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晓琨

编辑|zxt

“听说到了台湾,他还是对林帅很不服气?白崇禧这个人啊,打仗很厉害,但是很自负,在政治上摆来摆去,没什么远见啊。”

1965年7月20日,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在中国共产党“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政策感召下,终于选择回国。

周恩来受毛主席的委托,亲自迎接他的回归。会面后,从末代皇帝溥仪丢江山,到焕然一新的新中国,两人谈古论今,感慨万千。

期间,谈到选择与蒋介石逃往台湾的白崇禧,李宗仁仍不忘替自己的这位好兄弟在台湾不堪的境遇感到可惜。

而周总理却认为白崇禧在政治上没有远见,沦落如此下场也纯属是咎由自取。

那么周总理为何会如此评价这位在国民党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呢?晚年的白崇禧又是为何对林彪耿耿于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绩比较

林彪和白崇禧分别是中共和国民党当中数一数二的战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他俩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既然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两人在1946年爆发的解放战争中,不可避免地正面交锋。

虽然最终白崇禧败走台湾,但一谈及中共与国民党最的大对决,必定拿两位将领进行比较。

而在比较两军统帅之前,自然要先看这两位战场上正面交锋前,各自的战斗力和战绩比较。

先拿较为年轻的林彪来说。在解放战争中,林彪率领的四野从东北出发,一路南下,几乎解放了半个中国,是解放军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作为这支部队的主帅,林彪深沉谋断,秉持的“要么不打,出手必胜”的作战风格,为四野的优秀战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像很多共产党员一样,是在求学的时候接触到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1907年他出生在湖北黄冈林家大湾,由于家庭条件不错,从小便能进入私塾求学。

他的私塾老师是一位接受新思想的青年,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向学生们讲外面的世界,什么是革命。年幼的林彪总是听的津津有味。

受此影响,林彪积极参与到学生运动中,在1923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创建了“共进图书社”,鼓励学生阅读进步书刊。

父母觉得儿子心思都放在搞革命运动上没有未来,便劝他回老家在当地政府谋个差事做。

哪知林彪主意足够大,他早已不满足于在家乡闹闹革命,而是上到战场真正地投身革命。

因此,他竭力说服父母让自己弃教从戎后,便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在黄埔军校,他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他又被分派到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期间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当时他仅19岁,便与聂荣臻、周士第等一起参加南昌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起义中,林彪在队伍里开始崭露头角,在战场上灵活多变,速战速决,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战斗风格。

1928年中,朱德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两支武装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1岁的林彪被任命为第10师28团的1营营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28团就是叶挺率领的压轴团。全团1900多人,战斗力强悍,是经受过南昌、湘南起义严峻考验的铁军。

然而中共在红军内部有分歧思想时,林彪心中也有动摇。为此他还给毛主席写信求教心中的疑惑:“红色政权未来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们到底又能打多久?”

毛主席看着这封信,知道这位年轻人在思想上的悲观,也是红军中大部分人的疑惑,于是用一篇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回复他的问题。

林彪读完之后茅塞顿开,原来中国共产党并非贪生怕死,而是保存实力,积蓄能量,以求从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目的。

林彪瞬间恢复满腔热血,坚定地选择和中共中央站在一起,开启长征之路。1932年,他担任红军一团总指挥,率部参加众多重要战役和数次反围剿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林彪又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师长。

他与聂荣臻一起设伏平型关,一举歼灭日军精锐1000余人,击毁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取得华北抗日战场上的抗日首胜。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抗日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信心,同时让林彪成为名噪一时的抗日名将。

与林彪一样,在抗日战场上同样立下赫赫战功的,还有国民党将领白崇禧。

相比于林彪,1893年出生的白崇禧比他整整大了14岁。也就是说林彪出生的时候,白崇禧已经考入了桂林陆军学堂,学习专业的军事知识了。

1911年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了广西,社会各界热烈响应。白崇禧所在的陆军学堂组织120名师生的敢死队,北上支援起义。

