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的网友,有事直接发疯。

看人家发疯。

《黑暗荣耀》妍珍的疯批表情包大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人家发疯。

真诚发问的网友:6个领导只有5杯酒怎么办?

看热闹不嫌事大网友:直接干掉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及熟练运用“发疯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疯,讲道理不如发疯。

是当代互联网冲浪选手理直气壮的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疯文学的几大要点:

1、字数要多且重复。

2、没有逻辑。

3、进攻性强、场景化。

主打的就是一个狂人日记、野马脱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ir无法劝谁正常点。

只是恰好想起,发疯这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其实很符合理性。

01

你说的“疯”是什么疯

如果要追溯发疯文学的源头。

打响第一枪的,估计是豆瓣踩组的一则“我不发疯我说什么”的帖子。

听听。

但这边不建议您听得懂:

我不发疯我说什么?你以为我像你们一样都读过书?都上过学?都知道字怎么打?我从小自闭症,现在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完,看到大家都能打字,我也羡慕,所以只能发疯大家说过的话,证明我也会说话,连发疯你都要有意见?你不如把我杀了。

通过大段咆哮宣泄式文字来模拟癫狂状态下的语言,逻辑完整,循序渐进,以“自闭症患者”自居,仿佛在控诉这个世界的不公。

后来,不知道哪个人才发现“发疯文学”居然有其实用之处。

原本开不了口,拉不下脸的事。

一发疯,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简单了。

大家用这些文案催发货,客服以为真的遇到不好惹的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疯使人自信。

发疯给人力量。

在那篇帖子发布后的这两年来,发疯文学虽然蒸蒸日上,但荒诞的程度,似乎仍然追不上现实的狂飙。

疫情的窒息、封闭的不可预测、工作的危机……

而网络上又先后诞生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废话文学”、“emo文学”、“猴子文学”、“鼠鼠文学”、“疯四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像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也互为镜像。

大家真的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搞疯。

调休,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八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班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校期间的大学生中间,一种神秘运动迅速兴起,又很快因为校方的禁止而消失不见:

爬。

在夜晚的操场,成群结队地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极具行为艺术感的遛(纸)狗大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的社会毒打让年轻人意识到这样一个“真理”:

每天清醒又克制有什么用,不如抛弃一切社会期待做个疯子来得舒适。

以前,那些在影视剧里不受待见的人物。

演技浮夸的可云、恶毒小三艾莉,还有最新的妍珍,都成为疯人的精神icon、互联网嘴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最讨厌最不屑的疯癫样子,却成为高压之下的最舒适的状态。

这又是“垮掉的一代”?

0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疯

说得好像谁没疯过一样。

00年代的疯,是火星文、杀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疯,是股疯、彩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疯,是特异功能、气功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全世界的文艺,“疯人”、“狂人”还是创作者手中的重要“道具”。

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有被迫害妄想症。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

走哪、看谁,都觉得要吃他。

最后他以为自己早夭的妹妹已经被吃,而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

而咱们最熟悉的《药》里,身为“革命者”的夏瑜,却也被茶馆里的看客指认为“疯子”,充满着鄙夷。

最后,他的血还被蘸了馒头治病。

在鲁迅的理解中,那个时代,正是需要“狂人”、“疯子”,再加上“革命者”,来发现、控诉、反抗时代的糟粕。

所以,这些疯子,多多少少都有着“先知”、“先锋”的成分。

导演里。

姜文大概是特别喜欢疯子的一个。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骑木棍的傻子,《太阳照常升起》里周韵饰演的疯妈,以及《鬼子来了》从一开始就不被大伙当成正常人的花屋小三郎。

他们虽疯。

却更像在嘲笑正常社会里集体的愚昧和荒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过一次又一次动荡的第五代导演,似乎对疯有更彻底的感悟。

他们一出手,就“疯”成了经典。

冯小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凯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百花深处》

还有张艺谋。

《大红灯笼高高挂》,接受过现代思想的女学生颂莲,进入到“落后”的中式封建家庭。

重重大院代表着是一层层的压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颂莲也反抗过,压抑过,最终还是裹入院子里的争斗,并主动去争宠。

后来,她和身为“戏子”的三太太掏过一次心窝子,好不容易,在大院里有了个能说话的人。

可因为颂莲的一次酒后失言,暴露了她和外人的私通,三太太被杀死在大院里。

而颂莲再也支撑不住,最终疯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三太太私通后,状态前所未有地好,在院子里高声唱戏,颂莲在高台上盯着她,多少有些羡慕、甚至嫉妒的成分。

当时,她说:

在这院里,人算什么东西?

