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作为两大文明的起源地,尼罗河对埃及的意义丝毫不亚于黄河对华夏的重要性。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类纵观平原地带的大河,往往也伴随有巨大的破坏力。例如不定期发生的洪涝灾害,甚至会造成河流本身大规模改道。

那么,历史上的尼罗河否有像黄河那样发生过猛烈的改道变迁?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夸张的说 古埃及和华夏这两种文明

就源于尼罗河与黄河的冲刷塑造

答:历史上的尼罗河当然有改道象,也确实对古埃及文明有过显著影响。但从未像黄河那般剧烈且频繁,这其中有自然因素差异,但还有相当部分源于人为操作!

首先,尽管两条大河都有非常古老的地理起源,但真正成型却是在上一次冰河期过后。只不过尼罗河在被大自然塑造出来的过程中,具有更多变数和复杂性,与黄河的“相对轻松”有着明显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及和苏丹境内的尼罗河 来自两条主支流的汇合

比如在许多学者看来,当代尼罗河实际上是由两条原本独立的水系拼接而成。在此之前,位于下埃及的沿海三角洲地带,因第四纪冰川带来的干旱而属于中小型独立溪流。与之相对的上埃及尼罗河谷,则是一个类似湖泊的内循环水统,并且有来自南方内陆的水源做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冰河时代至今 非洲有过一个非常湿润的中间期

一直至12000年前的全球气候转暖,造成大量冰川溶解为滚滚洪流,才因水量保障而向外界扩张。特别是在绿荫遍布撒哈拉沙漠的非洲湿润期,上述河流都有过明显的季节性暴涨,与地处更南方的刚果湖、乍得湖一样非常泛滥。而且受整体的位置高低差影响,彻底从内陆湖泊演变为向北方地中海沿海倾斜的汹涌河流。这边是古尼罗河的第一次重大改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罗河最初主要向西流经利比亚 由昔兰尼加半岛入海

因而冲刷出大片黑土地 滋养过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文明

只不过目前的地理考古研究显示,刚刚成型的尼罗河依然不是走三角洲位置入海。其主干道会在中下游处突然向西偏转,从瓦迪-马卡尔径直流向利比亚境内的瓦迪-哈米姆,最后从昔兰尼加半岛灌入锡德拉湾。时至今日,这条庞大古河道还为埃及留下了加龙湖与大片绿洲。至于古人在利比亚沿海发现的肥沃黑土地,也是由这段上古历程所留下的农业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罗河改道前的西进转折 至今都有大片绿洲和加龙湖

此后,随着非洲湿润期的结束,由融化冰川速成的大型内陆水系纷纷开启稳步缩推模式。受此影响,古尼罗河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改道,不再有能力继续横穿利比亚沙漠。先前一直为其提供补水的下游通道,则被转化为更近的入海口,从而演变为今人所熟知的三角洲模样。这个基本框架也得以留存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尼罗河的发源地 维多利亚湖区

即便如此,尼罗河上游的基本结构还是没遭受到根本性变动。其中,发源自维多利亚湖的重要支流白尼罗河,每年都能为下游提供约51%流量。余下的49%水量,由源于东非高原的青尼罗河提供。双方会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汇合,向着地势更为低洼的尼罗河谷俯冲而下。这就让整个尼罗河虽能以6758公里的全长度傲视全球,最后却只能获得相对很少的水分,只相当于南方刚果河的5%。而且流动速率很快,不容易让携带来的泥沙轻松淤积。特别在中游位置,另有古代大洪水冲刷出来的峡谷地形,进一步增加了上述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尼罗河的发源地 塔纳湖区

看到这里,相信眼尖的读者已经能够理解,尼罗河很难轻易发生改道的原因:

1 漫长的上流河道+地势落差,让水流速度极快。

2 两大水源输送地的环境非常原始,在现代科技降临前不容易遭大规模认为破坏,也就难以朝下游方向推送巨量的泥沙等沉积物。

3 中游位置上的河谷结构,源于冰川期结束造成的洪流地形,完全可以承载后来的较小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罗河中游的峡谷地形 让水流不容易随便改道

当然,这倒不是说尼罗河在进入文明时代后就没有发生改道,只不过这类变迁往往出现于绝对的下游位置。譬如根据考古发掘,今日的吉萨大金字塔群在建造时就位于尼罗河边。所以,古代工匠用船运输巨型石块,甚至利用某些简单的浮力装置进行位置抬升,而不必靠单纯人力进行低效操作。但今日的遗迹附近早就彻底干涸为沙漠,显然是由于尼罗河发生了关键性改道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萨金字塔群 就坐落于古代的尼罗河边而现在却是远离

