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街小巷中有不少茶楼,这些茶楼看起来冷冷清清,压根没几位顾客,但你就是能看到他们在这个位置屹立不倒。很多人始终不明白,这些茶楼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呢?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案例,茶楼老板利用“一个茶壶”,就吸引了众多顾客上门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案例背景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案例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广州的老板,老板姓彭,卖雨衣的。彭老板其实不是广州本地人,只不过在广州做了二十几年的生意,早就把户口迁到广州去了,成为了一名“广佬”。彭老板自己有个雨衣厂,生意不说做得很大,但一年也有几百来万的收入。前几年彭老板老家有朋友想要开茶楼,彭老板就入了股份,当了二老板。一是为了开发副业;二也是为了给朋友卖个面子,毕竟做生意有风险,多人入股的话,每个人所承担的风险也会更小。

但是老话说得好,最好不要和朋友一起合伙做生意。生意做得好时,大家会对各自的利润占比产生不满;生意做得不好时,又容易产生纠纷。当初开这家茶楼的时候,其实投入就不小,毕竟开在商业区,租金什么的都非常贵。但是这片商业区里面的茶楼就有好几家,彭老板他们开的茶楼没什么竞争力,生意自然就不好。

茶楼没赚到钱不说,还亏了,大老板就产生了退却的心思,打算出手转让、及时止损,但是彭老板不同意,就索性出资把大老板的股份买了过来。彭老板成为了茶楼唯一的股东之后,开始对茶楼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首当其冲被改造的就是茶楼的经营模式,之前的经营方法太过老旧,毫无吸引力。经过彭老板的改造之后,茶楼的生意明显好了很多,彭老板再乘胜追击,一举就把茶楼经营成了那片商业区的“南波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方案介绍

其实彭老板就改了茶楼经营模式的三个地方:

首先是顾客精准的问题;

一家店肯定有它的受众群体,大多数分为低端客户、中端客户和高端客户。低端客户数量多,但是消费力更低,并且通过低端客户介绍带来的客户,也都是低端客户。高端客户数量虽然少,但是他们只注重品质,并不会太过在意价钱,这类顾客的消费力很高。所以彭老板就把茶楼的客户群体定位在了中端客户和高端客户之间。

其次是流量的问题;

一家店如果没有流量,那么你产品再好、口才再优秀,那也白搭,没有顾客谁来买你的东西。所以如何吸引顾客上门,这是彭老板重点解决的问题。

最后是促进顾客消费的问题。

空有顾客上门没有用,毕竟顾客不来消费或者消费额度不高的话,那么老板也是赚不到钱的。把顾客吸引上门之后,肯定要想方设法地去促进顾客消费。既然彭老板的客户群体是中端客户和高端客户,那么彭老板就可以从这类客户的喜好去下手。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下面来看一下彭老板是怎么赚钱的。

【3】盈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