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0年春运开始了,火车站人潮涌动,到处都是背着盆盆罐罐,手提大包小包外出打工急于回家的男女老少,一脸焦急的赶着路。

南昌的火车站,一个身形弱小的女人,背着看起来比她还庞大的行囊,压得她不得不弓着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左手提溜着一个灰黑色的破了洞的双肩包,也是塞的鼓鼓的;右手在怀里抱着一个裹着干净衣服的婴儿。

这个画面刚好被在火车站,找生活素材的新华社记者周科拍了下来。

随后这张照片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照片中的女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春运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年后,“春运母亲”照片里的女人被找到时,不知道自己当年走红,被问及当时怀里的婴儿时,她黯然道:“如果还活着,现在已经12岁了。”

那么,为什么隔了11年才找到“春运母亲”?这个女人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中的女人名叫巴木玉布木,被拍摄的时候她正准备带着孩子回家治病。

那是2010年初,在工地干活的巴木每天疲惫不堪,对孩子的照顾就有些疏忽。

她和丈夫巫其石在工地上小心翼翼的干活,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等孩子感冒症状越来越重时,他们才焦急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木也想把孩子送进医院,可大城市的医院费用很高,看看手里钱,差的太远了。

没有办法,夫妻商量后,决定只能由巴木带着孩子回家乡去看医生,毕竟家里那边花费要少得多。

刚好正当春运开始,赶上火车站春运人潮,巫其石好不容易,才从有些回家的人那里加钱买了张回家的车票给巴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木从小就过节衣缩食的日子,什么也舍不得丢下,就把带出去的被褥和衣服都卷的紧紧的,放在一个大背包里。

然后再仔仔细细用针线缝好背包口,孩子的东西就塞在双背肩包里,提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把孩子抱在怀里。

收拾好了东西,巴木背上比她看起来还要肿大的背包,一手抱着生病的女儿,一手提着双肩包,怀着焦急的心情,急匆匆踏上回家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巧了,正在火车站寻找生活素材的记者周科,在杂乱的火车站广场,一眼看到了人群中巴木的样子。

他的内心深处被深深击痛了,一种说不清的麻麻情感让鼻子发酸,立即用镜头记录下来巴木的样子

巴木没有注意到自己入了镜头,只是加快了脚步,她只知道孩子的病情不能再耽搁,自己要赶快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家在四川省大凉山深山的一个村子里,村子周围原始森林围绕,祥和而静谧。

这里的村民勤劳朴实,太阳出来去地里干活,太阳落山回家吃饭休息。

大山把外界的繁华和信息挡在外边,也锁住了人们想要走出大山,要出去闯闯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人们的思想也还是祖辈留下来的,重男轻女,好吃好喝先紧男孩子,家里有余钱了,也是男孩子先上学受教育。

而他们认为女孩子上学没用,长大了也是要嫁人的,是别人家里的人,有的吃有的穿就不错了。

小巴木父母也不例外,上学的梦想没有了,小巴木就勤勤恳恳随父母去地里干活,在家里帮妈妈照看弟弟妹妹们,这也养成了她坚毅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子过得很快,巴木19岁了,媒婆上门提亲,父母做主给她选了一门亲,男孩看起来老老实实,是个过日子的人。巴木没有任何意见,就嫁了过去。

巴木的丈夫叫巫其石,家庭情况本就不好,家里拿出所有积蓄,还借了亲朋好友的钱勉强凑够婚礼钱,娶了巴木。

丈夫家的房子太老了,没钱修缮,下雨时,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六亩地得收成也是看老天爷脸色,雨水充足了,收成就好,天气干旱了,收成少的可怜甚至没有。

结婚后,日子在巴木的精打细算下,还是勉勉强强能过。巴木怀孕生下了大女儿,一年后又生下二女儿,家里多了两张嘴吃饭,这让夫妻两个人发起愁来。

奶水不够,没钱买奶粉,就只有把大米熬成糊糊喂给婴儿,就在家人觉得日子还能马马虎虎地过的时候,老天爷却不给他们活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接连几天的大雨,引发了山洪,冲毁他们家的六亩地。

六亩地的希望被摧毁了,没有了粮食,没了经济来源,巴木一家为了不被活活饿死,她和丈夫只能走出大山,去外边寻找活下去的希望。

因为孩子太小,公公婆婆照顾不了,只能他们夫妻带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了去江西南昌打工的决定,巴木和丈夫就抱着孩子,一起离开了家。

他们夫妇初次到了繁华的南昌大城市,人生地不熟,眼睛看花了,手和脚都不知放哪儿。没有学历,没有资金,什么活适合他们夫妻两个人干呢?

