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客/文 传说中的大洪水时代,大禹用双腿丈量中原大地的水系,悟出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方法,使得华夏文明得以顺利传承。

先秦,孔子带着门徒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治国理念,并在行程中逐步完善儒家思想,为之后两千多年的华夏历史注入了底色。

汉代,张骞,两度出使西域,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司马迁用“凿空”来称其行为,并在《史记·大宛列传》中保存了张骞出使行程中的见闻。

汉代,司马迁,年轻时几乎走遍了当时汉文化覆盖的所有地区,为我们留下了煌煌巨著《史记》,开一代史学先河。

晋代,法显禅师,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印度的中原僧人,玄奘法师之前的取经者。西行历时15年。其著作《佛国记》详细记录了一千五六百年前中亚、南亚的历史、地理和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北魏,郦道元,走遍了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唐代,玄奘法师,历史上最著名的取经者,小说《西游记》唐僧的原型。为求取真经,西行19年,途经110多个国家。所留下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及其弟子整理的回忆录《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成为印度历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最为重要的史料。

唐代,李白,一代诗仙。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留下的《蜀道难》、《行路难》等诗篇,堪称中国山水诗的巅峰之作。

宋代,丘处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高徒之一。以73岁高龄,行万里路,于1222年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与成吉思汗会见。留下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

元代,汪大渊,民间航海家。前后历时9年,最远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留下的《岛夷志略》一书,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明代,郑和,三宝太监。率领宝船队先后七下西洋,比较遗憾的是其本人及随行者所留下的文字记录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使得后人无法得窥下西洋的原因及历程。

明代,徐霞客,历史著名的大旅行家。历时三十多年,足迹遍及当时十四省。其著作《徐霞客游记》长达60余万字,对民俗和地方历史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述这些先贤的人生大概可以作为这句话的完美注解。这么做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标准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在纸张发明之前,读书不仅能涨见识还能锻炼身体,所谓“学富五车”,最起码得搬得动五车竹简;纸张发明之后,一本书的内容就能顶五车竹简,再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就变成了“汗牛充栋”(这个词本意是讥讽那些腐儒读书不解书中真意)。

在工业化革命之前,每次旅行都是一次生离,重逢才显得那么郑重,所以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个相隔千里的相遇都是一次奇迹,分别才显得那么悲伤,所以苏轼慨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于处在信息化时代的我们来说,古人那种很难实现的目标似乎唾手可得。古人对着明月幻想“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今人已“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古人慨叹“千里江陵一日还”,今人可以追着太阳不落地;古人“黄卷青灯”,珍惜每一次读书的机会,今人将整个图书馆都装进一个小小的芯片。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文明得以传承的力量根源,是一个人精神境界及物质生活得以跨越阶层的基础,也是每一个绵延千年家族的底蕴所在。可是,在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多领域取代人类的今天,社会上却前所未有的充斥着“读书无用论”。

我们大部分人嘴里喊着“要么让心灵在路上,要么让身体在路上”,身体却很实诚的躺在沙发上,刷着永远刷不完的手机,当刷到类似内容的小视频、小软文,心里被感动的无以复加,甚至泪流满面,却转瞬抛之脑后,依然故我。为什么会这样?

一是人与生俱来的惰性。懒惰被西方文明归结为七原罪之一,是我们终身需要警惕的对象。常言道“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在没有切肤之痛的情况下,普通人很难做出有意义的改变。比如说人们只有当身体出问题之后才明白健康的重要,才会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可是往往为时已晚。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无法消除的本性,就像动物只要吃饱喝足了就会趴着休息。

二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副产物。绝大部分人读书的乐趣被扼杀在孩童时代,各种考试让读书被彻底物化了,读书仿佛只为了获得某种资格或入场券。绝大部分人只是为了物质生活的进阶而读书,却忽略了读书更大的意义在我们的精神层面。当读书不能带来物质生活的进阶时,“读书无用论”自然随之而来,且升华到了“孔乙己的长衫”这样的文学高度。

三是社会分工细化带来的阶层固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很形象的阐释了社会分工细化后带来的阶层固化,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知识壁垒使得各行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向家族化靠拢。明朝甚至还制定了奇葩的世袭户籍制度,子随父籍,一旦被定性为某种户籍,则世代相传不得更改,所以才有中后期卫所官兵(军户)战斗力极低的现象。社会分工的细化导致每个人只需要掌握自己工作领域内的知识即可,一旦工作之后,很难有动力继续学习工作领域外的知识。