18岁的白崇禧胸怀一腔抗战救国热忱,主动申请成为敢死队中的一员。不顾父母兄长的阻挠,偷偷遛出家与敢死队会合,投身滚滚向前的革命洪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解放战争之前,白崇禧在国民党一众将领中算是抗日最富有激情,也是战绩最强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台儿庄大捷。

当时日军想要攻占徐州,就必须拿下台儿庄,因此中日便在台儿庄展开大战。

虽说中方兵力当时有29万,日方只有5万,但日军装备精良,兵力素质也远胜过中国的杂牌军。

在正面战场上,负责迎击日军的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日军碾压的状态,李宗仁对这一战也没有把握。

此时他想到了铁杆兄弟白崇禧。这哥们儿在淞沪会战上死死咬住日军100多天,硬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拿下中国”的侵略计划。

而火速赶来支援的白崇禧果然没让李宗仁失望,他的到来让李宗仁如有神助。白崇禧对于这一战提出的战术则是诱敌深入,各个击破。

他命令非常彪悍的庞炳勋死守临沂。而庞炳勋也确实是一条汉子,面对坂垣师团的强大攻势,死守临沂。一直等到张自忠的部队前来,双方合力击败了板垣师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崇禧又命孙连仲部坚守在台儿庄腹地,另外分派兵力从侧面打击日军。两支部队相互照应互为犄角,死咬住这块区域的日军主力。

后来炮弹打光了,就用步枪直接硬刚,子弹打完了就直接拼刺刀。白崇禧旗下的这支部队死战不退的精神,也震撼到了对手。

就在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时,白崇禧命张轸部悄悄渡过运河,绕道后方袭击日军。没有防备的矶谷师团腹背受敌,损失惨重。

最后中方以2万多人的损失险胜,台儿庄大捷也成为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彻底地击败日军的战役。

在战场上,白崇禧擅长运用游击战结合正面部队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成为国民党军队中能征善战的佼佼者。

1945年的时候,白崇禧已经成为国民党第三、第四、第七、第九战区的司令官,风头、权势之盛,可说得上是一时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崇禧初局得胜

看着如此炙手可热的人物,蒋介石和李宗仁都上赶着拉他归入自己的阵营。

而白崇禧也自诩人生达到了巅峰,渐渐地开始目中无人。对于想要控制他的蒋介石也不放在眼里。

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内部盛传共产党实力不容小觑。

白崇禧听闻则是嗤之以鼻:“那些从黄土高原农村来的泥腿子,就那几支枪几挺炮,还敢和我们打仗?”

言语间尽是轻视之意,所以在面对比自己小十几岁的林彪时,他胜负心满满:“听说他是新晋的东北王,我倒是要领教领教。”

这一次领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平之战。1946年4月初,东北野战军解放四平。四月中旬,蒋介石派白崇禧飞赴东北战场前线,督导杜聿明务必拿回四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崇禧早就听说林彪是共产党里最能打的,于是没有扭捏推辞,立刻同意了蒋委员长的任命。

他调集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共计10个师的兵力浩浩荡荡开赴四平前线。

为抵抗国民党的进攻,林彪迅速从东北野战军增调部队,在往东至火石岭,西至八面城的百里防线上部署6个师,与国民党军队形成对峙状态。

5月15日,国民党向四平发起全面进攻。林彪命令在野战军顽强阻击,国民党新1军进攻受阻,向前推进变得缓慢。

这时,东北野战军总部的一个参谋王继芳叛逃。人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东北野战军的兵力部署和撤退计划等绝密情报。

东北野战军的番号和人数,还有从上到下的主官将领信息以及详细的撤退路线,都毫无保留地摊开在白崇禧面前。他大喜过望:“看来共产党也不是铁板一块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仗着美国给他提供的精良武器装备,白崇禧笃定自己这一仗必胜,于是对东北野战军的追击变得更加猖狂。

他的东路新编6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强大攻击力下,接连攻占了叶赫站、火石岭、平岗等地,并向四平东北的赫尔苏快速推进。

