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三年时间,对华为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难熬的三年。在老美的多轮打压制裁下,过去三年华为处于“缺芯少魂”的艰苦时期,至今自研的麒麟芯片依然无法生产。可以说,过去三年,是华为“黑暗”的三年、也是华为“卧薪尝胆”的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比肩苹果的高端手机业务,因为缺少芯片,跌落神坛,彻底失去了竞争优势,直接损失超2千亿元,要知道,这是华为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为了延续手机业务,华为推出了自研鸿蒙系统以及卫星通信功能和XMGE映像技术。

在鸿蒙系统、卫星通信技术和XMGE影像技术的加持下,即便没有5G功能,华为Mate 50系列依旧备受网友青睐。另外,在老美不遗余力的围堵之下,华为5G订单依然是全球第一。甚至宣布全面进入半导体领域,为的就是实现全面国产替代化。2022年过去,华为有了明显的回暖迹象。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老美再次行使“霸权手段”,宣布在5月之前全面切断美企对华为的供应。除了高通4G芯片外,关键的EDA设计软件、指令架构等关键技术,华为可能不可再继续使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诸多网友以及业内人士都为华为感到惋惜。甚至拜登都认为自己的算盘打得完美无瑕,这一次很有可能把华为“打倒”。但令拜登没有想到的是,自认为无懈可击的打压,并没有让华为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要知道,在任正非高瞻远瞩的精心布局之下,华为很早就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尤其过去三年的科技博弈,华为已经“脱胎换骨”、完成全方面发展,近段时间关于华为的好消息也是不断传来。

首先,任正非正式透露华为今年所取得的成绩。在老美不断加码制裁下,华为也是不断的加码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为1634亿元左右,相比制裁之前,有着明显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此,过去三年,华为对国内半导体产业进行全面投资。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超4000个电路板的开发升级,甚至在元器件国产替代上也超过13000颗。据日本相关机构对华为5G基站拆解后透露,华为5G设备使用的美技术不足1%,智能手机方面也有望在今年告别高通的4G芯片。

其次,得益于华为坚持自主研发,其在5G通信、芯片设计等诸多关键领域均对美国完成了反超,尤其是5G通信技术。要知道,5G技术在军事通信、军工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掌握先进的5G技术也就意味着掌握着未来军事实力的主动权,这或许也是老美对华为疯狂打压的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美不断的修改芯片规则,表面上看是为了打压华为的发展,实际上是想通过断供、限制,让华为被迫走上其他中企一样的“买办”道路,放弃自研,从此沦为平庸没有威胁的科技企业。

殊不知,任正非很早就料到这一点了,老美越是疯狂打压,表明华为的选择越正确。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是华为的立身根本,不会傻到因为被打压就“自废武功”。华为一直“养着”海思部门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外,在EDA方面,华为轮值董事长近日正式宣布取得重要突破。已经联手国内EDA厂商,打造出14nm工艺以上芯片设计所需要的EDA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华为的正式宣布14nm国产EDA软件的问世,一举打破了美国在该领域的垄断。要知道,EDA软件被称为“芯片之母”,是芯片前期研发设计不可缺少的工具。过去华为等中企使用的都是新思等美企的EDA技术,是花高价才可以正常使用的。

华为EDA团队联手国内厂商让国产EDA软件横空出世,彻底解决了芯片前期研发设计的问题,不再受制于美企。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光刻机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华为受到制裁之初,国内企业就着手加大对光刻机的研发,已经实现90nm的量产。另外,在荷兰方面宣布加入美国对华遏制阵营后,我国做出回应:不会坐以待毙,不预期进行反制,别无选择,将会自主制造。这意味着,90nm光刻机绝对不是重点,或许只是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华为的芯片问题,究其根本问题就是在于光刻机。因为华为可以设计出先进的芯片,中芯国际也拥有先进芯片的生产技术,只是缺少生产先进芯片所必须用到的EUV光刻机。

不过,随着国家的正式出手,我们在光刻机领域的技术攻关也加快了速度。据悉,上海微电子基本上已经完成了28nm浸润式光刻机的研发,只差客户认证这最后一步环节了,预计2024年可以实现规模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哈工大学成功研制出高速精密激光干涉仪,可用于350nm到28nm光刻机的研制及性能测试。更关键的是哈工大学突破了一直困扰我们的EUV光刻机激光光源技术。

现在多重曝光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就是利用DUV光刻机进行多重曝光实现先进芯片工艺的生产。早些时期,芯片代工“一哥”台积电曾经就使用过该方法实现了7nm工艺的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上海微电子自研的28nm浸润式光刻机结合哈工大取得的两项激光技术突破,配合着中芯国际独自开发的SAQP四重曝光技术,7nm芯片的生产完全可以实现。这对华为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甚至华为麒麟芯片回归也不是没有可能。

尽管目前华为还没有完全走出芯片断供带来的困境,但一切都是向着光亮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云计算、5G、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华为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在这些领域都处于稳步发展。不管怎样,历经三年的“卧薪尝胆”,华为取得的成绩也算是苦尽甘来,华为的“天”也逐渐开始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