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海徐汇中学“一名女生戴假发进入男浴室偷拍”的新闻引发全网热议。

争议最大的不是“偷拍”本身,而是女老师与男学生之间的对话,其中女老师多次用语不当,对于舆情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引导效果。

3月27日深夜,上海徐汇中学发布情况通报,表示我校一女生进入男浴室一事不属实,系学生在军训期间发朋友圈开玩笑引发误会。

关于那段极具争议的对话,校方表示网上流传的音频经过编辑,存在误导,与事实不符。

这件事情还远远没有过去,又有网友扒出了完整对话,在这段长达二十多分钟、没有经过编辑的音频中,同样出现了令人极其不舒适的内容,皆出自女老师之口。

校方在情况通报中说,音频经过编辑存在误导,那么这段完整视频总没有“经过编辑”了吧!其内容也存在误导性吗?究竟是大部分人的理解有问题,还是女老师的表述有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校方给出说法,跟说法相比,做法更重要。随着舆情越闹越大,这场闹剧究竟该怎么收场?

我认为,学校方面在保护学生和老师隐私的前提下,有必要事无巨细说明白到底发生了,以及后续如何处理这些当事人。

学校不说,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根据网络上曝出的各种线索,我们试图还原一下事情的全貌。

3月21日,徐汇中学的学生们去某地参加军训,男生在浴室洗澡期间,一名女生恰好路过,隔着门窗听到了男生们正在唱歌,于是拍了一张照片。

女生将照片发布到了朋友圈,并配文:“夜间漫步,看到不知道谁在洗澡!”随后又发了一条:“男澡堂子全在唱军歌,笑死我了!”

这两条朋友圈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她在评论区的一条“口嗨”。有人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她回了一句“我混进去的,真的,戴个假发就进去了,真的!”

连用了两个“真的”,那么一定是假的。

女生的本意是调侃一下男生们洗澡的状态,可却鬼使神差的被同学们“捧杀”了,为了彰显自己的“厉害之处”,故意撒谎说“戴个假发就混进去了”。

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常见的口嗨场景,然而同学们却都当真了,尤其是男生们。女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15分钟后又发了一条朋友圈。

她这样说道:“开个玩笑啦!怎么可能进得去,救命,他们唱得好响,门口都听得见!”

事情到这里,误会已经解开了,按道理来说不会演变成后面的闹剧,谁都不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判断,男生们觉得很生气,于是就找到了老师。

男生们有理由生气,他们只是想得到老师的几句安慰,可谁能想到老师竟然给他们安上了一个“分裂集体”的罪名,这下彻底惹怒了男生,也意味着该事件不再是学生之间的小矛盾,也就有了后来的全网发酵。

可以这样说,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之所以引发如此规模的社会舆情,全因为老师处理方式不当。

该老师不分青红皂白,不讲事实只讲性别,不讲“是不是”只讲“对不对”,不解决问题只制造矛盾,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为人师表的皮囊下面,盖着的是一个极端的性别主义者。

让这样的人存在于校园,危害无穷。

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该女生说几句话。她也是受害者,不单单是她,所有的女性都是该老师口下的受害者,经过该老师这么一闹,人们对于女性的偏见就更强了。

事实证明,该老师不单单得罪了男生,也得罪了包括当事女生在内的千千万万的女性,大量维护女性权益的博主发文谴责该老师的行为,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至于网传当事女生的最新朋友圈显示,她在等待参与者道歉,听口气好像不太愿意轻易了事。

这样的态度大可不必,她最应该责怪的不是男生们,而是千言万语包庇她的老师,要不是这位老师夹带私货横插一杠子,事情不会闹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