像狗,像猫,像耗子

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大院,空空荡荡,色调阴冷,不管是对话还是唱戏都带着诡异的回音。

不像人的出场方式,倒像电影里惯常表现鬼的镜头。

在此之前,颂莲刚惩罚了屋里偷藏灯笼觊觎太太之位的丫鬟,从不屑于“老爷定下的规矩”到主动维护这规矩。

她信仰的一切,其实已经崩塌。

Sir猜测,这个阶段的颂莲,打从心底已“疯”。

再往后,颂莲又“疯了”一次——发酒疯。

也是由于这次假疯,造成了日后的真疯。

在目睹三太太被杀之后,颂莲彻底疯了,她梳着糟乱的辫子在院里走路走去。

可此时,却再也没人用“规矩”去要求她。

就算是做出常人不可理解之事,也会被解释成“是个疯子”而原谅。

疯了的颂莲,反而获得了之前从未有过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疯,难道只是一个人的颠倒错乱。

Sir还是想起福柯的话: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

用“疯癫”这种极致的状态来描绘社会、揭示本质,通常,会比平常的叙述来的更加深刻。

03

被压抑的“疯癫”

Sir猜测,以上这些角色,你们大多数是在Sir说了之后才恍然大悟。

哦,原来他们也在发疯。

在更大众更娱乐的层面,美国电影走的要远得多。

对于疯癫人物的刻画,中国电影注重“反思”,美国电影注重的,是“心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电影产生了一大批心理片

那时,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正流行于西方文艺界。

以剧情片见长的美国商业电影,融入精神分析的理论,制作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经典。

开山大师大家都熟悉:

希区柯克

《爱德华大夫》是惊人首作,记忆缺失、精神病、医生,日后让观众丧胆的元素初具雏形。

《精神病患者》更是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第一部引入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片。

再往后,《邦尼和克莱德》《发条橙》《飞越疯人院》《天生杀人狂》《致命ID》《沉默的羔羊》《黑天鹅》《小丑》……

一部部,奠定了大众心中疯癫角色的样态。

他们暴戾狠辣;

他们血型残忍;

他们没有正常人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者,又处于极端弱势:

自我拉扯、愤怒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只表现这些,影片可以是卖座的血浆片,但成不了经典。

之所以被归为“心理片”,是因为它们不光说了疯癫的表现,还讲了“疯癫”的背后。

理论支撑,就是弗洛伊德等人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

童年的经历对个体性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当儿童难以消化巨大的或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便会发生变异,许多精神病患者均存在着不幸的童年经历。

所以我们看到《天生杀人狂》里,两个主人公,没有一个是在正常家庭长大的。

男主角米奇出生在一个暴力的家庭。

女主角梅勒莉从小就被父亲性侵,而母亲熟视无睹。

两人的犯罪之路,就是从杀死梅勒莉的父母开始。

从此,两人彻底释放出心底的暴力因子,在逃亡路上滥杀无辜,留下满地血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美国电影中的“疯子”偶有佳作,比如《小丑》。

中国电影里的“疯子”形象却基本绝迹。

大众反响更多的,是电视剧里的“疯批”形象。

从严肃、正式的“疯癫”,到略带戏谑的“疯批”。

大家再也不敢严肃、正式地探讨“疯”这个现象。

剧里的“疯批”,阴晴不定、脾气暴躁、杀女主全家,可没有一个角色愿意放到现实中,反思当下。

是大家不想吗?

文艺作品永远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其中的表达性和演绎感,也是大众情绪宣泄的一个渠道。

一定意义上,大家爱看“疯”、表达“疯”,也是源于一个“爽”的需求:

你的癫狂和变态有人替你说,完全不用自己动嘴。

让观众能“借他人的疯癫,浇自己胸中块垒”。

娱乐产品的意义就在这。

只是。

到我们这代,疯癫已无人替我们诉说、替大家追问。

大家的“疯”也没人会多投一点眼色。

只能“疯”了的互相抱团,把复制粘贴的无逻辑文字四处转发,聊以慰藉自己那些“前路无明”的小小痛苦。

可就连这点宣泄,也得找对场合。

在社交平台,是无伤大雅的玩笑,如果误入现实世界,可能会带来更深的失望。

一位网友晒出学校老师的“忠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抵抗,大家在评论区发明了“开朗版”发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怕家长会误会,所以直接扼杀了学生“发疯”的权利。

在这里,疯癫、阴暗 、痛苦,都是不被允许的。

它可以作为一个“梗”活跃在互联网上。

但如果有人想求你追问一句。

抱歉。

你们只能开朗地发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