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谢谢你们了,帮我们把堆在楼道上的旧沙发、旧床搬走了,不然就等我家那个老头子,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搬得走这些大件物品……”日前,家住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北门街道东都花园社区的许桂英老人,乐呵呵地拉着到她家帮助搬运旧家具,打扫卫生,清运楼梯间杂物的几名党员干部和社区志愿者,表示由衷感谢。这是该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结对进小区、进楼层,挨家挨户敲门帮助群众解决身边“急难愁盼”事宜,精准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到群众家门前实地解决困难,是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可以增进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信州区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重点,围绕群众关注的衣食住行难等民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金,分级推进,精准施策,把全区在街道、社区划分的基础上,按照300至500户群众为基准数,分成651个网格、3227个微网格,成立区委统一领导的“党建+网格+微小事”工作小组,形成区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发改、住建、财政、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制定县级领导挂点包干、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小区物业、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部署,建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设立小区(网格)党支部215个、楼栋党小组967个,把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渗透到基层治理的各个角落;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报单、部门制单、街道接单、政府买单”的模式,统筹“微小事”专项资金3500万元,下放10万元以下自主支配权,让社区有权议事、有权定事、有钱办事。同时,该区整合各方力量,强化人员保障,推动各类资源下沉社区、进入小区,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扶,动员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双服务、双报到”活动,新招177名文明实践员、专职网格员等社区力量,不断强化对社区的综合治理工作,随机分析研究社区工作,梳理事关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事关民生问题清单,推动包保社区的党员干部、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区民警、街道医生、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热心群众深入社区一线充当信息员、巡防员、调解员、管理员、服务员和宣传员,到群众家中收集群众“微心愿”“微小事”,助推“微心愿”“微小事”快办快结,帮助群众第一时间解决各类民生困难。与此同时,该区党政班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优化整合公安部门的户籍、人社部门的社保、医保,卫健部门的出生、就医,民政部门的低保、养老等部门资源,一体联动推广“出生、创业、退役、医保、退休、就学、置业、贷款、低保救助、身后事”等“人生十件事”一站式快捷联办平台、窗口,实施“一套资料、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举措,实现群众“零跑腿”,纸质材料“零提交”,减轻群众办证办事的来回频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社区工作,平时听到和接到群众反映最多的急难愁盼事项,归纳起来,就是生活上碰到的七零八碎事。为了让群众的事尽快得到办理,马上得到解决,北门街道会组织社区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不定时动员辖区内的在职党员干部和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者,集聚到小区开展进单元、进楼层上门咨询服务,抑或在小区门口、小广场摆摊设点,义务为小区群众提供免费理发、家电维修、证件办理、义务巡诊、缝补衣服等丰富多彩的点对点便民服务,延伸党员干部做好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的触角,增进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的鱼水情谊。”该区北门街道东都花园社区党委书记林强一语中的地介绍。“为群众服务永远没有止境,党员干部来自群众当中、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社区要通过一件件事关群众的小事办好,以小举措服务好大民生,真正把为民办事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该区218个无物业小区,全部新建了业委会。其中149个小区实现了物业化管理,救援救护、心理服务、矛盾化解、反诈宣传、为民服务的群防群治新模式,成为基层治理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广大群众的纷纷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区群众需要什么帮助,社区、街道就能派上人提供什么帮助;小区群众期盼什么,党员干部就能上门做好相关服务,这些年轻的后生还是蛮拼的,很不错的嘞!”许桂英老人笑颜满面地赞许道。(郑岳水 李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