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代征服而言,总是要不断的总结前一代政权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改革永远是在路上的。

公元268年,晋国的皇帝司马炎命令贾充,裴凯等人修改礼仪、法律、官制等条例。其中命令当时的河南尹杜预给出一个官吏的考核方案。杜预针对其总结的前面朝代的官吏考核的问题,向司马炎提出了若干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杜预的建议司马炎没有听从,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杜预的建议,仍然有很多现实意义,尤其是揭示了关于管理细化必定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杜预的上疏,同时来谈一谈为什么说杜预的建议现在仍然有现实意义。

01

资治通鉴》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在谈杜预上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司马炎会让杜预来提官吏的考核方案。

首先杜预是根正苗红的大家族出身,他出身关中士族京兆杜氏,杜氏是一个超级大族,从秦朝就开始当官了,在汉代到过三公这个级别,之后断断续续、起起伏伏将近八百年的历史就没断过。这样的一个大家族,在当时的贵族圈子里多年的通婚,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其在汉代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在古代皇权不下乡的时代,基层的治理实际上都是靠这些大家族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会拉拢这些大家族,给他们高官厚禄,实际上就是换取这些家族对于自己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些家族的支持,或者这些家族转过来去支持自己的竞争对手比如自己的兄弟等,那么皇帝本身也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杜预的祖父杜畿当年就得到了曹操的拉拢和重用,在文章中,我们就聊到过杜畿是如何凭借单人匹马进入河东,又打败了卫氏和范氏的联合绞杀的。而正是杜畿替曹操拿下了河东郡,才让曹操可以依靠河东郡北征乌桓,西讨马腾,也正是因为有了河东郡的稳定的大后方,才有了曹操有底气在南方与孙权刘表的对决。所以杜家对于曹氏家族是有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杜预的父亲后来却卷入了朝廷纷争,并且因为与朝堂上官员不合而遭到构陷,最终被免官为平民。

但杜恕当年曾经向曹睿上疏建议过如何对官吏进行选拔和考核,以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这篇上疏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司马炎后来任命杜预为河南尹,并让杜预来提官员考核方法,估计也是跟其父亲所提的建议被司马炎所看好有关。

那么杜预对于官员的考核是如何看的呢?
首先杜预是指出了魏晋以来官员考核的问题。他指出最大的问题在于魏晋沿袭了汉代的一些官员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有利有弊的。利的地方是随着管理的细化,每一个岗位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配套详细的文字材料等,官员汇报,考核都要考察这些文书,信札等等,务必使官吏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迹可循,而且通过上下的批复使得责权明确。但是弊端在于随着管理的细化,这种文件信札的要求就越来越繁琐,基层的官员就要应付各种文件的处理和文书的准备上,使得管理越来越流于形式,工作的效率越来越低。而且大家为了规避责任,都要求全部的文档可追溯,没有文档批复的事情大家都回避不处理。

所以杜预的建议是不如删减这些细密的繁琐的部分,让处理事情的效率提升。也就是重视人的管理,而不完全是依靠法律法规条例等。而对人如何监督呢?就是再派官员对这些官吏进行考核,采取六年综合审查模式,六年都是优的,就提拔,六年都是劣的就降级,有优有劣的就平级调动。如果觉得这种考核有问题,就提交上级的监察部门进行核查。

看完杜预对司马炎的建议,不禁感慨,关于管理这件事情,几千年来,都是困扰各级管理者的最大的问题。我以前在大型企业里也做到了中层管理者,也对于企业管理的问题有深刻的体会。越大的企业,其管理架构就越庞大,领导者对于中层和基层的不信任感就越大。为了规避这样的问题,管理者能想到的解决措施就是讲流程规范化,将管理细化,用一套流程制度将各个职级各个岗位的权责进行限定,并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内部制度,进行各种事项的审核处理。当年很多企业实施ERP的目标其实就是如此。

但是这样的管理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杜预提到的问题,就是随着这种管理的细化,就会给中层和基层带来大量的额外工作。本来一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事情,就要在系统里通过各种邮件和命令让各级领导审核处理,一个领导没有签字,流程过不去事情就推动不下去。最终基层疲于应付各种表格数字和文件,而真正用于生产业务的时间大幅度压缩,反而导致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记得当时作为中层管理者,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上下级的各种邮件,进行各种批复和协调处理。而这种管理不仅仅是带来效率的降低,同时还让推诿之风盛行,因为在流程中会有公司各个部门的相关责任方来进行签字确认,有些部门为了怕担责任,就对有些事情采取推诿处理的方式,导致很多事情推动不下去,也是当年让管理层十分恼火的事情。

其实不仅仅企业是如此,政府机关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很多公务员充满抱怨,原因就是本来大家是怀揣着梦想来做事情的,结果在基层的岗位上,各种繁琐的公文流程处理等耗费了每天大量的精力,甚至很多公务员要每天加班加点来处理这些事情,其实这都是管理的细化带来的弊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管理的细化要解决的是管理不到位带来的风险的问题,作为管理者而言,就需要去平衡两者谁轻谁重的问题,从而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如何的折衷方案。就如同杜预上奏司马炎,但司马炎没有采纳,是因为司马炎不清楚这些事情吗,也不是,而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远比杜预看到的更为复杂,所以他才要谨慎平衡,他要考虑管理不到位带来的风险大还是管理细化后带来的效率降低产生的风险大。

其实这一点我们在企业管理中也遇到过,如果单凭人来管理,很容易在企业内部形成山头主义,而这些山头一旦势力大了就会欺上瞒下,上面看不到下面的真实情况,而中层的某些势力在企业内部为虎作伥,很多关键位置出现重大问题甚至会导致企业出现危机的情况也经常耳闻,所以很多企业老板是心有余悸的,所以他们宁可管理过渡,也不愿意承担企业失控的风险。

所以管理是很复杂的事情。管理的核心是对于人的信任,如果人不足以信任,就只能通过繁琐的流程,让信息流通畅起来,让信息瞒不住,从而上层能及时的知道基层的真实情况,从而避免企业经营的各种风险。所以杜预的建议为什么没有被司马炎所采纳,就是因为如果单纯把管理寄托到人身上,确实对于高层的风险就要更大一些。

所以我们今天读完杜预的关于官吏考核的建议,也会理解政府治理其实和企业治理是一样的,核心都是管理的问题,而管理的核心其实就是对于人和事的管理,这方面如何进行平衡,不是简单的改变一个流程就能解决的。有些时候虽然我们觉得有些流程效率非常低下,但是真没有了这套流程,任何人都可以人为的影响信息的上传下达,带来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