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央媒、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他的新闻:贵州寒门学子刘秀祥,徒步千山万水,背着疯娘上大学。一夜间,消息如野火燎原般传遍全中国,读者无一不潸然落泪。

家徒四壁,四岁丧父,母亲患病,兄姐离家,如果在这样的家庭出生,你会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当这些宛如绝境的现实,一个个摆在刘秀祥面前,他却用实际行动教会我们,如何将一副烂牌打成王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他拒绝所有人施舍,放弃年薪五十五万的工作,毅然踏上梦想道路。可如今他却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十四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又过得怎样呢?

1988年3月11日,贵州黔西南州一对夫妻迎来了第三个孩子出生,父母为他取名刘秀祥,四岁以前,刘秀祥一家其乐融融,有相亲相爱的哥哥姐姐,还有疼爱三姐弟的爸爸妈妈。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也勉强糊口。哪怕日子过得艰难,父母仍将孩子们都送到学校读书,希望孩子们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样的幸福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刘秀祥四岁那年,父亲生了一场大病离世,母亲受到严重刺激患上精神疾病,一度无法生活自理。家里的重担便落到了哥哥姐姐身上。几年后,哥姐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而留在家里的刘秀祥,还一直期待着哥哥姐姐回家。直到忽然的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这个家只剩下他和母亲二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的病时好时坏,正常时能帮着喂喂鸡鸭种种庄稼,犯病时不仅大喊大叫,还会扔石头砸别人家的墙壁瓦片,每天放学刘秀祥都会以最快速度回家,一边安慰母亲,一边向乡亲们道歉。即便生活如此辛苦,刘秀祥却从未埋怨过母亲,在他眼中,虽然她不像其他母亲一样把自己抚养长大,但她给了自己一个家,有家在,牵挂就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他同龄的小孩,大多还在父母怀中受尽疼爱。可只有十一岁的刘秀祥,却早在四岁那年就失去了童年。母亲重病和家庭的窘迫,如同两道高高的城墙,将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堵在路上,逼着他不得不提前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岁丧父,母亲患病,哥姐离家,只有四岁的刘秀祥一夜间被迫当上一家之主,肩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为了母子二人有饭吃有衣穿,还能坚持读书,刘秀祥每天都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他要为母亲刷牙洗脸,忙完一切后,刘秀祥又来到厨房准备早饭,随后马不停蹄背上书包赶去学校。

可这还不算完,当同龄人讨论昨晚动画片情节时,刘秀祥却满脑子想的是晚上吃什么。放学后,刘秀祥飞奔回家准备晚饭,直到母亲躺下休息,忙碌了一天的刘秀祥,又拿出了书本,在昏暗的灯光下完成当天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无力耕种田地,家中的耕地全部转租他人,每年刘秀祥再将换来的五百斤稻谷卖掉补贴家用,可这些并不足以维持生活开销。为了多赚点钱,刘秀祥不得不在空闲的时候爬到山上寻找药材,再徒步几十里山路,将采来的药材拿到城里换钱。这些辛苦赚来的钱,刘秀祥从未、多花一分,还没在兜里焐热,便送到了药店,买药剩下的钱,他会拿去买点油盐酱醋,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回家中照顾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生活,当今青年有几个能坚持下来,更别提刘秀祥这个心智不成熟的小孩了。曾经无数个夜晚,刘秀祥突然感到十分孤独与疲惫。但他从不落泪,也从来没有放弃。很快,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被县城中学录取。看着金灿灿的录取通知书,刘秀祥既开心又难过。如果他去了县城读中学,每天来来回回并不现实,需要照顾的母亲该怎么办呢?最终刘秀祥决定带着母亲离开老家,母子俩都到县城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刘秀祥背着母亲来到县城,没钱租房便在学校附近的山坡上,用稻草打了个简易棚子,母子二人就这样安顿下来。初中三年,除了读书和照顾母亲,刘秀祥一有空就去捡废品,打零工,每个星期赚来的二十多块勉强维持他和母亲的生活。再后来,茅草屋实在难以支撑,刘秀祥和母亲住进了价格低廉的猪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高考期间,长期营养不良的刘秀祥病倒在床,没钱买药的他只能躺在床上硬熬。最终刘秀祥高考落榜,始终没有放弃的他,这一次有了自杀的念头,他怎么都想不通,明明自己已经够努力了,可老天还是如此的不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他看到了一句话,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这句话深深触动到刘秀祥的内心,再次意识到想要改变人生,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

想到这,刘秀祥立刻找到校长,可由于他成绩一般又家庭困难,学校始终不肯接收他,整整找了校长五次,直到刘秀祥跪下,校长这才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刘秀祥第二次参加高考,最终被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成功录取。

得知被大学录取后,刘秀祥来不及喜悦,为了他和母亲到山东的路费,大学学费,还有生活费,他需要用一个暑假来筹备。老师见他家中条件如此贫困,主动介绍他到铁矿厂工作,连着干了一个暑假,刘秀祥在开学季,带着母亲奔赴他的新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一年,背着疯娘去大学读书的刘秀祥,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央媒、人民日报纷纷刊登了刘秀祥的事迹,他也因此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许多弃养虐待的老人而言,刘秀祥的母亲衣衫整洁,头发光顺,足以看出刘秀祥对母亲的照顾有多么体贴。学校了解刘秀祥的情况后,为他们母子专门提供了一间单独宿舍,及勤工俭学岗位。就这样,刘秀祥在半工半读中度过了整个读书生涯,同时还资助了三个同样家庭贫苦的学弟学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很快便接到了一家承诺年薪五十五万的工作岗位,刘秀祥却表示,我的能力还不足以匹配这个岗位,这样的同情我不能接受。很快,他找了份月薪一万两千块的保险工作,再加上工作出色,上级非常看重他。或许这样下去,刘秀祥和母亲很快便能扎根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忽然的一天,他接到了曾经资助的一个学妹电话,学妹告诉他她不想读书了。这让刘秀祥有些不解,人怎么能不读书呢?此时刘秀祥意识到,山区孩子的命运仅靠捐款是改变不了的,最重要的是转变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里,刘秀祥毫不犹地辞职,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教书。不久后,刘秀祥考上特岗教师,开始了他的教书之路。为了让山区人们相信知识的力量,他一遍又一遍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一户户登门家访劝学,为了扩大影响,他将音响绑在车上,无限循环自己的故事。短短八年,他骑坏了八辆摩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他非常讨厌将自己的悲惨经历讲出来,可如今为了让孩子们重返校园,他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在他的不懈坚持下,无数山区孩子重返课堂,一个个走出大山。截至今年10月,经刘秀祥资助的学生已有4000多人,资助金额超过一千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那个背着疯娘上大学的少年,如今已经当上了副校长,娶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山区教师,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刘秀祥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2021年6月,刘秀祥被授予黔西南全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刘秀祥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得者名单。从淋雨的人变成为别人撑伞的人,我们为这样的人骄傲,为这样的人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