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林彪在中央的部署下对东北的国民党军发起夏秋冬季攻势,迅速将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和锦州这三个孤立的地区。除此之外,整个东北已经没有足够的战略攻击目标。

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从内战初期的3.1:1变成了1.3:1,加上地方保安团也不过55万人,完全依靠国民政府的空运补给维持,眼见着气数将尽林彪对目前的局势却毫不乐观。

毛主席和军委下令攻打锦州之后,林彪多次摇摆不定,找出各种借口,罕见地遭到了毛主席的批评,最终还是在参谋长刘亚楼的建议下制定了行动计划,坚定攻打锦州的信心。

锦州战役是辽沈战役中的一场决胜之战,东北野战军统帅林彪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

欢迎大家积极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可以长按点赞表示支持

沈阳是国民党东北“剿总”的大本营所在,附近共有三十多万的国军驻守。蒋介石也明白东北的重要性,卫立煌手下的好几个国军部队都全部装备了最新的美式军械,战力最强。

中央和林彪都不考虑率先攻打沈阳,只是林彪对首先攻打长春还是锦州产生了疑虑。

长春的守军由“副剿总”郑洞国率领,有10万多人的军队驻扎,人数最少、距离北满也最近。倘若长春首攻不顺,必将导致国军南逃,与沈阳、锦州的敌人汇合,增加东北全境解放的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洞国在长春

毛主席在冬季攻势结束之前已经提出,东北野战军的首战目标最好定为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地锦州。军委在电报中多次声明“攻取锦州是整个战局的关键”,“ 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的主动权”。所谓“关门打狗”,只要攻占了锦州,就相当于封锁了东北国民党军南下的大门。

林彪从3月开始考虑,却因四平之战的失败而顾虑重重。锦州距离太远,战线拉长之后的风险太大,一旦出现供应困难问题,极有可能功亏一匮。经过与罗荣桓、刘亚楼、高岗等人的反复上衣,林彪致电中央称打算从长春开始由北向南打。

即便与毛主席此前的意见不一致,他仍然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了东野的请示,同意他们先打长春。东北野战军5月份试探性地对长春进行了攻击,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反而损失了21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打长春

林彪仿若突然醒悟,意识到自己对大城市攻坚战的技术和战术准备不足,长春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战力情况都可能使东野付出较大的伤亡代价,最后也不一定能成功解放长春。

此时的东北已经解放了96%的土地和85%的人口,依赖空投困守长春的国军如同困兽,坚持不了很久,林彪便决定南下攻打锦州。

千里奔袭、远距离作战,锦州的范汉杰还有一个军部署在西侧的锦西,东野需要面对从沈阳和华北方面增援的敌军,面临着多个战场分兵的问题。

东北野战军要分出兵力围困长春、防御沈阳、阻击塔山,最后能够用来攻打锦州的部队人数只剩下25万人。林彪担心攻打锦州会落入去年打四平攻坚战一样遭遇敌人援兵压境的危机,申请华北野战军吸引傅作义的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沈战役期间兵力调动图

军委第二天就对华北野战军下达了在平绥铁路沿线发起攻势、策应东北野战军决战行动的命令。但林彪仍不放心,接连发了两封电报表达自己的迟疑和顾虑,希望等华野彻底牵制住傅作义之后再行动。

林彪打仗一向讲究稳扎稳打,若没有七成把握断然不敢轻易出兵。然而攻打锦州已是箭在弦上的必要决定,以毛主席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锦州事关整个东北战局,林彪此时的这种瞻前顾后让毛主席有些生气,在复电中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批评。

毛主席的批评让林彪回避时机话题,又找借口到粮食、油料和天气上面,犹犹豫豫地始终不肯作出攻打锦州的准备,让毛主席又气又恼,改变以往尊重军事主官想法的作风,直接命令林彪一定要打锦州。

林彪只能尽快部署行动,将北宁铁路作为进攻锦州的重点,却从12个纵队中调出了7个纵队防备长春、沈阳和锦西的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

9月8日,毛主席在电报中指示林彪把主力放在锦州、山海关和唐山一线,不要去管长春和沈阳的敌人,才让林彪确定了主心骨,真正开始筹备攻打锦州。

林彪虽然选择听从毛主席和中央的意见,内心却没有攻打锦州的万全之策,甚至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从哈尔滨把大部队开到最南的锦州。这时候,参谋长刘亚楼提出了自己的分析部署,采用瞒天过海的方式偷偷向锦州运兵。

几十万大军南下的声势浩大,一旦被国民党看出东野的意图,锦州之战的难度必将直线上升。幸而此时的东野大军仍然重点包围在长春附近,前期攻打长春的宣传很到位,蒋介石方面都以为东野的目标是长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的建议就是利用双方的信息差秘密南下,一边扩大继续围攻长春的声势,一边暗度陈仓,把东野的主力偷偷运往锦州。但师部及以上的电台仍旧留在原地迷惑敌人的视听,部队行动途中也要灵活应变,一旦见到敌机侦察,迅速掉头向长春行进。

