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2月底中国足协官宣塞尔维亚人扬科维奇出任国家队主教练以来,国足经历了一些变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扬科维奇的执教风格和理念与前任李铁有所不同,他希望打造一支有纪律、有拼搏、有团队精神、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国家队,他对球员的体能和体脂率有很高的要求,他强调压迫和反击的战术打法,他也愿意提拔年轻球员和新人。

扬科维奇在国家队的首秀是在3月23日和3月26日与新西兰队的两场热身赛,这两场比赛是国际A级赛事,比赛结果关乎国足的世界排名。在第一场比赛中,国足以4后卫站位为主,但在防守落位时,右前卫会深度回收到右边翼卫位置,形成五后卫阵型。这样的阵型变化、战术打法,体现出教练组防守至上的思维方式,防守反击会是国足未来主导的战术风格。首场双方互交白卷。在第二场比赛中,国足进行了部分轮换,但仍然采用了类似的战术体系。不过,在这场比赛中,国足的表现不如上一场,虽然巴顿打入一球,但最终还是以1比2输给了对手。

从这两场比赛中可以看出,扬科维奇治下的国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强调纪律和拼搏。扬科维奇在赛前就表示,“我们选择球员有一些很清晰的标准,包括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纪律性、愿意为球队付出等,无论是经验丰富的球员还是国家队新人,只要符合标准都可以为国家队做出贡献。”在比赛中也可以看到,国足的球员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斗志和奉献精神,不断地逼抢和拼抢,在落后时也没有放弃。

二是重视体能和体脂率。扬科维奇对球员的体能有着极为严格乃至严苛的要求,所有国家队球员的体脂率都在10%以下。这也是为了适应他的高强度战术要求。据悉,在佛山集训时,球队的训练计划是一周13练,周一到周六都是一天两练,只有周日下午休息。而在迪拜时,训练更加严苛。每天跑动距离(包括有球训练)都在8000到10000米左右,他对球员的体脂率要求是10以下,实操控制在9以下,超标不能出场,不断超标基本上被放弃。这样的训练强度和要求,对于国足的老队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是注重压迫和反击。扬科维奇的战术思想主要是强调压迫,包括前场的高位压迫,全场范围的逼抢,这也是扬科维奇特别重视体能的重要原因。当球队前场无法进行压迫的时候,就要打反击。扬科维奇为队员们制定了很多反击套路,包括球员的跑动和传球都有明确要求。

四是提拔年轻球员和新人。扬科维奇表示,“我们队伍里现在有经验丰富的球员,也有没有国家队比赛经验的新鲜血液补充,我们希望这样的新老结合能让队伍有更好的化学反应,更有活力。”在两场比赛中,扬科维奇给了一些年轻球员和新人机会,比如孙国文、林良铭、魏震、巴顿等。他还从亚运队征调了朱辰杰,让他担任中卫和边后卫摇摆人。这些年轻球员和新人虽然还不够成熟和稳定,但也展现了一定的潜力和水平。

总体来看,扬科维奇治下的国足有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是阵容老化和缺乏核心。目前国足的主力阵容中,有不少30岁以上的老将,比如颜骏凌、张琳芃、吴曦、武磊等。虽然他们仍然是国足不可或缺的成员,但随着年龄增长和状态下滑,他们未来能否保持高水平值得怀疑。而且,在关键位置上,国足缺乏核心球员,比如后腰、前腰、中锋等位置都没有出色的人选。武磊虽然是国足最好的射手,但他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配合。

其次是战术打法和技术水平。扬科维奇的战术打法虽然适合中国足球的现实情况,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亚洲范围内,国足并不具备压迫和反击的优势,对手往往也有较强的身体、速度和技术能力。其次,在面对强队时,国足很难掌控比赛节奏和主动权,容易被动挨打。再次,在面对防守反击型的对手时,国足很难打开局面,缺乏创造力和突破力。此外,国足的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无论是传球、控球、射门还是定位球,都存在不少失误和浪费。在两场比赛中,国足的控球率都不到50%,射门次数也少于对手。

最后是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扬科维奇虽然擅长鼓舞士气,但国足的心理素质仍然不够稳定。此外,国足的比赛经验也不足,由于疫情的影响,国足很久没有参加正式的比赛,与其他亚洲强队相比,国足的磨合和默契还有差距。

综上所述,扬科维奇治下的国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扬科维奇本人也表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会分析每场比赛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目前,国足已经结束了新西兰之行,将于4月初进行下一期集训,并与日本队进行两场热身赛。这两场比赛将是扬科维奇治下的国足面对的最强对手,也将是检验他执教成果的最好机会。希望国足能够在这两场比赛中展现出更好的表现和更强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