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曾说中国离不开美国,但事实证明他们小瞧了中国,也高看了自己,这逼的耶伦只能够不断地向中国释放善意寻求帮助。
美国前任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如果美国失败了,中国也不会好过。意思就是说中国对美国有“巨大依赖”,所以中国“离不开”美国。这句话在过去让无数美国政治精英深信不疑,也是在这句话的影响之下,美国两届政府都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和科技战,他们就是想要试试基辛格说的到底靠不靠谱。
可事实证明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政策是失败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对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最终反而推高了美国通胀,因为他小看了美国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性。
而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则让中国把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了本国科技发展中,这反而让中国减少了对美国科技产品的依赖。中国在面对美国打压时展现出来的韧性让他们的政治精英深感意外,就连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也只能无奈地说:“其实是美国更需要中国。所以美国是时候承认现实了,对中国的需求一直在扩大。”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为了解决过高的通胀,美联储开始疯狂加息,这确实推动了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帮助政府压低了通胀,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美联储的行动让大量投资者不愿意继续进行资本投资,反而更愿意把钱放到美国银行储存。这减少了货币流动性,也让很多企业出现了资金流问题,所以他们只能够去银行取出存款,但这又造成了挤兑风潮。
挤兑风潮对一直用激进投资来挣钱的美国金融业带来了毁灭性影响,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就是因为在短期内出现了大量储户取钱的事情而先后爆雷。而他们的爆雷又直接影响到了资本信心市场的稳定,这就导致新一轮经济危机随时都会爆发。
所以摆在美联储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加息推动全球资金回流,这样可以让美联储手中掌握有更多流动资金来稳定金融市场,但是这也会造成更大规模的挤兑风潮。
美联储的第2个选择则是减息,减息会让资金重新流回市场,那么那些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们也不会继续去银行取钱,美国金融业就会恢复稳定。但减息又会造成之前通过加息抑制下去的通胀一飞冲天,美国经济还是会遭受冲击,所以现在美国几乎已经陷入了死胡同。
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以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终还是决定“冒死”加息25个基点,现在美国储蓄利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75%~5%,这在美国历史上都是相当罕见的数据,而这也预示着新一轮的挤兑风潮就在眼前了。这逼得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只能够频繁向中国释放求助信号,因为靠美国各个财政部门相互协作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已经没有希望了。
现在美国最需要中国提供的两个帮助一个是加持美债,另一个则是向美国出口大量廉价产品。因为中国本身就是美国的最主要债权持有国以及商品供应国之一,所以中国加持美债就可以对美元债权体系释放利好信号,让更多国际投资者跟随中国加持美债,这就能缓解债务危机。而大量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也可以帮助美国降低通胀,让美联储没有必要继续加息,这就能给美国经济续上一口气。
但对中国来说,有什么义务和必要性要帮助美国吗?虽然中美合作确实有利于世界,但无论是从基辛格所说话中,还是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度中,就可以看到那些美国的政治精英们依旧在用一种傲慢的态度对待中国。
而且,美国政府在近期又把14家中国实体列入到了实体清单中,同时美国政府还在推动芯片科技法案,在法案中明确写道只要接受了美国政府财政补贴的企业都不能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可以说,美国现在是一边继续在战略、经济等多个领域敌视打压中国,但又想要中国伸出援手帮他们渡过难关,可中国并不是冤大头,美国想要中国伸出援手,就需要放弃打压中国的战略。如果美国做不到这一点,一味的追求既要又要的利益,即使耶伦放出再多的求助信号也无济于事。至于对美国倒了中国也别想好过这样的伪命题,想看中国会不会好过,美国先让自己倒下再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