此时东北已经解放十之八九,铁路交通也掌握在东野手中,靠双腿行军的反而变成了敌军。林彪对刘亚楼的这个建议十分赞同,东野于1948年9月12日打响了辽沈战役,主力部队从9月21日开始秘密南下。

为了保密,行动计划全部由参谋长人员传递,杜绝电话、电报泄漏机密的可能。除了高级作战指挥员,底下的部队蒙头蒙脑地被装进火车里,声势浩大地向长春进军,晚上又被偷偷地拉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师的士兵被来来回回地在四平和长春之间运输,实际上并没有给长春增加一点儿兵力,但成功迷惑了国民党军,使其坚信东野即将在长春开战。

东北野战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沿着北宁线开拔,迅速包围了锦州。驻守锦州的“副剿总”范汉杰惊慌失措地向总部求救时,卫立煌接到的电报中仍然显示东野司令部的电台在哈尔滨一步未动。

东野指挥部留在双城是刘亚楼计策中的一环,也有林彪始终对攻打锦州心存疑虑的原因。直到10月1日,林彪和东野指挥部才在毛主席和刘亚楼的联合催促下乘火车南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野指挥部

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从锦西和沈阳两线分别调派了11个师的兵力对锦州进行紧急增援。傅作义直接指挥的四个师也将从葫芦岛登陆支援锦州,对东北野战军造成了更大的威胁。

如此大军压境,一向谨慎的林彪开始动摇,深感拿下锦州的把握不大,又一次动摇了战斗决心。林彪发电给军委申述攻打锦州的困难,希望转而攻打长春。

按照东野一贯的发电流程,罗荣桓和刘亚楼出于对林彪的尊重和三人多年来的密切合作,都是大致看一眼电文内容,便直接签名同意。因此这封特急电报发出去之后,刘、罗二人才反应过来,迅速赶到林彪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林彪、罗荣桓

罗荣桓严肃地对林彪的行为提出了不同意见,声明锦州的重要性和如今势在必行的局势限制。只是特急电报已经发到中央,宣布作废也再不来及。

来不及等军委回电,罗荣桓亲自起草第二封电报发给军委,要求毕其功于一役,坚持拿下锦州,并在电报中大致汇报了自己的战略想法。原本毛主席看到第一封电报后已经怒从心起,批评道

:“四五月间,长春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七月间,长春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如今锦州部署完毕,却又提出回师长春,我们认为很不妥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看到罗荣桓发来的第二封电报,毛主席才略感欣慰,在电报中回复他们“甚好,甚慰”。

除去防御沈阳、包围长春的部队,林彪命二兵团的程子华、黄克诚率领4纵和11纵共九万人在塔山阻击国民党东进兵团,另外三个纵队则在另一侧与国民党展开混战。东北国民党军虽属负隅顽抗,仍然拥有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的优势,给4纵和11纵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10月14日上午10点,东北野战军正式对锦州发起总攻。东野凭借炮火优势迅速打开敌人的城墙防线,仅用了31个小时就将这座扼守东北和华北沟通要塞的城池拿下,守城的范汉杰的10万人被全部歼灭。

锦州大捷的消息传到中央后,周总理立即起草了贺电,毛主席也致电称赞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的战术好,指挥得当。林彪不敢贸然居功,十分诚恳地说:“锦州我打得不好,是毛主席的伟大领导和精神指导了全军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

锦州解放后,配合西进兵团企图打通国军南下入关通道的廖耀湘成为东野的作战目标。刘亚楼再次建议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向锦西进发,明面上则宣称继续南下清扫北宁线,放松敌人警惕,与廖耀湘兵团展开大决战。

东野部队在黑山和大虎山附近将廖耀湘兵团包围,在激烈的白刃战中被敌人突围成功,撤向沈阳,在台安北部遭到了独立二师的拦截,一天之后又陷入了被合围的境地。东野部队按照刘亚楼的方法,在一团乱麻的敌我混战中实行大胆穿插,乱中作战,促使敌人溃不成军,官兵竞相逃跑。

辽西战役共歼灭国军10万余人,其中俘虏就有8万多人。这是对辽沈战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胜利,东北“剿总”卫立煌迅速把本溪、抚顺等地的部队都调入沈阳,也没能阻挡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合围的攻势,短短一天便结束战役,沈阳解放,辽沈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解放

林彪年少成名,几十年作战生涯中战功赫赫,经常出其不意地在大规模歼灭战中取胜,也时常因为个人小心谨慎的作风而贻误战机。幸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每一场战役都并非一人乾纲独断的决策,而是融汇众人智慧的综合考量,能够在主帅迟疑之际提出创建性的建议,保证革命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