到18日时,白崇禧只用了3天就攻占了哈福屯以及四平的咽喉要地塔子山。东北野战军由于伤亡过多,寡不敌众,林彪当日便下令让其撤出阵地。

但白崇禧并不打算放走林彪和东野,于是派出一个师继续迂回到四平的东北部,企图断绝东北野战军的退路。

林彪觉察看到这一危险情况后,18日深夜下令东北野战军全线撤出四平,并且要以最快的急行军往松花江以北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为时41天的四平战役,以林彪失败撤出而告终。

林彪电告中共中央:“部队内部出了问题,叛徒导致我们在敌人那毫无秘密可言。所以现阶段应当放弃哈尔滨,撤退并且整顿军队。”

毛主席和党中央非常信任林彪对战场局势的判断,也对他的意见十分赞成。

甚至还提醒他,撤退回东北根据地后,应当沉到地方百姓中去,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东北土改运动,做长远打算。

而白崇禧这边,他认为这一回合的较量自己胜的轻松自在,非常得意且对追击东野是志在必得。

他向蒋介石提出,国军应当乘胜追击,将林彪追到佳木斯,乃至满洲里永除后患。

让他想不到的是,蒋介石不但否定这项战场高见,还命令他将军队火速调回南京。这让白崇禧气的灰胡子瞪眼,但却也无可奈何!

实际上,蒋介石没有闲心与白崇禧玩勾心斗角,因为此刻的他正处于水深火热中。

刘邓大军直捣南京,蒋介石当务之急当然是保护首都,所以便没有富余的兵力给白崇禧了。

这一战虽然是白崇禧赢了,但是他只是执着于单场战争的成败,没有着眼大局,已经能初步反映出他浅薄的政治眼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计就计

而真正暴露白崇禧没有远见、缺乏历史大局观的,便是他和与林彪最后的对决。

这场对决中,正是因为白崇禧执着于眼前的“必胜”,导致他后来被林彪将计就计成功拿下。

值得一提的是,战争的前半段,白崇禧是占尽了上风的。

1949年初,林彪已经是第四野战军的统帅。此时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败局已定,宣布“隐退”,由李宗仁担任国民党代理总统。

白崇禧则作为国民党代表到北平与中共和谈。因为白崇禧故意提出要与和共产党划江而治,导致和谈最终失败。

毛主席针对当前新形势指示林彪:

“和谈失败,四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消灭桂系反动派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林彪在东北早已打了翻身仗。东野不但成为百万雄师,成功打响辽沈战役,还一路南下,已经在宜沙战役、湘赣战役中,攻克沙市、宜昌,并且渡过长江。

听闻宋希濂部被林彪歼灭近1.5万人,加上与蒋介石不是一条心,白崇禧总是有意识地逃避前线作战,觉得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就命令部队撤离。

所以白崇禧部队的主力并无损害,反而回到他的老巢湘桂一带。7月,毛主席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白崇禧号称国民党小诸葛,狡猾得很啊。”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露出主力和我们开战的。我们应该将他逼入广西境内,在那里围歼他。”

林彪非常同意主席的看法,但还没等他做好诱敌计策,属下四野146师的师长却抢先和白崇禧部队交上了火,由此让白崇禧抓着空子,打了四野一个措手不及。

8月份,146师长钟伟得到情报:白崇禧在界岭到青树坪一带兵力微弱,便盲目觉得是一个进攻的好机会。

于是,钟伟命令2个团的兵力沿着湘宝公路向界岭猛进,在单家井遇敌阻击后,146师将敌人驱逐,继续向前推进到了青树坪。

在青树坪,146师没有看穿单家井出现的那股敌人正是白崇禧抛出来的诱饵。他早就盯上了林彪旗下这支冒进的146师。

加上对湘桂一带的地势十分熟悉,白崇禧决定利用146师,撕开一个攻击四野的口子。为此,他派出自己最精锐的第7军埋伏在青树坪至界岭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晚上,146师前卫团进入界岭,两面山地的第7军精锐就突然猛烈开火。前卫团立即反击,经过激战,总算得到突围后撤的机会。