与之相似的情况,还有发生在三角洲东部地区。因为根据古籍记载,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曾在那里的某条支流边,修建自己精心设计的都城--派拉美西斯(意为 拉美西斯之家)。但当20世纪的考古学家发现其遗迹,又因为周边没有河道而迟迟不敢妄下定论。后来是依托卫星照片和气候考古学发展,才明白不是前人张冠李戴,而是尼罗河的支流早已发生移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美西斯二世的都城 曾有三角洲最东部的支流经过

事实上,进一步的考证还发现,整片三角洲区域到2000年前还有至少7条支流。后来因为泥沙淤积、农业灌溉和防洪工程建设,逐步退化为只剩下2条。显然,这个过程就是历史上的第三或第四次主要改道。而且人为因素的占比很高,已完全胜过了自然塑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斯旺大坝与纳赛尔湖的建立

暂时杜绝了尼罗河的改道可能

20世纪60-70年代,埃及人为改善下游洪水泛滥、上游通航困难等问题,力排众议的修建阿斯旺水坝。同时,为满足储水刚需而形成纳赛尔湖。原本随洪流冲向下游的营养沉积物也一并遭阻拦,对两岸的土地肥力和渔业捕捞都造成不小困扰。但至少在短期内,尼罗河已再无发生改道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的主干道段落分布就与尼罗河有很大区别

相比之下,黄河在自然禀赋和人文领域都有着诸多不同。当代学者普遍认定,其主河道的形状在7000年前就已确定,却在中下游位置有大量非常不利于走向固定的黄土结构。虽然也有类似东非高原至北非平原的落差俯冲效应,但可供更换河道的区域面积十分硕大。不仅在是通常吸引眼球的河南、山东段,也包括更偏中上游的河套与关中这两大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的充沛水量也伴随着巨量泥沙

正因如此,黄河每年所能携带的泥沙重量远高于同类水系,对超过一半以上的流域面积形成压力。试想一下,如果尼罗河中游没有冰川时代留下的巨大谷地结构,三角洲的面积又扩大10-20倍。那么,剧烈的改道记录肯定比我们现在知道的要多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上游所在的巴颜喀拉山

因自身环境而无法提供那种非洲内陆式的禀赋

另一方面,黄河的上游源头生态远不如尼罗河要丰富。从属于大昆仑山脉的巴颜喀拉山,因海拔太高、气温太低,无法提供类似于维多利亚湖区的优质环境。随后便向东转入黄土高坡,早早为各种人类活动所影响,加剧流量中的泥沙含量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无论是南侧的关中盆地,还是北面的河套平原,都经历过数次超越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其结果就是水土流失,并在日益转冷的气候变局中形成荒漠化现状。于是,汉魏的长安要避开秦国咸阳打造,而后又逼着隋唐人的新城重新选址。至于汉武帝事情的河套大规模开发,以及后来赫连勃勃大王的胡夏京畿,都会在短暂辉煌后陷于长期困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本就容易聚泥沙

又因2000年里不断过度开发而情况加剧

最后,黄河下游地区同样面临历代的过度开发与破坏。早在西周时代,就已经因大量封建的领地开拓而出现过入海口位移。等到大搞生产强军政策的战国时代开启,更容易因不计后果的透支性建设或军事破坏而出现改道。无论后梁将领李少钦的护驾水,还是北宋将军杜充的阻挡金兵大计,都制造出骇人听闻的洪灾祸患。另有明末围攻开封的闯王农民军,以及效仿太平天国叛乱的捻军势力,为黄河灾难史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直至20世纪30年代,还有走投无路的国民党人到花园口炸毁堤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事件 不过是某种历史习惯的延续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让黄河在公元前595-公元1946年间发生过26次明显改道和9次严重改道。其出海口范围波动极大,向北可达今日的天津,向南又强势冲刷过现在的苏北盐城。而且每次灾难发生的时间间隔很短,完全不是仅有支流变迁的尼罗河所能比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动态图

最后,我们不妨看看两条大河的泛滥,分别对各自文明造成的感官冲击。诚然,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大禹治水的创世佳话,却至今都保有对所谓黄泛区的心有余悸。反观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100年就有过一首漫长的《尼罗河赞歌》。在这里,我们不妨截取其中的末尾片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埃及草砂纸上的《尼罗河赞歌》

人们像众神的轮回一样尊崇他,他们害怕创造热量的人,

甚至害怕让他的儿子成为宇宙之主以给埃及带来繁荣的人。

来吧(和)繁荣!

来吧(和)繁荣!

尼罗河啊,来吧(和)繁荣!

啊,你使人靠他的羊群生活,让他的羊群靠他的果园生活!

来(和)繁荣,来吧,

尼罗河,来(和)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