钱去继续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较1月份的2231亿元下滑了61.3%。

说明愿意贷款买房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其次,开发商的销售规模也是疯狂缩水。

根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销售额超千亿房企1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超百亿房企10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1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46888.9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30049.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5.6%和49.9%。

这数据可以说是直接腰斩啊。

2、住建部对房价走势已经定调,房价再难出现大幅度变化

住建部说,自己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充满信心,但是这有几个前提:“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定位的企稳回升”,是“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的企稳回升”,是“防止市场大起大落的企稳回升”。

房住不炒是不会变的,即便楼市不断下滑,依然要坚持住这个底线。进入2023年以来,不少楼市利好消息放出,各大媒体也开始为楼市回暖造势。这让很多不明所以的购房者认为楼市拐点即将到来,抄底买房的时机就要到了。

其实,根据3月份市场的表现,我们发现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火热。当去年三年挤压的那波购房需求在1-2月份释放完之后,楼市就又回归它的本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我看来,短期内房价不会有较大变化,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消费不振,居民收入没有较大起色,对未来依然没有太大信心,买房的意愿就很难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刚需这段时间不能乱买房了,虽然自住为主,但也不能让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贬值,所以买好房,注重品质、物业、地段、配套,确保增值保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