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至今有很多人以放牧为生,并未赶上工业文明的末班车,可没有大工业并不代表没有污染。

该国总共有320万人,近半人口生活在首都乌兰巴托,重污染同样也是这里最严重,一度是每年冬天全球空气最差的地区。

乌兰巴托夏天高温达到三十七度,冬天低温能到零下四十度,因为盛产煤炭,所以烧煤取暖是首选。

因为经济落后,用的清一色是原煤,在炉中点燃之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巴托的雾霾

原煤,意思就是没有经过清洗,也没有经过现代化的处理,燃烧后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原煤虽然缺点很多,但优点是价格低廉,穷人也能买得起。

蒙古国2018年5月出台政策,虽说明令禁止原煤的使用,要求群众必须使用煤球,但原煤依旧是很多家庭的首选。

毕竟同样的钱,原煤能买一车,煤球只能买半车,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对于一个落后国家的老百姓来说,他们能轻易算出这笔经济账。

所以乌兰巴托的原煤禁令,面临着重重考验,也直接影响着该国的人口健康。

2018年6月,世卫组织的环境专家,专程去了乌兰巴托,看到一所小学旁边,建有一个低压锅炉,用于加热周边城区的水网。

在那锅炉当中,燃烧的都是原煤,烟囱紧挨着校园。

当污染物质直径为10微米,就能直接进入人类的肺部,而那些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质,会穿过肺部的保护屏障,进入人类的血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巴托的夜

政府也想大力整治,可乌兰巴托这座城市的人口结构、房屋结构,却为治理造成了难题。

三十年来,乌兰巴托的人口膨胀了两倍,约有一百五十万人,属于农牧民集中迁往城市,很多人住在棚户区。

那是一种类似于“蒙古包”的房屋,大多数是用木头、防水布、毛毡组合而成的圆棚,乌兰巴托大半人都住在这种棚户区当中。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这种类似于蒙古包的棚户,中间用的是煤火炉,烟囱伸出屋顶。

主要燃烧原煤,附带一些牛粪与木柴,前者的燃烧时间,要比后者长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2018年的统计,乌兰巴托80%的污染物,来自于棚户区的原煤燃烧。郊区的20万个棚户家庭,每年会用掉60多万吨原煤,等于是一个家庭每年三吨原煤。

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因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导致蒙古国1800人死亡。对于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科学界早就得出结论,污染不仅会引起肺部病变,也会引发心脏病、中风、癌症、以及很多未知的神经疾病。

尤其是16岁以下的儿童和胎儿,遭受污染的伤害会更大。

政府虽然做出过许多努力,但需要时间来证明他们的成果,例如将集中供暖,延伸到郊区的棚户里;补贴新式炉灶,减少煤炭使用;在夜里免费供电,然而有些家庭,至今没有通电。

世卫组织为了挽救乌兰巴托的儿童,也做出过许多努力,为棚户区的家庭,提供公寓30%的抵押贷款,引导他们搬到新市区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期有八十六万家庭,配合了世卫组织的工作,而棚户区有二十万家庭。

由此可见,蒙古国禁原煤任重道远。

而蒙古气旋,并不只在蒙古国活动,又会把污染“出口”到周边国家。

由此可见,在防治污染这方面,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应当与邻国共同发力。