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管闲事

前言

教育,是关乎未来的大事情。

众人皆知,一个孩子的教育成长应该切合自己的兴趣、性格;切合社会市场的要求;切合社会正确价值观导向,等等。可我国逐年形成了应试教育在中学阶段给予了学生可选择的知识系统,再迈过高考这一关的时候,突然人生需要做专业选择,就是你需要学什么专业。而这样的专业大多数要跟未来你的工作有着密切关联。一个专业就是一个脾气,选对专业就是选对未来。专业成为大学生第一个成长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很多学生因为家庭缺乏学识和认知储备,在高考关键的时刻,专业填报轻信网络或者他人,不能给即将开启青春人生的高考生以正确合理的专业选择,往往这种情况错失了孩子对人生选择的第一步棋。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东问西搜都无法帮助决策,最后只能落在学生自己的肩上,选一个和朋友一样的专业,是很多学生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业的选择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看来,那只是人生刚刚的开始。我们的社会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种乱象。就是招聘岗位的需求和大学生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极低,很多大学生毕业的时候,直呼“毕业就是失业”“大学学废了”这样的调侃之言。

社会招聘岗位和大学生专业匹配度低

而今,社会快速发展,新兴的行业持续增长,不论是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电商、团购还是芯片、造车、算法、二次元。行业的新兴让社会生活愈加繁荣。但大学教育是相对滞后的,这在世界上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大学实践的市场化。但目前来看,对于专业市场化的普及来说,是一个无法翻越的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汉语言专业,毕业后大多以考公务员、教师为主,从事汉语言相关的人少之又少,可汉语言专业却是各大高校挂到榜上的王牌专业。这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社会岗位基本上可以分为,市场和运营,市场就是销售、营销、广告、设计、策划等;运营就是行政、人事、软件、产品、物流、采购等等。这些岗位听起来想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需要打很多的“擦边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才能合理的就业?

对于很多没有考研和考公务员的毕业学生而言,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合理就业是个很头疼的问题。编者认为,这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认知;一个是兴趣。认知就是你需要先明白社会上众多岗位的系统结构是如何的,薪资构成是如何的,这种情况需要多方位尝试,毕业之后选择五六家公司不同的岗位进行历练是必要的。这会预先增长你的统筹认知能力,或者有亲友能帮助你直接了解到社会工作的底层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就是兴趣,这跟自己的性格有关,有的人天生就是社牛,脑子活,天生就是做市场的;有的人比较严谨,细心,比较适合运营方面的工作。具体在某个领域,这跟个人的取舍也有一定关系,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喜欢去旅游行业、自媒体行业,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在有增长的行业内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是自己比较适合的选择。很多人一开始毕业就冲着某个岗位赚钱多,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有些钱赚下了并不一定你能花得上,到最后少了经验重新开始更是一件痛苦的事。

今日话题:一毕业就去做赚钱的行业,正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