四是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需要。什么样的结构最稳定?初中几何老师告诉我们是三角形,也就是金字塔型。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起,社会结构一直在不断的演化,目前正固化在金字塔型。因为金字塔型需要稳固的底座支撑才能稳定,所以经过几十万年的自然演化,带着一些历史必然性的味道在内,决定了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必须充当着金字塔的基座,区别只在于充当基座人群生活水平的高低。现代西方学者提出纺锤形社会结构理论,其本质上还是一种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只不过最底层由贫民变成了中农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斯洛1943年用金字塔型阐释了他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他的理论,人类需求共有5层,从最下层开始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西方所谓的纺锤形社会结构只不过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后使得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次人群大大减少,一旦社会分配出现问题,这部分人群又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冒出。

这种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有没有可能继续进化?答案是一定会继续进化。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另一种形态的社会结构,这是一种扁平化社会结构,也是人类文明一直在追求的公平社会。有人会说历史上出现过这样的扁平化社会结构,比如原始部落时期。这两种扁平化社会结构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始部落时期所有人都处于马斯洛所说生理需求层次,而共产主义社会所有人都处于自我实现层次。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正缓慢从低层次的扁平化逐渐走向高层次的扁平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所有人都同时实现阶层跃升,当少部分人率先达到了自我实现层次,就必定会出现金字塔型社会结构。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极高的基础之上,所以只要人类不被自己的愚蠢所毁灭,努力发展下去,终有实现高层次扁平化社会结构的这一天。

当然了,以人类目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很难突破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不过,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让我看到了另一种走向扁平化社会结构的可能。当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人类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后,目前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可能会异化为一种双层扁平化社会结构,即5个需求层次只剩下生理需求层次和其上的某一层,假以时日,当生理需求层次人群彻底消失,也会形成类似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扁平化社会结构。只不过这种扁平化社会结构更像古罗马帝国共和时期的社会结构,当时的古罗马帝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罗马人,一种是外族人,所以短暂形成了建立在大量奴役外族人基础上的扁平化社会结构,而未来可能出现的扁平化社会结构正是建立在大量使用人工智能(一种变相的奴役)的基础之上。

古罗马帝国短暂的共和时期崩溃于罗马人的懒惰。当所有罗马人只因出身就可以享受奴隶服务之时,人类天性中的那些负面因素就会逐渐占据上风,比如西方语境中的七种原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和暴食),这其中懒惰是必定会发生的。当这些天性中的负面因素长期压制诸如勇敢、正义等正面因素,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罗马人的战斗力严重下降。而罗马帝国的共和时期是建立在罗马人超强的战斗力之上,战斗力高打赢掠夺战争,就有源源不断的奴隶用于维持这种畸形的扁平化社会,反之,一旦在掠夺战争中失败,失去大量奴隶的支撑,这种畸形的扁平化社会就会发生内乱直至崩溃。

因此,当我们不能克制天性中的负面因素之时,我们就不能实现马斯洛所说的需求层次的跃升。而当我们群体处于低水平需求层次时,即便通过某种取巧的手段实现了扁平化社会结构,也会因为天性中的负面因素让这种社会结构崩溃。现在,让我们先探讨下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自我实现到底是什么,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去思考如何达到自我实现这一层次。

在我看来,自我实现层次大概相当于古人所言“人生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认为立德最难达成,立功次之,立言则相对容易实现。托克维尔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认为立功不如立言,所以为我们留下了《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

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些先贤身上,会发现托克维尔的这个观点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历史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肯定不止这些先贤,为什么最终留下深刻历史烙印的是这些先贤?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先贤在立功的基础上更有立言(张骞、郑和得益于正史的记载)。只要文明始终传承,我们就不会忘记这些先贤所作出的贡献,而那些同时期的所谓立功者,绝大部分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说立言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

弄明白了立言是真正的自我实现,我们会发现读书和思考是让我们到达这一层次的最佳途径。当我们以立言为目标,读书就有了内驱力,不再被物质生活所绑架;读书让我们明辨是非,从而拥有克制天性中负面因素的能力;立言是不分职业的,所以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不会成为立言的障碍,反而越是细化的领域越容易出成绩;只有当我们所有人都到达需求层次的最高层,才能够实现社会结构的终极稳定。

最后,让我们回到标题,弄明白读书和旅行的关系。在我看来,读书是“知行合一”中的知,是前提;旅行则是“知行合一”中的行,是后置。如果说读书是实现需求层次跃升的燃料,旅行就是某种催化剂。比如说,当我们读人文历史类的书籍时,旅行就是最好的催化剂,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书的内容;当我们读与工作相关学科的专业书籍时,旅行就不能给我们提供帮助,此时最好的催化剂是工作。但归根结底,旅行和工作只是“知行合一”中的行,只有当我们开始读书了,才会有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那一天。

所以,让我们开始读书吧!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墨客】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