然而这天晚上,敌人的大部队开始大范围的进攻,导致前卫团与146师总部的联系中断。师长钟伟得不到前卫团的消息,心急如焚,便冒险前去接应。

这正中白崇禧下怀。他直接将146师围了。虽然钟伟率部使出了亮剑精神,与白崇禧部激战两天两夜,损失1500人后才勉强突围。

青树坪战役,白崇禧再一次胜了。对于彼时正处于土崩瓦解的国民党军来说,这次胜利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于是白崇禧便在国民党各大报刊媒体上大肆吹嘘“青树坪大捷”,消灭林彪一个师,是自徐蚌会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中共的战神林彪并不是战无不胜的。

白崇禧因此觉得自己有了与林彪、与解放军一决死战的底气和资本。但实际上,青树坪失利,其实与林彪关系不大。

1949年9月10日,四野各部结束休整。林彪在中旬时候便部署其兵分三路对中南地区国民党军发起强大攻势。

东路军由江南直指南粤,西路军由湘西南进,切断了白崇禧退往贵州的道路。中路军又兵分三路向衡阳、宝庆、永丰地区展开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135师进展最为迅速,战绩亦是斐然。他的先遣支队一路疾驰,插在永丰、青树坪之间,俘获国民党敌人200多人,缴获汽车5辆。

又是青树坪,又是一支冒进的先遣部队,白崇禧心思再次变得活泛起来:这个135师孤军深入,这不就是50多天前的146师吗?

既然当时能以此撕开口子来一招瓮中捉鳖,那么现在也能再复制一次成功,再来一个青树坪战役。

白崇禧决定如法炮制,利用优势兵力吃掉孤军深入的135师,同时向林彪释放决战的信号。他为了吃掉135师,依着老套路,火速调集13个师的兵力往衡宝一线。

然而白崇禧忽略了林彪早已今非昔比。林彪绝不会再让自己折在白崇禧手上。这次,面对白崇禧的故技重施,林彪决定来个将计就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要把135师这颗战场孤子用活,将之转换成为插入敌方的尖刀,成为反包围白崇禧主力的楔子。

他先是公开致电各部“敌人企图不是撤退,而是要与我们正面交锋。我们应该集结兵力充分准备。”

然后他越过军部直接给135师师长丁盛下命令:“135师由总司令部直接指挥。”

为了让这个计策更加完美,林彪还命令中路军一线的各部迅速前进,西路军向东推进,与中路军对白崇禧形成夹攻之势。

最后林彪直接给丁盛下命令,你们主力向湘桂前进,破坏公路,炸毁桥梁,务必让敌人不能撤退。你们既是诱敌深入的诱饵,也是断白崇禧部队后路的拦路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林彪这一手可谓是十分精妙。从白崇禧身上学回来的“诱敌深入”反用到对方身上。

白崇禧不疑有他,也因为太想乘胜追击,再拿下林彪一个师,结果中计了。

就这样白崇禧部进入包围圈,双方连战7天,11日衡宝一役,白崇禧集团军4个师除了138师在白崇禧率领下的一个团突围逃跑,其余5万人悉数被歼。

后来林彪乘胜追击,率领四野一路打到了琼州海峡,白崇禧苦心经营多年的桂系部队灰飞烟灭。

不久,他最想依附的李宗仁远逃美国,白崇禧无奈只能与蒋介石去了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长期以来与蒋介石相互猜忌,他自己还一度帮着李宗仁要搞垮蒋介石,所以他在台湾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在李宗仁回到中国大陆的第二年,白崇禧竟然离奇死在了台湾。

但白崇禧到老都还觉得,四平战役中,如果蒋介石能顶住压力长驱北进,拿下东北,消灭林彪,那么两党的局面或许会扭转。

然而殊不知他所谓的长驱北进其实属于典型的只局限于战争,而忽略了大局和人心向背的问题。

正如后来周总理对李宗仁所说,白崇禧缺少的是政治远见,而并非战略战术和所谓支持。说到底,他始终只是一名战略出色却眼光短浅的军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白崇禧当年在抗日战场上建立功勋是因为民心所向,如今他败走台湾其实也是民心所向。

所谓的四平之憾,细细品味其实他呈现出来的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而是末路自叹、自我安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