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老城区,生活着一对夫妻,男的是陕北农村人,七十岁上下的年纪,他是一名保洁员,负责几条弄堂里的卫生清扫工作。女的是北京本土人,老知青,已退休多年,在街道做义工,有时也和她丈夫一起在胡同里打扫卫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说起这对夫妻,街坊邻居们都知道,都说这两个人正直热情乐于助人,就是愿意吵嘴。吵嘴也不因为大事,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好像是女的总嫌男的不讲究细节,爱端着饭碗蹲在家门口吃饭。

前几天,我联系到了这位女主人,她叫蒋冬梅,是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在陕北插队落户时嫁给了当地农民,在陕北农村生活了几十年,后来才回到了北京。蒋冬梅的生活经历坎坷曲折,也充满了辛酸和无奈,听她给大家讲述一下她这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吧。

1969年3月9日,刚满十六周岁的蒋冬梅来到了陕北的后李家河大队,她和十四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后李家河大队第二生产小队插队落户,九名男知青住在了二队牛棚的一孔窑洞里,蒋冬梅她们六名女知青住在了小队会计李春耕家。

李春耕家有四口人,两个娃娃,大的是女子,叫李枣花,当年十七岁,二的是男娃,叫李明生,当年十五岁。李枣花是个文盲,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李明生读了五年书,算是后李家河二队的文化人。

蒋冬梅她们六人中最大的十七岁,她叫孙丽娟,其他人都是十六周岁,杜晓芸的生日最小,蒋冬梅比杜晓芸大一个月。别看她们都长成大人了,可她们刚步入社会,连饭都还不会做。考虑到知青的口粮都在一起,知青们又都不会做饭,二队李队长就买了一口大铁锅,把男知青们窑洞里的灶台改造了一下换上了新买的那口大铁锅,男女知青们都在一口锅里吃饭,队长专门安排了两名女社员帮教知青学习做饭,这两名女社员其中就有李枣花。

李枣花虽然没有文化,可她喜欢和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她喜欢听北京人讲话,虽然听不太懂,但她喜欢那种音调。知青们没到李枣花家居住时,李枣花自己住一孔土窑,知青们来了,李枣花就和女知青们一起居住,同睡一铺土炕。蒋冬梅知道了李枣花不识字,她就主动教李枣花识字写字,给她讲北京的生活习惯和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渐渐地,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当时陕北农村的生活很苦,后李家河大队的条件更差,社员们一年至少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要用糠菜充饥。因三月份还没到农忙时节,社员们家家户户基本上吃的都是菜团子和糠团子,除了老人和孩子,谁家在农闲时节也舍不得吃净面(纯玉米面)干粮。

刚开始知青们都觉得伙食太差,天天玉米面团子和咸菜,偶尔吃一次炖菜就算改善伙食了。当他们发现社员家里天天吃糠团子和菜团子时,知青们谁都没有怨言了,也没人再浪费粮食了。到了四月下旬,知青们节省下来了四十斤玉米面,他们看李队长家有老人,就给李队长家送去了二十斤玉米面,给李春耕家送去了二十斤玉米面(因为女知青住在李春耕家)。

看蒋冬梅她们背来了二十斤玉米面,李春耕一家都觉得不好意思,想给她们送回去,又怕惹人家不高兴。第二天一早,李春耕叫上李明生就上山了,太阳偏西的时候,他父子俩一人挑回一担柴,放在了女知青们居住的土窑门外,让她们烧炕取暖用。一来二往,女知青们和李春耕一家人都熟悉起来了,李明生隔一天就给女知青们挑一担水,让她们刷牙洗脸用。有时女知青洗衣服用水多,李明生就多两担。对于李明生的热情帮助,女知青们都很感动。

在春耕春播和秋收秋种的农忙时节,李春耕婆姨给了女知青们很多照顾,帮她们缝垫肩,给她们做套袖,还把家里的鸡蛋煮熟了分给女知青们吃,他们一家人却从不舍得吃鸡蛋。对于李春耕婆姨的关爱和照顾,女知青都心存感激,她们都管李春耕的婆姨叫妈妈。

1971年年末,女知青们都回北京探亲过年了,蒋冬梅却没能回北京。那年,蒋冬梅的母亲也因为站错了队被停职接受审查,她的父亲在她下乡插队前就因学术问题被关进了牛棚。当时她的哥哥还在部队工作(三年前已经提干),她哥给她写信嘱咐她暂时不要回家过年,也不要给父母写信,有什么事情,可给他写信联系。

那年春节期间,后李家河二队就剩下了两名北京知青,一名男知青和蒋冬梅。知青们走后,李春耕的婆姨怕蒋冬梅失落寂寞,她就不让蒋冬梅去牛棚吃饭了,让蒋冬梅跟他们一起吃饭,尽量给蒋冬梅做好吃的,给她说高兴的事情,还让枣花和明生陪着蒋冬梅去公社供销社买了一些生活日用品。通过一个月的朝夕相处,蒋冬梅对李春耕一家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她从心里喜欢上了老实憨厚、勤快能干的李明生。

到了1976年,在后李家河二队插队落户的十五名北京知青已有十人先后离开了后李家河大队,有两人参军入伍,有两人被推荐上了大学,还有一人招干四人招工,二队知青点就剩下三名男知青和两名女知青了(另一名女知青在小学当民办教师)。蒋冬梅因为她父母的问题,别说招干上大学了,她连招工当民办教师的权益都被剥夺了,她的父母也都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看不到回城的希望,蒋冬梅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她甚至都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好在有李春耕一家人的关心和照顾,蒋冬梅才一点一点接受了现实,她也在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做打算。