同乡告诉他们,工地是体力活,活很重,只要能吃苦,就能挣到钱,而且管吃管住,不用他们夫妻再花钱租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两个听了同乡的建议很高兴,立即就去了同乡介绍的工地。

工地的活很重,很脏,很累,男人当牲口用,女人当男人使,可这些难不倒他们夫妻两人。

吃苦耐劳是他们从小骨子里养成的,只要能挣到钱,吃些苦算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巴木背着孩子,在工地上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再苦再累,她都没有一刻想停下来,就想多干点活,多挣钱给孩子买奶粉。

当巴木第领到自己的工钱时,她脸上愁云散去,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这些钱,根本不够她在大城市里为孩子治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她只能带着孩子回家,找便宜的诊所治疗。

因为路程远,下了火车,还要倒几趟班车,路上又花费了十几个小时,经过长途颠簸,赶到家时都后半夜了,整个路程用了三天三夜。

大人这么长时间颠簸都有些吃不消,何况生着病的孩子,送到医院,医生就说错过了黄金治病的时间,经过尽力救治,孩子还是离开了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木感觉天塌地陷,痛苦万分,用手狠狠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孩子离世的事实。

她觉得都是自己的错,为了挣钱,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她不停的自责。

失去孩子,让她决定放弃打工,选择在家里照顾其他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巴木生下第三个孩子,本以为老天爷会因为自己失去一个孩子,会对自己好一些。

但这孩子一出生就染上了重病,仅仅十天,就夭折离世了,巴木感觉自己老了十几岁,放声嚎啕大哭。

孩子的去世让夫妻俩撕心裂肺,然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不管老天爷再怎么对待他们夫妻不公平,生活还是要向前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理了心情,夫妻两个人商量了下,觉得还是要出门去打工。

正在这时,国家出台了一项惠民政策,就是向全国贫困地区普及和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这个好消息让他们夫妻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很快村里很多村民就开始种烟叶,巴木就去打听了市场烟叶的价格,据说一亩地的烟叶就能挣几千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木就和丈夫商量,不用出去打工,在家种烟叶,既能挣钱,又能养活家人。

丈夫听了也很高兴,就和巴木把家里的地都种上了烟叶,认真除草,浇水,看到别人能行,觉得自己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可是,种植烟叶也是需要科学技术的,他们夫妻不懂,觉得只要除草,浇水,就能有好的收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头一年因为不懂技术,也没有种烟叶的经验,地里烟叶只收入了五六千元

但这也比种粮食挣得多,巴木和巫其石看到了新的挣钱机会。

接下来一年,村里为贫困户建立了档案卡,巴木家也加入了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烟叶成熟了,还有专门的干部帮忙收购,再把收购的烟叶卖了出去,收入比去年多了很多。

巴木和巫其石看着挣回来的钱,高兴得合不拢嘴,到处逢人就夸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感谢政府对贫困户的支持。

后来巴木参加了村里的扫文盲班,认识很多字,又和巫其石一起参加了烟叶种植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家种植的烟叶不管是成色还是产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家里的收入也是翻了又翻。

高兴之余,巴木觉得自己家里六亩地太少,而且以他们夫妻两个人目前积累的经验,轻轻松松可以应付得来,就和巫其石商量再承包村里九亩地,共十五亩地。

十五亩地的烟叶,地里的活增加很多,虽然累些,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就能多挣钱,再怎么也比出去打工挣钱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在巴木和巫其石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家里的年收入超了十万元,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靠勤劳脱贫。

巴木家是扶贫对象,2018年巴木家还受到了政府4万元的补贴,加上之前卖烟叶攒的钱,就把原来的老房子推倒,建了一座三室一厅的砖房

后来生的几个孩子很健康,都上学了,也很懂事,尤其是女儿学习成绩优秀,还是班里的班长,别人夸孩子时,巴木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里没有活了,巴木和丈夫还是去外地打工,她想挣更多的钱,供孩子读书。

在她看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孩子想上学,她就一直供,她不想让孩子吃没文化的亏。

巴木家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吃住不愁,赶上国家的好政策也是她的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没有新华社记者周科的那张照片,就没有上边“春运母亲”的感人故事,也没有接下来周科对“春运母亲”11年苦苦寻找的感人过程。

2010年1月30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照片。

这张在当晚众多春运照片中灼灼生辉,看似普通,却又蕴藏着一个能击痛春运外出打工人,过年回家的内心感怀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这张照片,周科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许多人看到照片,急切的想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

于是从 2010年以来,那张获奖的照片被各个媒体转发、引用、流转。

当周科看到照片被感动的好多网民的留言,问他这个母亲是谁,叫什么名字时,周科答不出来,后来他用了11年,才找到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科运用媒体的优势,在多种报纸和网络平台上发布寻找“春运母亲”的信息和图片,还到南昌的各个工地打听有关的消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个工地的工人,认出了照片中的女人,说是四川省大凉山人。

通过多方面联系,周科终于打听到了,当年那个母亲名字叫巴木玉布木,是四川彝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春节前夕,周科找到了照片中的巴木玉布木。他向巴木讲述她的这张照片引起亿万人的关注,很多人都很关心她和她怀里婴儿的状况。

当巴木听到这个消息,定定地看着照片中怀抱婴儿负重前行的自己,只是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但她的眼神还是那么坚毅,人还是那么朴实,和照片中的巴木一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巴木的反应,周科连忙表示,当年在南昌火车站广场,给巴木拍的这张照片,自己获得了大奖。

如果没有巴木,就没有这个大奖,大奖获得的奖金他想资助给巴木。

巴木听了周科的话,巧妙的回绝了周科奖金的资助。

她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周科站在记者独特的视角,拍了一张自己的照片,而取得的荣誉和自己没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自己和照片中怀里婴儿的情况,她还是讲给了大家听听,也非常感谢大家对自己和家人的关心、关注。

很多网友听说她的故事后纷纷留言,“伟大的母亲,看哭了”“扶贫政策真的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等等。

这个故事里,记者周科11年的苦苦追寻,以及巴木一个人和她的家庭11年前后的变化,感动了一代人。

里面折射出的,是中国一个时代的伟大变革,更是将“春运母亲”的形象和扶贫政策深入人心。

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