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城管再被热议,“创文”又在无奈中给三亚城管当了一次“背锅侠”。
3月20日发生的事情,在2天后的3月22日被炒了个火热,比被推上热搜的热得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网传的视频很辣眼,一位在诊所输液的大叔,眼瞅着三亚城管要把自己的电动车拖走。急得手举着输液的吊瓶跑到诊所外面,想劝阻住正采取行动的城管队员。
只是三亚城管,并不想听大叔的任何解释,也不想给大叔任何解释,既没有在意大叔正在生病输液的现实,更没有考虑生病输液的大叔如果因此急火攻心,会不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让人难以意料的意外。
面对输液大叔的劝阻,欲拖走大叔电动车的三亚城管队员,满是威严地对输液大叔高喊:让开!让开!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
也正是因为三亚城管这种完全没有告知,只管行动,没有丝毫警示劝阻,只是单纯想抄没就抄没的做法,所以才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舆论发酵后,有吃瓜的网友就此评论嘲讽三亚城管说:文明的意义就是街上没人,商铺关门。
只是想想,如果真的如网友所说,三亚的街上被三亚城管管的没人了,三亚的商铺被三亚城管管的关门了。那三亚的街面上,“乱”倒是“不乱”了,但三亚这种如此流于形式的所谓“文明城市”,表面上虽然显得特别贴近“文明城市”的光鲜,但实质上于三亚和三亚的老百姓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文明一词的释义中,文明乃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
作为词语,文明最早出自《易经》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一说。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文明指的是社会进步的状态,与“野蛮”应该是相对立的。
可是看看现实中,本想着为三亚的“创文”努力的三亚城管,在针对具体的执法对象时,不仅没有让人看到“进步的状态”,带给人们的感受倒是跟“野蛮”很贴边。
今年2月13日,冲上热搜的三亚吉阳城管不打招呼,一上去就直接轰走在自家店门外学习的孩子,抄没了孩子学习的课桌,有点野蛮。
刚刚被曝光的3月20日,自认为铁面无私的三亚城管,没有任何招呼上去就直接抄没想拖走输液大叔的电动车,呈现给观者的也具是野蛮,与文明丝毫不沾。
更早前的2013年5月8日,人民网曾发文说,网上有曝出“三亚城管暴力执法”的视频。视频中,有三名穿着城管制服的执法人员对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拉拉扯扯,其中一名未穿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还从后方对该男子施展了“锁喉功”。暴力执法,对执法对象施展“锁喉功”,谁敢说那不是野蛮?
2015年12月4日,三亚城管野蛮剪锁没收了在三亚海滨畅游的65岁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记者站站长毕国昌的自行车和衣服,致使毕国昌只穿着内裤在三亚的大街上步行4个小时才回到家中,开始发文吐槽三亚城管,开启他与三亚城管之间的“舆论大战”。“厅官被城管欺负到只剩裤衩”成了当时舆论大战的关键词。
如果说,三亚搞“创文”不是错也没有错的话,那错就错在,即使是为了“创文”,三亚城管也没有任何理由我行我素地任意“出拳”,野蛮执法。“创文”的意义,不是也绝不该是“街上没人,商铺关门”!
#海南三亚城管扣押孩子的小方桌##三亚城管登门道歉##三亚城管最新消息##官方通报三亚城管收走孩子写作业桌子##海南城管抓老百姓被拦截##海南城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