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概念成了无数互联网大V挂在嘴边的新兴热词,甚至不少有专业背景的财经媒体还将其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他们口中作为这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地美国无疑会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谈笑间轻松领先世界几百年。实际从目前曝出来的AI进步来看的确较之以往有很大提高,在某些领域说是有了革命性变革也毫不过分,比如下面这种全靠AI生成的仿真情侣照,我相信很少有网友能够第一眼判断出“真假”,照片里电脑把各种细节和光影比例掌握的炉火纯青,和之前那种一眼假的“油印海报”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照片真的有点难辨真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特朗普入狱”图就更惟妙惟肖了

而在拟人交互中新的ChatGPT4.0也首次做到了对话内容的“信达雅”,把智能对话做到了基本能用的地步,那么既然美国的AI技术已经到了“臻至化境”的地步,是不是意味着这次所谓的科技革命它已经赢了呢?

虚胖的线上经济

首先要肯定的说,现在的AI进步虽然大,但还远没有到可以引领科技革命的地步,而即便未来的科技革命真的会爆发在AI领域,那么我们也不妨先考虑一个问题,这所谓的新科技革命最终会淘汰哪些行业?最终会提高什么产业的效率?毕竟所谓革命必须要带来效率的提升才能让资本获得利润,单纯的实验室空想就成了前苏联模式,基础理论强大但商业应用拉胯,最终死于自我掘墓式的研发亏损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不涉及商业,苏联真的不弱!

相信看了刚才那些AI照片的人很容易将其联想到电影产业,这个被誉为世界第7艺术的古老产业从诞生开始就是人类虚拟消费的重头戏,而因此走红的各类电影明星也成了年轻人挤破头也要追梦试水的终极梦想。优秀的AI技术正好可以释放无数基础采景和空间特效的制造费用,将科幻大片的拍摄成本压缩成之前的几分之一毫不夸张,同时还可以成倍增加电影的产出数量,打造更多的娱乐明星,可谓钱景无穷。但即便如此,你知道现在全球总票房是多少吗?几百亿而已,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球总票房才259亿美元,虽然看似利润率很高,但规模总量相当有限,甚至只不过相当于世界石油贸易的一个零头罢了,要想靠这个养活几亿人属于痴人说梦,而且这里面还有至少一半的比例是留给电影院这种实体产业的,所以纯粹的虚拟经济占比则更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业看似庞大,但其实总量有限

另外现在闹得很凶的互联网产业也是如此,纯线上的虚拟经济占比非常小,大量的利润都是靠线下产业联动支撑起来的,比如电商模式、团购的O2O模式等都少不了实体产业配套,纯粹的社交和媒体平台的高估值也是靠线下产品的带货和广告来支撑的,单纯靠虚拟经济部分维持自己估值的互联网企业还真的看不到,典型如直播平台和视频播放平台都是倒闭亏损的重灾区,而能自我造血的企业往往都要结合实体经济部分,简单直说就是现有人类技术下纯粹的虚拟经济养活不了上亿人口的高薪产业,即便现在咱们正处于所谓互联网革命的高峰时期,但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却依然长期被以实体商品为主打的苹果公司把持,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空心美国养不活真正的AI革命

而落到题目中的美国复兴问题,任何科技革命本身都是逐利的,哪里能发挥这项技术的最大价值哪里就是这项科技的最终受益方,这跟技术最先从哪里爆发并没有决定性关系,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过建立起真正不可流散的科技壁垒,包括蒸汽机时代的英国、内燃机时期的德法以及互联网时期的美国,最终将其发扬光大的地方很可能并不是技术诞生的本土国家,这一点可能美国高层比你我都更清楚,因为前两次科技革命的爆发点都不是开始于美国,但这并不影响美国最终成为了最大受益方,说白了科技的进步是市场决定的,现在产业空心化之下的美国根本就不具备大规模商用AI的土壤,或者换句话说任何抛弃中国之外的AI革命都不能赚取这项技术的最大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谁掌握了全球实体经济的命脉呢

不管从贸易总量上看还是从制造业产能上看,中国都比美国拥有更为广阔的AI应用空间,现在美国赖以生存的金融业本身就是一种基于军力和美元霸权的溢价资产,本质是一种高估值的商业游戏,多高明的AI也无法在不涉及实物资产的情况下将金融泡沫缩小,而只要不能缩小泡沫那么美国虚高的GDP就始终是无法落地的镜花水月,最近接连暴雷的美国银行就是它金融注水的恶果,所以现在美国精英对AI革命的态度反倒比咱们本土大V冷静的多,人家吹AI是画大饼在向全球资本市场要钱,而你们吹AI又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