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看冯梦龙的《智囊全集》时,曾做过一个批注:

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毛主席的意思是说,(在古代的帝王中)李世民在军事领域的实力首屈一指,排在第二位是朱元璋。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朱元璋是正经八百的开国之君,而且他的天下也是打下来的,而且从表面的难易程度上看,朱元璋当年是出身于底层,刚立业的时候,是被敌人重重包围,后来又是从南往北打......

因此从表面来看,似乎朱元璋当时所面临的的情况,要比李世民这个太宗更困难更复杂,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认为李世民要比朱元璋更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战争背景略有相似稍有不同。

朱元璋建立大明的过程,紧紧伴随着“外来户”元朝的崩塌,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中原本土的各方势力和“外来户”元朝之间的。

虽然朱元璋当时的敌人,除了元军,还有陈友谅和张士诚、方国珍等很多人,但是因为有元军这个大噱头在,朱元璋玩的又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

等到别人和元军消耗了一部分之后,朱元璋才开始真正发力的,而此时的的朱元璋已经兵强马壮,所以在他捡完漏以后,元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因此从战事的经过来看,好像朱元璋一直都没闲着,但在实际上朱元璋其实是捡了一个大漏,如果他从一开始就是逐鹿中原的主力,那么结果还真不好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元璋除了当年面对陈友谅之外,其实打的都算是顺风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李世民呢?

当时军事领域的主要矛盾,好像也是隋军和各地的“义军”,老李家当时的情况看似和朱元璋一个样。

但在实际上,朱元璋当时是在南方,元军在北方,他们中间有一些别的人作为缓冲,而老李家起兵以后,北有突厥以及突厥扶植的势力虎视眈眈,中原又有打的风生水起的李密,以及各地还有想法的隋军,所以当时的大环境来看,李世民当年遇到的战场难度并不比朱元璋要好。

第二,两人在实际上的作用不同。

朱元璋除了早年打工时需要亲自带头冲锋陷阵以外,后期基本上都是靠手下去拼命。

公元1359年,朱元璋拥有了江左、浙右等起家的根据地,而根据《明史》等书记载,在朱元璋开辟根据地的过程中,除了宁国是他亲自带人打下来的之外,长兴、常州、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衢州、处州等地其实都是人家徐达、常遇春等人亲自动的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363年,朱元璋搞定了陈友谅,从表面来看,似乎是朱元璋御驾亲征,但从史料来看,在大决战开始之前,是“神机军师”刘伯温给了朱元璋建议,让胡大海去断陈友谅的后路,然后让康有才去引诱陈友谅进陷阱,后来又是俞通海、赵德胜等人破的陈友谅水军。

后来陈友谅兵败之后,又集合了自己的所有兵力围攻南昌,当时把陈友谅耗在南昌几个月的,是朱文正和邓愈,后来如果不是那场意外刮来的东北风,可能历史都会改写

等到陈友谅被灭了以后,朱元璋更是很少在自己动手,等到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的地盘其实还是主要在江南,而后续的大明版图,基本上都是徐达、常遇春等人点亮的。

由此可见,朱元璋虽然是大明的缔造者,但是大明的天下,其实并不是他亲手打下来的。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不才是高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的通讯技术远不如现在,传递消息最快的途径,差不多就是骑马送信,这对于千里之外,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如果靠大后方的运筹帷幄来指挥战斗,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纵观古代的开国之战,有几个开国皇帝敢安心的躲在大后方遥控指挥,人家谁不是亲历一线指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就是为了能快速的给出军事行动命令吗?

宋朝的时候,有的皇帝和文官喜欢遥控指挥,结果被人打得是落花流水,朱元璋虽然后期没有亲临一线,是因为人家看到大事已定,自己的实力已经绝对占优,人家有了必胜的信心,所以才稳稳的待在了大后方,而且他的身份也允许他那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李世民的情况完全不同:

首先,当时李渊还活着,而且人家李渊钦定的继承人不是李世民,而是嫡长子李建成,因此你李世民没有坐在后方指挥的资格;

其次,李世民的军事之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时候,李世民是从一个懵懂青年,慢慢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统帅,优秀到什么程度呢?

优秀到了李唐的江山刚有了个雏形,外面还有一堆强敌要打的时候,李渊直接把李世民给雪藏了,因为当时李世民太能打了,他的名声都快要盖过李渊了;

李世民的第二个阶段,是在刘武周派宋金刚出山以后,当时宋金刚只属于一个小人物,但是他一出场,就把李唐的军队给打了个七零八落,眼看着李唐的根基都要被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极度不利的情况之下,李渊只好解开了李世民的封印,李世民再次出山之后,不光打赢了防守反击战,还一路别把人家给彻底打崩了,在此以后,李世民是见谁灭谁,而且他都是身临一线,偶尔还要亲自搞突击,等到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其实早就打出了自己的未来。

由此可见,李唐的开国皇帝虽然是李渊,但那个为打下大唐江山的第一人,却非李世民莫属。

综上所诉,李世民当年所处的军事背景,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都不必朱元璋更好,而就是在这种不利条件之下,李世民依然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再联想到当时李世民的年龄,以及他的微操......毛主席对他俩的评价还是非常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