那年年末,一队的媒婆王大妈来给李明生介绍对象,李明生不想去看对象,可他爸他妈还有他姐都逼着他去相看,因为李明生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他姐家的娃娃都两岁了。

看一家人都逼着李明生去相看对象,蒋冬梅偷偷把李枣花叫到旁边,红着脸说:“枣花姐,我从心里喜欢明生,你看我俩……”

李枣花先问了一下她弟,李明生满脸通红,只是傻笑。知道了弟弟的心思,李枣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她爸她妈,她爸她妈虽然都从心里喜欢蒋冬梅,但他们都有顾虑,毕竟蒋冬梅是北京城里人,知青们又在陆续回城,万一哪天蒋冬梅也回城了,可就苦了自己的娃娃。

李春耕的婆姨当面和蒋冬梅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蒋冬梅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走到底,绝不会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情来。

1977年春天,蒋冬梅和李明生领取了结婚证,她成了李明生的婆姨。当时蒋冬梅的父母还在乡下劳动改造,她的哥哥给她寄来了五十元钱和一身军装,谁都没来参加她的婚礼。结婚后,两个人你敬我我敬你,恩爱有加,第二年春天就有了爱的结晶,他们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娃。

到了1979年年末,在后李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就剩下蒋冬梅一个人了,其他人都通过招工或其他途径离开了后李家河大队。当时蒋冬梅心里的那种失落和惆怅,真的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她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决心动摇了,她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看书学习上。蒋冬梅已经清楚地知道,要想离开后李家河大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学。

1981年春天,蒋冬梅的父母恢复了工作,她的父母也非常渴望她回到北京生活。可当时的政策不允许,在农村结婚的知青暂时不能返城。蒋冬梅一家三口在北京居住了十来天,又回到了陕北的后李家河大队。也是那年秋天,蒋冬梅考上了延安师范学院,时隔十多年,她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蒋冬梅还没去大学报到,风言风语就在村子里传开了,社员们都说蒋冬梅大学毕业后就是吃国库粮的国家干部了,她不会再回后李家河大队了,也不会再要李明生了,这下可苦了李明生爷俩,李明生带着一个男娃,想再找个婆姨,就不那么容易了。

听了村里人的传言,李春耕两口子也是心乱如麻,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看公婆心神不宁的样子,蒋冬梅就宽慰她婆婆:“妈,你尽管放心,不论到什么时候,我也是你的儿媳妇,也是明生的婆姨。”

大学毕业后,蒋冬梅留校工作了,她和丈夫过起了牛郎织女一样的两地生活。她家娃娃一直由婆婆照看,倒也受不了多少委屈,只是苦了她的丈夫,李明生每次见到蒋冬梅都会说:“哦是一个有婆姨的光棍汉,没人疼也没人管。”

蒋冬梅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她的娃娃也转成了非农户口,蒋冬梅把他接到了自己身边读书,李明生还是在后梁家河大队务农。蒋冬梅领取工资后,都会留下她和娃娃的生活费,把剩余的钱寄给公婆。自己不能照顾公婆,不能疼爱自己的丈夫,她只能给予经济补偿。

1998年,蒋冬梅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多年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她激动地哭了好几次。蒋冬梅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被招聘到商务局任职,后来和他的大学同学牵手红地毯,喜结连理。

2007年春天,蒋冬梅光荣退休,退休后她把户口迁回了北京,她父母以前居住在四合院里的那栋三十多平米的房子也转到了蒋冬梅的名下,他们一家不光有了北京户口,也有了房子。那年冬季,蒋冬梅的公婆相继去世,她和李明生也就搬到了北京,住在了四合院里的房子里。

搬回北京后,因为李明生没有工作,街道就把李明生安置在环卫所做清扫工,负责他们附近的那几条胡同的卫生清扫工作。

刚来的北京,李明生对北京的生活环境不习惯,他好几次提出要回陕北。一次因为李明生端着饭碗蹲在房门外吃饭,蒋冬梅说了他两句,李明生把饭碗扔在了地上,说啥都要回陕北。蒋冬梅又是劝说又是道歉,才化解了那次风波,以后李明生再端着饭碗蹲在外面吃饭,蒋冬梅再也没有说过他一句。有时因为穿衣打扮问题,蒋冬梅说他几句,李明生就是一句话,哦就这习惯,改不了,你看我不顺眼,哦就回陕北。没办法,蒋冬梅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因为李明生朴实勤快又善良,胡同里的人都很喜欢他,谁家的水龙头坏了,就会喊一声:李师傅,帮忙修一下。谁家的灯泡坏了,也会找李明生。只要邻居有求,李明生有求必应,从不拒绝。李明生还有一个好处,不抽烟不喝酒,天天都穿着环卫所发的工作服。工资开多少,什么时候开工资,他从不过问,都是由他婆姨过问,好像这事跟他没关系一样。

每逢月末,蒋冬梅和李明生都会去儿子家看孙子,他们到儿子家看看孙子就走,从不在儿子家吃饭,甚至连一口水也不喝。李明生说自己是个农民,不会说话,也不讲究细节,他怕儿媳妇笑话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眼下,六十九岁的李明生还在干保洁,他说自己的身体很好,干到八十岁没问题。只要没有其他事情,蒋冬梅也会陪着李明生一起清扫路面,她现在已经适应了李明生不讲究细节的习惯,也不逼着李明生讲究这讲究那了。蒋冬梅说非赶鸭子上架,弄得人家难为情,自己也不痛快,这样大大咧咧顺其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陕北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北京有差别。迁就对方就得委屈自己,若非要追求完美,日子就没法过了。磕磕绊绊,不咸不淡,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作者:草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