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孩子得了急性肺炎,医生劝万桐书夫妇赶紧让孩子住院治疗。可是他们却坚持拒绝,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比孩子的生命还要重要?

1923年出生在湖北的万桐书,自小便酷爱音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他曾立下用音乐报国的志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3月,28岁的万桐书得到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去新疆整理抢救一套叫作十二木卡姆的音乐。

木卡姆艺术起源于新疆维吾尔族,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表达方式很独特,融合了歌舞和音乐,充分展现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十二木卡姆,它的规模最为庞大、结构也最为完整。

但它“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让这一历史艺术几近失传。那时,仅剩下1位叫吐尔迪.阿洪的民间老艺人,能完整演唱十二木卡姆。

万桐书干脆地答应了。但回家后,他还是征求了有“音乐才女”之称的妻子连晓梅的意见,妻子同样爽快地回答:你去哪,我去哪。

就这样,他们带着1岁多的女儿,几经辗转,去了新疆。

然而,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摆在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录音机。

演唱完整的“十二木卡姆”,需要近20个小时。没有录音机,就无法开展反复听唱记谱的工作。

好不容易从上海买来一台钢丝录音机,却因为电压不稳,导致录出的音质不好。

录制过程中,是不能中断的。为此,他们前后一共找来4个师傅,趁着换曲的间隙,轮流匀速摇动发电机才解决了电压不稳的问题。

木卡姆歌词大都为察合台文古典诗歌,而懂这种语言的人却极少。可老艺人吐尔迪.阿洪却只会唱,不会解释,不唱了还念不出词。

没办法,大家又帮忙找人来当翻译,边唱边录,边录边放,边放边念,边念边记,仅录音就持续了两个多月。

但录音仅仅是第一步,更难的,是记谱。

万桐书夫妻俩白天同样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供电时间也只有晚上8点到凌晨3点,两人常常是撂下饭碗就争分夺秒地开始记谱。

种种特殊情况,让他们特别珍惜每分每秒,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不带孩子住院,坚持要带回家的原因。

然而,这也成为夫妻俩一辈子的遗憾。

那天到家,给孩子喂完药,夫妻俩便又开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记谱的工作中。

停电后,也没听到孩子咳嗽,精疲力尽的夫妻俩觉得,应是药起了作用。第二天一早起来,才发现,仅仅3个月的男孩永远离开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痛哭过后,夫妻俩找来一个小木箱,把孩子安葬在一个小山坡上。当晚来电后,他们强忍着悲痛,继续开始记谱。

通常,为弄清一句曲谱,他们会反复放听几十遍。

可当时的钢丝录音机并不像现在这么科学,钢丝就像发丝那么细,容易断,更容易乱。

稍有不慎,钢丝乱成一团后,需要十分耐心地一点一点从头清理。很多时候,就只是清理这些钢丝,也得花个两三天。

这项艰辛枯燥的工作,万桐书夫妻俩整整做了5年。之后不久,工作组还专门找相关人员一起,将里面的察合台语也被翻译成现代的维吾尔语,这更利于它的传播。

1956年,为确认“十二木卡姆”歌词的准确性,万桐书夫妻俩与工作组一起,探访了近百位有名望的民间艺人,兜兜转转后,他终于放下心来,因为,还是吐尔迪.阿洪老人演唱得最为完整。

而此时,吐尔迪.阿洪老人已经去世,但他应该是没有遗憾了。

1960年,万桐书整理的《十二木卡姆》乐谱一经面世,便引发轰动。这本乐谱还被权威人士称为是东方音乐宝库的巨大财富。

痴迷音乐的万桐书,扎根边疆,只为抢救木卡姆。这一件事,一做就是70多年。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万桐书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在时间的淬炼下坚定,也在不懈的攀爬中沉淀。

2023年1月9日,99岁的万桐书先生在厦门去世。在他的墓碑前,一队从新疆赶来的艺术工作者,奏响了十二木卡姆之声,为老人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维吾尔族同胞中,他们常常感慨:没有万桐书,“十二木卡姆”就保存不下来。

如今,“木卡姆艺术”已蜚声全球,它也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投入到其中。

历经种种,正是有无数个如万桐书老先生那样的“匠人”,木卡姆艺术也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