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保持求真务实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让调研工作做到“调”之有据、“研”之有方,才能推动调查研究真正取得实效。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都藏在一线。找准这些问题,研究出合适对策,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和群众站在一起、坐在一块、想在一处,真正地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多了解群众需求,多听取群众“异见”,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领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才能真正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假、大、空”式调研和“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讲话一阵子”作秀式调研不在少数,这样不仅摸不到问题的根本,还辜负了群众的信任。开展调研工作中,要坚决杜绝不求甚解,应付了事,要以高标准的为民务实作风,从感性和理性把握规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既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找出符合客观规律、满足群众需求的好办法。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用心开发群众智慧这座“富矿”,通过聚群策、集众思、广纳言,从群众的顺耳好话和逆耳忠言中获取“祛病药方”。要将“系统思维”全面拓展。善以“十个指头弹钢琴”,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始终“多走一步”“想深一层”,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要把斗争精神联通首末,聚焦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未解之题,知难而上,久久为功,不断打通问题的堵点、淤点、难点。同时要“回头看”与“向前走”并行,确保老问题不“故态复萌”,新问题亦有新规律可解,不断在务实功、求实效中“调”出成果、“研”出实绩,开创工作新局面。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查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党员干部要聚焦基层痛点,带着老百姓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到矛盾多、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寻求解决之方,真正弄清“朦胧点”,提速“关注点”,强化“薄弱点”,提高群众“满意点”。要善于抓住核心问题和要害环节,抓住推进工作的“牛鼻子”,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对策在一线研究、工作在一线落实、难题在一线破解、短板在一线补齐。唯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整改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金点子,真正想出思路“破题”、找出办法“破冰”、拿出措施“破局”,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烦心事和揪心事,把工作抓到群众心坎上,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