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长白山腹地有着一道青铜门,青铜门十年一开,每一次的开启,必将为里面的神秘天地吸引新鲜血液。而长白山上青铜门的异动,也会带来世道的动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民间传说,带着相当神秘的色彩,听起来十分诡异,可是抗战胜利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好多人开始相信青铜门真的存在。

1945年日本投降,大批的日本军队也接到了回国的命令。可在中国的东北地区的关东军仍负隅顽抗。日本投降之后,有2万关东军为了保存战斗力量,一头扎进了长白山腹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他们还胁迫着1万名妇女儿童同行。进入长白山之后,他们就此神秘失踪,音讯全无。关于他们的踪迹,民间也有许多的猜想。

这背后的真相到底会是如何?

失踪的日本军民会重新现世吗?

尝试联系,一无所获

1945年,共产党东北抗联军队国民党军队在长白山外围正面相遇。此时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刚刚过去不久,解放战争还没有全面开打,两支分属不同阵营的军队在此处相会,难道是要率先打响内战的第一枪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并不是,他们到此处来,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找到消失的日本军队。就此,两方军队慢慢揭开青铜门传说的神秘面纱

东北抗联和关东军算是老对手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双方就不断在战场相遇。关东军是最早踏上中国领土的日本军队,是所有日本侵略者当中最顽强的一支部队,我们在这群鬼子手上吃了不少亏。

如果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一次,东北抗联无论如何要找到失踪的日本军队。只是事与愿违,多日的寻找却一无所获。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也没有闲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对于关东军更是志在必得,而且上级领导的命令是,务必要在东北抗联之前得到有价值的消息。此举不可谓不歹毒,国民党反动派的心思昭然若揭,他们想要私下先与这一批日本军队取得联系,以期获得援助力量,增加内战当中的筹码。

要注意的是,现在内战还没有开打,但是国民党这方已经开始做准备,很显然,他们对国家和平统一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反对的态度。之前在民族矛盾的掩饰之下,他们可以暂时放下阶级矛盾,但是当外患解决之后,他们便要着手开始用另一轮战火来涂炭生灵。

国民党军队的准备十分充分,总的来说,他们采取了两个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在正面战场上与日本军队交战的经验,他们在长白山外围可能出山的各个山口都设置了关卡。就像是抗战时期的巡防哨一样,国民党始终紧盯着这些口子,如果有关东军想要趁虚而入,他们就不会给对方这个机会。

不仅如此,他们还围绕着长白山修筑了很多防御工事,国民党军队就像包饺子一样,把关东军围在了正中间。日本人要想突围,势必要经过国民党的地盘。如此抓捕,万无一失。

他们还做了第二个重要的举措,那就是搬来了无数信号极强的电台,尝试与深入长白山腹地的关东军区取得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前的政治局势之下,国民党有意把双方敌人的关系变为盟友的关系,并且也许给了关东军一定的好处。比如说,你们加入我们的阵营,扩大我们的力量,而当战争打完之后,我们可以将你们完好无损地送回日本,并且可以帮助你们摆脱军事战犯的骂名。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场交易,双方各取所需,关东军已然到达强弩之末的地步,没有理由不答应。用后世的眼光去回望这段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也许在通过电台取得联系之前,国民党军队的某些高层或许就已经与关东军达成了不可告人的协议。

电台架上的最初,国民党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也探测到了深山老林中关东军的电台信号。双方互相致意,国民党也诚恳表示:“我们愿意尽己所能,帮助你们走出长白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诱人的条件已经放出去了,但国民党最终也没能得到回应。大概一周之后,原本还能取得联系的电台信号,突然之间就静默了。联系的断绝突如其来,国民党政府毫无准备,同时也束手无策。

从此之后,不管是东北抗联还是国民党军队,都没能再次获得关东军的踪迹下落。

看到这里,有不少朋友开始好奇,这群在东北平原生活惯了的日本人,怎么会突发奇想,一头扎进连当地经验丰富的老猎人都不敢随意进入的长白山呢?

