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最恐怖的地方莫过于ICU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严加探视到物理阻隔,3道防护门重重“把守”,医护人员神色匆忙、步履不停地监测设备、观察体征,用力从死神手里面“抢人头”,家属为了照顾方便直接在病房外“安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众多病房,ICU是最能给病危患者救治希望的地方。但面对动辄十万百万的治疗费,不少家庭望而却步,宁肯捂紧口袋里的钱,也不愿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根到底,ICU里是在救治病人,还是“捞钱工具”?那里为啥这么烧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18天ICU,花掉113万,人还是走了!

赵强68岁的母亲,在某天清晨晾衣服时,突发脑溢血晕倒。儿子赶紧叫救护车送进了当地某三甲医院ICU,大夫立即上了呼吸机、营养液,以及各种昂贵的治疗仪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收费处划掉一大笔钱后,赵强知道肯定还不够。几年前送父亲进ICU抢救,不到两周砸了50万。这次他顾不上担心害怕,转头回家去取钱了。

跟媳妇商量后,他们把银行还不到期的定期存款取了出来,随时备用。主治大夫告诉他,病人由于20多年宫颈癌病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就算花了几十万,也不能保证人能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一旁认真听的赵强,早已经红了眼眶,他哽咽了一下,控制住情绪,跟医生说,“救!多少钱都救!不能没有妈

医生早已见惯了这种酸场景,还是忍不住唏嘘,却又无奈,他只能用上所有方案,尽可能把病人救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了将近18天,赵强已经砸进去113万,付钱时当然心疼,那是他和媳妇准备买新房子的首付但在救妈妈的命面前,钱根本不算什么。

然而母亲的生命体征一直不乐观,加上此前的基础病史。3星期后,母亲在层层把守的重症监护室内,失去了最后的呼吸,身体渐渐变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病房,赵强再也绷不住内心的悲痛,崩溃大哭。他没了妈妈,也没了攒了十几年的积蓄,失去了所有活下去的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是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ICU,为什么非要收价这么高?既然有医保报销,便宜一些不行吗?还是因为这背后,暗藏巨额利润?

ICU为啥那么烧钱?收费合理吗?

其实,ICU作为综合性医院的核心科室,承担了所有危重症病人的紧急救治功能。诸多客观因素相作用,才把治疗费拱到了“天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ICU产生的费用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高昂的设备使用费。

那些围绕在病床前、各种密密麻麻的治疗仪器,凭借强大的医用功能,可以让病情急转直下的病人建立一套体外支持系统,脱离危险。其中最贵的要数“病房三巨头”:血滤机、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滤机相当于体外肾脏,呼吸机能为病人提供充足氧气,ECMO则能代替心肺功能,直接建立一个体外心肺循环,来进行危重症抢救。

这些生命支撑设备昂贵且必须使用,比如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生理指标必须24小时连续监测,一旦指标突然恶化,就能及时抢救。有的治疗设备按小时来收费,但必须长时间保持运转,也让费用单迅速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人工心肺机”ECMO来说,一台普通机器的耗材和造价成本就相当高,且每次开机使用后,机器内与患者血液接触过的零部件需要全部更换。因此仅仅一次ECMO的使用费就可能高达2万—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危重症病人,往往需要多项治疗设备同时全开,比如呼吸机、输液泵、CRT以及心电监护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被充分监测。正是这些看起来可怕骇人的治疗设备,才构筑起把病危患者救回来的防护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治疗仪器,ICU里时刻不停歇的医护人员带来的人力成本,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不同于一般病房,ICU里住的病人病情一般更复杂、整体恶化更加严重,甚至恶性肿瘤又导致多种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种复杂棘手的情况,医院往往派经验更丰富、治疗水平更强的医护人员进入ICU。每一间ICU都至少要1名医生和3名护理人员,24小时轮转劳动强度之大也不是普通病房所能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设备和人力,危重症病人离不开的还有有效药品。在重症病房内,病人由于病情急转直下、救治希望渺茫,往往需要服用更加对症有效的进口药物。

同等条件下,一旦使用进口药物,价格就可能翻到数十倍,甚至许多药物还不能在医院报销。比如一些激素、抗干扰药物,以及一针五六百的免疫球蛋白尚未纳入医保,只能自费。加上ICU里频繁的化验拍片等费用,都让普通家庭背上了沉重包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我们弄懂了ICU里为啥收费这么昂贵,一时也可能很难接受一天上万的医药费。毕竟大部分普通家庭根本承担不起。而且就算咬咬牙把病人送进了ICU,他们也担心会落得人财两空,事实真的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ICU,大概率会人财两空吗?

在众多科室中,ICU平均出现的患者死亡率确实更高,这主要还是因为患者本身疾病恶化程度较高所决定的,许多病人在做手术途中,就失去了生命指征,这确实是令人惋惜的事。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把病人送进ICU救治,就一定把花出去的钱打了水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某三甲医院ICU近3年的治疗统计,有61.2%的患者,在ICU的加强治疗下,病情得以趋于稳定,随后转出到普通病房。只有7.1%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突然恶化,在手术台上被宣告死亡。剩下31.7%由于客观因素,家属单方面选择结束ICU抢救治疗,转入普通病房或转到其他医院继续救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ICU是医院里最靠近死亡的空间,也是最容易激化医患矛盾的地方。亲人病危,救治希望渺茫,家属原本就花费了不少医疗费,甚至有的卖房卖车借外债,掏出全家的积蓄来创造条件,让亲人继续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国家公共单位的医院,怎么可能在这里挖掘所谓的商机,像宰客一样在患者家庭身上肆意敛财呢?医院终究还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只不过很多时候,家属救人心切,患者病情过重,加上随之产生的高昂治疗费,就更加容易引爆家属本就扛不住的压力。

在患者被宣告抢救无效时,一瞬间爆发,进而把所有矛盾对准了刚刚还在救治的医护人员。医闹、医患纠纷才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未来我们国家能医疗保障上的举措更进一步,把ICU更多的治疗费用纳进医保,让普通老百姓家庭,面对重症抢救室才不至于望而生畏、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