负隅顽抗,心存侥幸

从1945年日本战败开始,天皇的投降招数并没有得到上下军民的一致同意,至少对于1931年就踏足中国大地的关东军来说,投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群关东军被称为日军之花,最开始,他们的人数有70万之众,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一枪,也是由他们打响的。当他们撕开中国的边境线之后,东北就逐渐沦为了他们的占领区域,东北人民失去了自主生活的权利。

所以从1931年开始算起,关东军在东北大地上已经横行了14年之久,或许连他们自己都忘记了,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东北一直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土地,并没有割让给他们。

他们对东北拥有一股太强的执念,即使在漫长的十几年前遭遇了无数的中国人抵抗,他们也不曾放弃过对东北的暴力入侵和文化入侵。甚至当他们的天皇都宣布投降之后,他们还不想从东北这片黑土地上退出去。

关东军的一把手于是在军队当中大肆散播谣言:

日本天皇的投降纯属中国人杜撰,真正的日本武士字典当中只有死,没有投降,如果有人敢主动放下手中的武器,那就是背弃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个人和家族都将永远蒙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万关东军信以为真,还继续在东北土地上横征暴敛

同年8月,苏联军队开始了对远东地区的控制,发挥战斗民族的血脉优势,举起屠刀砍向了关东军。日本军队对上苏联军队,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一路被对方砍瓜切菜。

等到战争终于结束的时候,60万关东军被苏联人俘虏到了西伯利亚平原。

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人迹罕至,气候极其严寒,生活环境相当恶劣。日本人需要在这里通过劳动来换取生存的权利,可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却并不足以支撑高强度的劳动。所以到最后,这批关东军死的死残的残,苏联人也不必为了他们浪费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侥幸逃脱的两万日军,即使是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也还是保留着东山再起的信念。既然东北平原已经失去了生存屏障,那么他们索性去长白山腹地寻找一条生路。

此时的一位日军将领提出:

“我们即将到达一片非常陌生的区域,除了战斗之外,我们需要生存。可是你我皆不具备生存技能,所以我们还需要有人通过劳动来保障大家的生活。”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番话醍醐灌顶,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留守在东北的1万名妇女儿童

这群人虽然没有正面参与过战争,但他们早在东北沦陷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这里生活,虽然不会用枪,但是生存技能极强。现在的他们对于日军来说,就是一大批利用价值极强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两万日军的蒙蔽之下,那些东北大地上安居乐业的妇女儿童,都跟着他们一起踏上了前往长白山的路。

“跟着当兵的走,我们就能回家了。日本政府即便是抛弃我们,我们自己也得走回去。”

就这样,3万人一起进入了长白山,从此一去不复返。

关于下落,诸多猜测

3万日本人就像被长白山吞噬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的眼前。此事实在太过奇诡,相信民间传言之人都说:

“日本人恰好遇上了青铜门大开,都掉进了这扇门中的另一个世界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传言当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也不足为信。不过关于3万日本人的下落,后世众人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诸多的猜测。

其中最让人信服的一项猜测,就是这些日本人其实已经被国军收编了。

我们如今所能看到的历史,都是前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所以也许国民党军队所说的“已经与日本人失去联系”,从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谎言。

他们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实力,编造了这个谎言,试图扰乱共产党军队的视线,在解放战争当中给予我方军队突如其来的一击。

给出这个猜测的人,也提出了相关的证据。根据历史文件记载,在解放战争当中,国民党部队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日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他们给出的解释相当冠冕堂皇,这群日本人是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收编的俘虏。俘虏也许确实存在,但那些在长白山当中失踪的日本人说不定也混迹在其中,重见天日。

当然,也有人反驳这个猜测,认为日本人根本等不到与国民党重新取得联系的那一天。

长白山的自然条件实在是太过恶劣了,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生态环境相当复杂,人的适居性几乎为零。别说这一群在平原上蹦哒的日本人了,就连长白山附近居住的老猎人,也不敢随意进入长白山腹地。

这群日本人进入长白山之后,也许马上就会被里面的蛇虫鼠蚁给咬死一半。侥幸生存下来另一半,说不定有人会失足踏入沼泽,说不定有人会被大型野兽攻击,说不定有人会扛不过严寒的气候而生生冻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多不超过半年,3万多的日本人就会全部丧生在神秘的长白山之间,化为原始森林肥沃的养料

除了这两种猜测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的存在,不过支持者并不多。有人说,长白山连通了外面的朝鲜半岛,这群日本人说不定已经成功通过长白山,经由朝鲜半岛,回到了日本。

仔细想来,这个说法确实不足为信。且不说日本人要想通过长白山,需要付出多长的时间和多大的努力,就说朝鲜半岛的军队对日本人的态度,也绝对不可能让他们安然无恙地回到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解放军还专门派出了大批的军队进行搜山。毫不意外,大家最终一无所获。3万日本人进入长白山的秘密,或许将永远是个秘密。

结语

不管能不能最终破解日本人进入长白山的谜团,如今的他们都早已化为了一抔尘土。他们是加入了国民党军队也好,还是已经死在了长白山间也罢,最终这片天地之下的胜利者都是解放军,都是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我们只需要记住这一点就够了。

与其去探究日本人在长白山中的遭遇,不如相信恶人自有天收,长白山作为东北人民心中的神山,必然不会放过胆敢入侵东北的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